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玥
- 作品数:28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 适合独立学院的短训班模式动画剧作课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通过分析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和学生特性,结合剧作短训班的优势,尝试将短训班模式借鉴性应用于独立学院动画专业剧作课的教学,详细阐释部分性借用的实践过程,并对教学效果作出阶段性分析评价。
- 屠玥
- 数字权力:视听流媒体平台中隐形的存在与控制被引量:5
- 2021年
- 流媒体平台作为连通内容提供方和用户/观众的中介平台,在发展中,因为拥有了数据和算法而获得了数字权力。这种通过对信息占有而获得的权威以及通过进入平台的评级等手段完成的操控,使流媒体平台事实上控制了内容的生产和用户的观看。这种数字权力的集中,从表层效力看确实是多方共赢,但必须警惕其发展与深化之后形成的视听霸权。
- 屠玥许竹
- 关键词:流媒体平台基础设施
- 在融合中寻找动画的路径
- 2019年
- 时间:2019年1月15日地点:博采传媒有限公司接待室广告、电影和动画的相互汲取屠玥(以下简称屠):李总,您最初是做广告和视觉特效的,是怎样的机缘巧合让您转向动画?李炼(以下简称李):我创业开始比较早,1993年创业。学校毕业后,很想做电影,当时国内还没有特别好的电影环境。整个大环境下,民营企业没办法做,没几家有资格做电影的。屠:1993年,还是电影要带厂标的年代。李:对,在那个阶段基本认为做电影是无望的,所以我就选择了一个跟电影比较接近的广告行业。
- 李炼屠玥李梓畅金依旻(整理)
- 关键词:大禹治水动画产业
- 兽设外壳下的共性与差异--成人向兽设电影与儿童向兽设电影的对比被引量:2
- 2020年
- 兽设电影作为一种有着人与动物元素结合的兽设形象的影片,在面对成年和儿童受众时,共性之下呈现出了差异。在形象设计上,"动物拟人"和"人拟动物"是两个思路起点;影片中人与动物的角色关系设置也因受众的不同出现了直白和隐喻的方式;表演上更是以接近人和接近动物为两个指向。本文最后探讨了成人和儿童受众喜爱兽设电影的心理原因。
- 屠玥
- 拾遗与新生——人工智能时代影像遗产作为数据资产的管理与利用
- 2024年
- 数字化浪潮中旧影像的开发和管理成为新的挑战。影像可以成为重要的数据资产,除了传统的保护和开发外,它还可以成为生成知识的基础。数据搜集与预处理的工作涉及到数字影像的修复。AI的大量使用挑战了过去的修复伦理。为了进一步使用影像数据,需要一整套适用于动态影像的标注语言和标准。以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为代表,影像遗产作为数据从搜集到标注、再到知识的生成与分享,印证着知识管理循环理论。
- 屠玥
- 关键词:知识管理
- 论古典趣味动画镜头中的构图
- 2013年
- 构图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艺术创造过程,但并不是无法可循。中国画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建立了许多符合自身审美要求的构图法则,如布势、主次、对比、均衡、疏密、开合等等。把这些民族艺术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交织演化的宝贵遗产运用于三维动画的构图中去,让三维动画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以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三维动画的艺术格调发生大的突破,进入一个耳目一新的更高审美境界。
- 兰岳云屠玥
- 关键词:古典绘画构图动画
- 寻找与摸索 孟加拉国电影的70年起落被引量:1
- 2018年
- 孟加拉国作为一个和印度、巴基斯坦有着复杂关联的国家,其电影历史脉络的梳理涉及到地缘上、语言上和国别上的不同主体。同时,这也注定了这个国家电影发展的复杂性和受印度电影的影响之深。但在近70年发展的起起落落中,孟加拉国逐渐形成了商业电影创作的中心——"达莱坞",借鉴印度"宝莱坞"的模式拍摄商业电影,同时坚持其具备传统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
- 屠玥
- 网络电影:作为影视教育实践的一个渠道
- 2019年
- 一、学院“正统”与网络电影创作关系的变化网络电影在21世纪初期出现时,在以胶片美学为正统甚至还来不及过渡到数字时代的影视专业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的影视和艺术院系中,其接纳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总体来看,以精英文化自居的学院“正统”接受网络电影大致与网络电影自身发展的过程紧密相关。具体来看,有三个阶段。
- 屠玥雒仁启
- 关键词:网络电影教育实践影视艺术院系
- 美国文化三层级的巧妙殖入——谈克里斯托弗·诺兰“蝙蝠侠三部曲”被引量:9
- 2013年
- 较多文化学者认为美国文化对他国文化殖入是通过表层物质文化、中层制度文化和深层价值文化来完成的,而只有表层文化是最容易被他国所接受的,电影恰属于此类。本文将这个三层结构的观点引入,借用诺兰导演的"蝙蝠侠三部曲",尝试突破以往一贯认为的美国电影仅属于表层文化的观点,通过分析电影中对于这三个层级文化的表现和传播,来确认像诺兰的"蝙蝠侠"这样的电影,恰是最有表层文化特质,但巧妙而隐晦地传达了美国的制度和价值文化的媒介。
- 屠玥
- 商业、技术与文化想象:电影转彩在中国的观念史
- 2024年
- 在我国,电影由黑白转向彩色的早期,因为当时国人对“先进”“时髦”技术的渴望,并没有出现接受困难和观念冲突。不过,随后在真正的发展、推进与实践中,却受到了经济、技术、政治上的牵制,同时因色彩系统的差异也发生了文化冲突与调和的矛盾。当下修复-上色的出现,中国电影的评论界和观众反而产生众多讨论,这是一次因技术自信而完成的转向。
- 屠玥
- 关键词:观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