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燕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医学寄生虫学
  • 7篇寄生虫学
  • 6篇教学
  • 4篇原虫
  • 4篇疟原虫
  • 3篇教育
  • 3篇恶性疟
  • 3篇恶性疟原虫
  • 2篇多表位
  • 2篇多表位基因
  • 2篇多克隆
  • 2篇多克隆抗体
  • 2篇疫苗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青年
  • 2篇青年教师
  • 2篇小鼠
  • 2篇免疫
  • 2篇教师

机构

  • 1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沈燕
  • 13篇赵亚
  • 12篇李英辉
  • 10篇梁姣
  • 10篇黄豫晓
  • 8篇刘学武
  • 8篇王军
  • 2篇刘文文
  • 2篇刘忠湘
  • 2篇张帅
  • 1篇姜河
  • 1篇徐志凯
  • 1篇梁娇

传媒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医学争鸣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V感染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HBV由于其较强的种属特异性,目前尚缺乏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来阐明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有关HBV感染模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小鼠方面,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综述了HBV转基因小鼠、HBV转染小鼠和人鼠嵌合肝脏HBV小鼠等模型的优缺点,提出合理使用这些模型有助于更好地阐明HBV的致病机制。
王军黄豫晓沈燕梁姣刘学武李英辉赵亚
浅议标本在《医学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3年
面对目前《医学寄生虫学》教育的现状,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手段和资源,积极建立、完善、维护标本库,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观,在完善实验课的内容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梁姣沈燕赵亚刘学武
关键词:医学寄生虫学实验课标本
PbTIP多克隆抗体对恶性疟原虫生长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2013年
首先构建了伯氏疟原虫TIP样蛋白(以下简称PbTIP)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PbTIP,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了带His标签的PbTIP融合蛋白。SDS-PAGE分析显示该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Western-Blot鉴定虽然证明该融合蛋白表达正确,但即便在变性条件下该蛋白的亲和层析纯化效果也不佳。以PbTIP融合蛋白经过初次和三次加强免疫获得的小鼠PbTIP多克隆抗体滴度达到1∶105以上。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小鼠PbTIP抗血清对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显示PbTIP多克隆抗体对恶性疟原虫感染具有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以上实验结果为后续PbTIP在疟原虫免疫抑制中的功能及其机制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黄豫晓刘学武沈燕李英辉梁娇王军刘忠湘赵亚徐志凯
关键词:疟原虫免疫抑制
恶性疟原虫复合多表位基因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1
2012年
原核表达恶性疟原虫多期多表位基因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在前期构建恶性疟原虫复合多期多表位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将测序正确的AMAMEG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并诱导表达。采用包涵体洗涤的方式纯化目的蛋白,以AMA—1抗体对纯化蛋白进行Western—blot分析。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PCR成功获得长度为1 000 bp的恶性疟原虫AMA—1胞外域基因片段,获得了与多表位基因连接后的AMAMEG基因。通过诱导表达,显示在相对分子量约95 000处有预计大小的特异性条带,表明成功表达出融合蛋白。经此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的小鼠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其滴度达到1∶105。纯化的融合蛋白和多克隆抗体为研究新型疟疾疫苗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沈燕赵亚黄豫晓梁姣刘忠湘李英辉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疫苗多表位基因
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慕课浪潮中的为与不为被引量:11
2015年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的崛起开启了学习方式的革命,必将对未来教育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虽然MOOC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现阶段也存在辍学率高、教学效果认证难等明显的缺陷。面对席卷全球的MOOC浪潮,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应把握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首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应适时适度引进MOOC教学;其次,应把握好分类进行、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微课程"建设为切入点,逐步加大MOOC制作力度;最后,将MOOC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发展,互相取长补短,培养更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赵亚黄豫晓李英辉刘学武沈燕梁姣王军张帅
关键词:医学教育
如何提高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效果的探讨被引量:2
2013年
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是衔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学科。针对当前学时压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努力从重视绪论的讲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学科发展现状和动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前沿成果;改进教学方法,加强病例引导式教学法三个方面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沈燕梁姣黄豫晓王军
关键词: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效果
浅谈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渗透
2013年
在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过程中,以课程中涉及的科研创新激发学生的主动创新思想,以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强化学生的创新思想等形式进行创新教育的渗透。
李英辉赵亚刘学武沈燕
关键词: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创新教育
麦胚系统真核表达小鼠伯氏疟原虫TIP样蛋白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体外真核表达小鼠伯氏疟原虫TIP样蛋白(PbTIP)胞外域重组蛋白。方法合成PbTIP胞外域DNA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U-E01-His-TEV-MCS,采用CFS真核无细胞蛋白表达系统(麦胚系统),在体外表达可溶性PbTIP胞外域重组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检测并鉴定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获得了可溶性表达的PbTIP胞外域重组蛋白,分子量约70 000 Mr,与预期相符,目的蛋白浓度约为0.1 mg/ml。结论采用麦胚系统在体外获得了较高浓度的可溶性PbTIP胞外域重组蛋白,不但为后续的PbTIP胞外域功能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众多疟原虫未知蛋白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王军沈燕李英辉刘学武黄豫晓梁姣刘文文赵亚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真核表达
P.f多期多表位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免疫学特性初步研究
2013年
目的构建恶性疟原虫多期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其免疫学特性的研究。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将测序正确的恶性疟原虫多期多表位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VR1020内并大量制备。以VR1020重组质粒免疫HHD-2小鼠并进行细胞和体液免疫分析。结果成功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载体,ELISA显示该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后获得了较高效价的抗体,而且显示了较好的CTL杀伤活性,同时诱导了高水平的细胞因子。结论本研究为新型疟疾疫苗的研制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刘文文王军刘学武赵亚沈燕姜河李英辉
关键词:恶性疟原虫疫苗多表位基因
我国高等教育医学数字化教材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被引量:8
2016年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高等医学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快对现有医学课程体系的信息化改造。数字化教材建设首当其冲成为当前高等医学教育信息化改造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的医学数字化教材建设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在适当保持各学科教材系统性的基础上引入整合医学新理念;其次,注重引导医学生逻辑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着重解决传统医学教学中的难点;第四,高度重视数字化教材建设与慕课课程的衔接问题。尽快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医学数字化教材建设水平。
戴竞耀赵亚沈燕黄豫晓
关键词:高等教育数字化教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