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英
- 作品数:12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DA联合Ara-C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对血清sICAM-1、sVCAM-1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对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8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实验组予以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第1~3日去甲氧柔红霉素8~12 mg·m^(-2)·d^(-1)静脉滴注,第1~7日阿糖胞苷150mg·m^(-2)·d^(-1)皮下注射;对照组为第1~3日予以柔红霉素45mg·m^(-2)·d^(-1)+1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第1~7日阿糖胞苷150mg·m^(-2)·d^(-1)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7日。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sICAM-1、sVCAM-1、T淋巴细胞亚群、铁蛋白、红细胞生成素(EPO)、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下降(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CD16^+CD56^+水平升高(P<0.05),血清铁蛋白、EPO、HGF以及VEGF水平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血清sICAM-1、sVCAM-1水平较低(P<0.05),外周血CD3^+、CD4^+、CD4^+/CD8^+、CD16^+CD56^+水平较高(P<0.05),血清铁蛋白、EPO、HGF以及VEGF水平较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对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化疗效果显著,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林鹏姚海英周伯良张俊飞唐曼张力丹卢瑞琦
- 关键词:SVCAM-1淋巴细胞亚群
-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早期进食对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观察进食因素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探讨ERCP后早期进食的可行性。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实验组术后6h开始进食,对照组术后24h开始进食,观察ERCP后6、8、12、24、48、72h血清淀粉酶水平。结果 实验组发生急性胰腺炎2例,对照组发生急性胰腺炎3例,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均与进食无明显关系;2组患者术后6、8、12、24、48、72h淀粉酶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ERCP后并发急性胰腺炎与进食时间无关。早期进食不会增加胰腺炎的危险。
- 郝英霞姚海英张金卓
- 关键词:肝胆胰疾病血清淀粉酶
- 雷帕霉素对人淋巴瘤Raji细胞株增殖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 王炜王志彬姚海英刘晓蕾殷玉红林鹏任钰刘永健
- 课题以雷帕霉素对淋巴瘤细胞株的影响作为研究背景,通过应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蛋白免疫印迹等技术方法首次研究了雷帕霉素对人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体外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分析其分子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大于一定浓度的雷帕...
- 关键词:
- 关键词:淋巴瘤雷帕霉素
- 乳宁Ⅱ号对TA2小鼠乳腺癌VEGF及其受体flk-1影响的实验研究
- 贾喜花赵连臣张灵英张金库赵俊爱赵彩霞姚海英丁彦玲庞彦青
- 该研究运用病理学、形态学、免疫组化、图像分析、RT-PCR等技术,从肿癌病理形态学变化、肿癌转移情况、VEGF和FLK-1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等方面,探讨了乳宁II号及其拆方对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作用及其机理;...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癌
- 幽门螺杆菌诊断现状被引量:1
- 2005年
- 姚海英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MALT淋巴瘤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NSAID慢性胃炎
- 1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伴长期咳嗽、咳痰及血小板减少症的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唾液腺和泪腺受损,导致功能下降而出现口干、眼干,且有其他器官的受累而出现多系统损害的症状。本研究纳入的患者由于长期咳嗽、咳痰且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加重入院,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异常,并进一步检查后最终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因此,临床表现有呼吸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及时行自身抗体检测,筛查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提高治疗效果。现将诊治过程汇报如下。
- 胡月曹习平杨莹崔京京姚海英
-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肺部感染血小板减少症自身抗体
-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成人初治非M3型AML的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比较3种不同化疗方案(柔红霉素、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进口去甲氧柔红霉素分别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成人初治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1例成人初治非M3型AM L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3组:A组:应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17例);B组:应用国产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24例);C组:应用进口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30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完全缓解率(86.67%)显著高于A组(52.94%)和B组(70.83%),B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A组(P<0.05)。3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感染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去甲氧柔红霉素对非M3型AM L患者的疗效优于柔红霉素,尤其进口药物的临床疗效更高;柔红霉素与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均在可控范围,故二者均可作为治疗AML患者的一线药物,患者可根据自身经济能力选择更为合适的药物。
- 林鹏王炜黄伟波李明炜杨小娜姚海英
- 关键词: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血性胸腹水肾破裂1例
- 2001年
- 患者,男,36岁。以发烧头痛5d,尿少3d,腰腹部胀痛1d就诊,患者6d前元原因出现高烧,体温38℃以上,伴有明显的头痛。当地乡村医生疑为上感,给予先锋霉素,病毒唑静滴,体温有所下降,但不能巩固,第3d患者出现腹胀,尿量明显减少,每日约100ml左右,当地医生考虑血溶量不足,给加大补液量,每日3000ml以上,尿量仍元增加。
- 刘占稳闫国华张彦姚海英
- 关键词:血性肾破裂胸腹水流行性出血热腰腹部补液量
- 1例BCR-ABL1融合基因阴性、Ph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2018年
- BCR-ABL1融合基因是由Ph染色体即t(9;22)(q34;q11)异位后产生的,其转录后形成的BCR-ABL1融合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可干扰细胞正常调控,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可引起白血病发生[1]。Ph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以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为特征[2]。Ph染色体阳性的ALL是成年人ALL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成年人ALL的20%~30%左右,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在50岁以上成年人ALL中,Ph+ALL约占50%以上[3-5]。从理论上来说,Ph染色体阳性,分子生物学基础为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即使存在隐匿染色体易位即Ph染色体阴性,也会存在分子生物学的改变,致使BCR-ABL1融合基因阳性。但实际的检测中会出现Ph染色体阳性而BCR-ABL1 mRNA qPCR阴性的结果,现就一例出现此结果的特殊病例进行报道,并对原因进行分析。
- 姚海英刘欣郭亚平宋文杰崔京京冯沙杨凯李宝静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
- 瑞巴派特对慢性活动性胃炎PGE2及IL-8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 张金卓陈玉海齐红兵张燕和惠欣李炳华张彦尹桂荣杨颖李攀姚海英
- 慢性活动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病因复杂,临床不易治愈。瑞巴派特作为新一代胃黏膜保护剂,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其可以通过促进局部胃黏膜前列腺素生成,抑制致炎因子及拮抗自由基等作用而发挥黏膜保护作用。该课题选用HP阴性的慢性活动性胃...
- 关键词:
- 关键词:瑞巴派特活动性胃炎P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