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红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病毒
  • 4篇免疫
  • 3篇疫苗
  • 3篇轮状
  • 3篇轮状病毒
  • 2篇滴度
  • 2篇性感
  • 2篇下呼吸道
  • 2篇下呼吸道分泌...
  • 2篇流感
  • 2篇流感病毒
  • 2篇流行性
  • 2篇流行性感冒
  • 2篇免疫原性
  • 2篇呼吸道
  • 2篇呼吸道分泌物
  • 2篇患儿
  • 2篇基因重配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患儿

机构

  • 8篇兰州生物制品...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上海生物制品...
  • 2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0篇安红
  • 9篇周旭
  • 7篇包红
  • 4篇胡广宏
  • 3篇余黎
  • 3篇白慕群
  • 2篇姜英
  • 2篇寇桂英
  • 2篇韩平
  • 2篇方捍华
  • 2篇王名强
  • 2篇傅生芳
  • 1篇李薇
  • 1篇陈汉泉
  • 1篇安静
  • 1篇张蓉芳
  • 1篇赵秦
  • 1篇金玉
  • 1篇李益民
  • 1篇李长贵

传媒

  • 7篇微生物学免疫...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用半巢式RT-PCR检测兰州地区住院肺炎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RSV被引量:1
2009年
从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基因序列中高度保守的N基因处,设计了特异性半巢式引物,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随机检测了46份兰州地区2007年春季住院肺炎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样本。结果46份样本中有19份扩增出了预期目的片段,对所有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序列测定。结果表明19份样本均有RSV感染,其检出率为41%,而且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所有RSV阳性样本均与RSVA亚型的同源性高于B亚型。
傅生芳包红安红张蓉芳周旭金玉
关键词:人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人体免疫效果及评价被引量:3
2001年
通过对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试生产的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的人体试验研究。兰州所流感灭活疫苗接种后 ,所有接种对象均未见红肿、硬结等局部反应 ,仅有 1例发生在儿童组的低热全身反应 (体温 37 4℃ ) ,72小时后恢复正常 ,整体副反应发生率 0 2 74% ,肯定了该疫苗的安全性。疫苗接种前后易感人群血清血凝抑制 (HI)抗体阳转率 10 0 %。非易感人群HI抗体几何平均效价 (GMT)增长 19~ 6 0倍 ;抗体 4倍增长率最低为 95 % ,成人组平均值最高 (97 6 7% )。证实该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赵秦靳毅余黎包红胡广宏安红李益民方捍华李薇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抗体
用套式RT-PCR检测兰州地区肺炎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RSV和HPIV-3被引量:3
2007年
为了调查兰州地区肺炎患儿中RSV和HPIV-3的感染状况,分别在RSV的G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和HPIV-3的HN基因的保守序列处,设计了套式引物,采用套式RT-PCR的方法检测了60份兰州地区肺炎患儿下呼吸道分泌物样本,结果显示,60份样本中RSV阳性为14例(23%),HPIV-3阳性为12例(20%)。并分别随机对其中的5份样本的扩增产物进行了基因序列测定,结果5份RSV阳性样本与参考株序列的同源性均大于97%,5份HPIV-3阳性样本与参考株序列的同源性大于97%。表明兰州地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和HPIV-3是常见的感染病原体。
白慕群安红包红周旭
关键词:套式RT-PCR呼吸道合胞病毒
人3型副流感病毒H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原性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克隆人3型副流感病毒(HPIV-3)HN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从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中提取HPIV-3RNA,用套式RT-PCR扩增HN基因,克隆至pGEM-T载体上,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并用生物信息软件分析HN蛋白的二级结构,构建截短的H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N,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后,进行纯化和复性。并以此蛋白免疫昆明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HN抗体效价。结果扩增出的HPIV-3的HN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有16处发生了突变。截短的H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及测序,证明构建正确。重组HN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复性的重组HN蛋白免疫的小鼠可产生高效价的抗HN抗体。结论原核表达的截短的HN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应答。
白慕群安静安红包红周旭
关键词:HN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免疫原性
Ⅲ价轮状病毒基因重配疫苗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研究Ⅲ价轮状病毒基因重配疫苗的稳定性,对2-8℃、25℃、37℃放置不同时间的9批成品疫苗定期取样观察外观物理性状、检测病毒滴度。结果表明,在2-8℃可保存两年以上,疫苗滴度保持不变;在25℃放置2周、37℃放置1周后疫苗滴度开始下降,因此,该疫苗在贮存、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环境温度应以2-8℃为宜。
寇桂英包红安红周旭
关键词:轮状病毒热稳定性病毒滴度
轮状病毒四价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在小鼠的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制备轮状病毒四价灭活疫苗,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抗体应答情况。实验采用轮状病毒原液经凝胶过滤层析纯化,灭活后配制四价疫苗,肌肉注射免疫小鼠,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gA、IgG。将单价G1、G2、G3、G4型灭活病毒原液及四价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均可刺激产生针对RV的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但IgA应答较弱。表明四价轮状病毒灭活疫苗在小鼠中具备很好的免疫原性。
姜英王名强傅生芳安红周旭
关键词:小鼠免疫IGGIGA
轮状病毒原液不同澄清、超滤方式效果的比较
2014年
目的比较轮状病毒(rotavirus,RV)原液不同澄清、超滤方式的效果。方法 RV原液经0.65μm中空纤维微滤或圆片膜澄清后,分别采用750、300、100、300+100 KD中空纤维及100、300 KD膜包进行超滤,比较两种澄清方式所得样品的浊度、病毒滴度、收率和操作时间及各种超滤方式所得样品的病毒滴度、收率、病毒RNA稳定性、抗原性、Vero细胞残余蛋白和残余DNA。结果经0.65μm中空纤维和圆片膜澄清后,病毒收获液的浊度、滴度和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圆片膜澄清时间更短;经300 KD中空纤维超滤后,病毒滴度和收率较高,去除Vero细胞残余蛋白的效果明显,操作更简便。结论 0.65μm中空纤维和膜片澄清RV原液的效果无明显差异;300 KD中空纤维超滤RV原液,在病毒收率及去除残余蛋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姜英王明强胡广宏安红包红寇桂英周旭
关键词:轮状病毒中空纤维超滤
人3型副流感病毒兰州分离株LZ22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及分析
2010年
目的对人3型副流感病毒(HPIV-3)兰州分离株LZ22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分析。方法通过引物步移法和RACE技术测定LZ22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组结构特点和进化地位。结果LZ22株的基因组全长15462个核苷酸,符合副黏病毒科基因组"6碱基原则",按照3′-NP-PP/C-M-F-HN-L-5′的顺序编码6种结构蛋白,基因结构与已知序列HPIV-3分离株相同。与GenBank登录的4株HPIV-3参考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发现,LZ22株与ZHYMgz01株(中国广州)的同源性最高,为99.0%(147个核苷酸变异),与14702株(加拿大)的同源性最低,为94.6%(832个核苷酸变异)。系统进化分析表明,LZ22株与ZHYMgz01株为同一进化分支,与GP株(日本)进化关系次之,与14702株和JS株(美国)进化关系最远。结论LZ22株病毒基因组具有副黏病毒的遗传特征,核苷酸序列与HPIV-3有高度的同源性。HPIV-3的系统进化可能与地域相关。
白慕群韩平安红胡广宏周旭
关键词: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
细胞工厂培养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Ls(G3型)条件的优化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以细胞工厂代替转瓶培养轮状病毒基因重配株Ls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采用细胞工厂与相应的转瓶培养工艺作对比,比较两种容器内细胞生长状态与病毒收获液滴度,并对细胞工厂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以相同浓度接种细胞时,细胞工厂4 d长成单层,转瓶却需要7 d,经细胞仪计数后单位面积内细胞密度相当;以相同MOI接种病毒后,转瓶内的病毒于第7天病毒滴度达到峰值,细胞已完全脱落;细胞工厂于第3天病毒滴度达到峰值,并实现了3次收获。细胞工厂每次收获的病毒液滴度都稳定在一定范围,与转瓶相当。另外,细胞工厂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Vero细胞最佳接种浓度为3.0×104细胞/cm2,接种病毒的最适MOI为0.02~0.04。结论使用细胞工厂培养Ls株病毒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减少了培养空间,可替代转瓶规模化生产轮状病毒疫苗。
安红张海红王名强韩平余黎周旭
关键词:轮状病毒VERO细胞细胞工厂病毒滴度
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临床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06年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于2003年9月-12月在广西进行Ⅰ~Ⅲ临床试验,对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考核评价。试验中随机选取852人(6月龄-67岁)接种试验疫苗,227人接种对照疫苗。6—36月龄的婴幼儿接种2针,每次0.25ml,间隔28天;成人接种0.5ml。所有接种对象均未见红肿和硬结等局部反应;发生低热反应(37.1℃-37.5℃)率为3.5%,均于48小时内恢复正常。疫苗接种后易感人群的HI抗体总阳转率为100%,非易感人群的HI抗体几何平均效价增长7.1—16.8倍,抗体4倍增长率为73.1%-91.7%。证实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包红余黎胡广宏安红陈汉泉周旭方捍华刘淑贞李长贵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免疫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