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彦

作品数:39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内镜
  • 6篇胰腺
  • 6篇胰腺炎
  • 6篇腺炎
  • 6篇溃疡
  • 5篇胆管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曲张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螺杆菌
  • 4篇静脉
  • 4篇静脉曲张
  • 4篇抗体
  • 4篇ERCP
  • 3篇胆管造影
  • 3篇胆囊
  • 3篇胰胆管
  • 3篇胰胆管造影

机构

  • 34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4篇张彦
  • 14篇郝英霞
  • 9篇张金卓
  • 8篇刘四方
  • 6篇李攀
  • 4篇刘欣
  • 4篇郭亚平
  • 4篇齐红兵
  • 4篇高广周
  • 3篇姚红梅
  • 3篇韩静
  • 3篇杨颖
  • 2篇王曼
  • 2篇张东晨
  • 2篇姚海英
  • 2篇于洪海
  • 2篇宋文杰
  • 2篇闫国华
  • 2篇路璐
  • 1篇尹桂荣

传媒

  • 4篇临床消化病杂...
  • 3篇西部医学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 1篇医学信息(西...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脊柱压缩性骨折八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分析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8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存在与体位相关的发作性疼痛,发病前多有轻微脊柱受力史,查体病变椎体或椎体旁有压痛,通过脊柱x线片、CT和MRI检查可确诊,患者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腹痛均得到缓解。提示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体格检查是避免脊柱源性腹痛误诊的关键,进一步结合脊柱影像学检查有利于确诊。
刘四方高广周杨洋张彦郝英霞
关键词:脊柱骨折
PG、HMGB1检测对消化性溃疡诊断的价值分析
2023年
分析胃蛋白酶原(PG)、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检测对消化性溃疡诊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消化性溃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消化科2020年3月-2021年10月收治的66例消化性溃疡病患(病例组)及66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2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使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PG、HMGB1水平检测,比较健康组与病例组两指标的差异;运用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G、HMGB1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结果的敏感度、特异性。结果 病例组PGⅠ、PGⅡ、PGⅠ/PGⅡ、HMGB1水平(178.46±17.83ng/mL、25.78±2.72ng/mL、7.26±0.78、11.87±2.69ng/mL)均高于健康组(57.25±8.22ng/mL、14.96±1.78ng/mL、4.08±0.46、1.96±0.48ng/mL),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GⅠ、PGⅡ、PGⅠ/PGⅡ、HMGB1单项检测与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73、0.682、0.781、0.835、0.869,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敏感度、特异性最高(0.930、0.825)。结论 PG、HMGB1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优于单项检测,对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具有显著意义。
刘旭齐红兵张彦管小倩郝迁
关键词:PGHMGB1消化性溃疡
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在胆囊切除术后良性胆管狭窄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在胆囊切除术后良性胆管狭窄的应用. 方法:回顾了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12例胆囊切除术后良性胆管狭窄行全覆膜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治疗的患者,包括12个月的中期随访结果. ...
李攀张彦刘四方赵东志
关键词:良性胆管狭窄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腹型过敏性紫癜8例误诊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张金卓郝英霞杨颖张彦
关键词: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
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的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一例被引量:3
2015年
对一例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症状,经病理确诊为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提示急性胰腺炎常规治疗无效而影像学检查提示胃壁或十二指肠水肿增厚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时,应及时行内窥镜下黏膜多点活检,将有助于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早期诊断.
高广周姚红梅何立东张彦郝英霞
关键词: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的不典型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不明原因发热为表现的SA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间断高热25 d就诊,病初在外院及本院均误诊为胆囊炎,予抗感染治疗无效,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后体温暂可降至正常,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后体温未升高,怀疑SAT,进一步行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摄碘试验和放射性核素静态显像等检查确诊SAT。予糖皮质激素口服,患者未再发热,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抗生素疗效欠佳或糖皮质激素诊断性治疗有效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应考虑SAT可能,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和行必要的医技检查,以及早明确诊断并治疗。
刘四方高广周张彦郝英霞
关键词:原因不明发热误诊胆囊炎
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胰腺炎临床患者,采用随即抽取的方式将其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使用生长抑素治疗的同时,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数据做出监测和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获得治愈后的3、6、9天血淀粉酶数值明显小于对照组血淀粉酶数值。治疗组获得治愈后的血淀粉酶数值恢复速度和患者腹部病症消退速度小于对照组二者速度。治疗组治愈后3、6、9天血钙数值大于对照组数值,治疗组的血尿淀粉酶数值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数值,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要短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而且治疗组患者治愈后并发症产生的几率也小于对照组治愈后并发症产生的几率。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更为明确,既能够使得血淀粉酶数值恢复降低,帮助血钙数值提升,也能够加快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愈速度,减少治愈后并发症产生的几率,减少手术治疗几率和发生死亡几率。
张彦宗秀芳于洪海郝英霞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生长抑素血淀粉酶血钙
2016-2021年保定市某医院胃癌疾病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保定市某医院胃癌疾病特征,旨在为指导胃癌防治工作,降低胃癌发生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保定市某医院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间经胃镜及胃粘膜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的877例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Hp感染、胃癌发生部位、内镜下分型、病理分型等。观察胃癌患者Hp感染、胃癌发生部位、内镜下分型与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的关系。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胃癌患者整体男女比之比为2.41:1,男性占比70.70%。不同年龄段中,≥60岁胃癌患者占55.19%,45岁~59岁胃癌患者占36.49%,15岁~44岁胃癌患者占8.32%,≥60岁胃癌患者占55.19%。贲门部胃癌患者平均年龄高于胃窦、胃体、胃底及幽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浸润型癌患者平均年龄高于浅表型癌、息肉样癌、溃疡型癌以及溃疡浸润型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阳性胃癌患者平均年龄均高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2016-2021年某院胃癌发生率呈总体下降趋势,多见于男性,且具有较高Hp感染率。贲门部胃癌、弥漫浸润型患者年龄较其他类型高,临床可据此进行重点筛查。
管小倩刘旭张彦孙吉瑞王曼
关键词:胃癌疾病特征
内镜下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VB)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121例肝硬化GVB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再出血率,根据再出血情况分为未出血组和再出血组,研究影响其再岀血的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白蛋白水平、A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门静脉主干内径、腹腔积液情况、操作医师经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P=0.005,OR=5.455)、INR增大(P<0.001,0R=9.110)为GVB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水平增高(P=0.018,OR=0.222)、操作医师经验增多(P=0.019,OR=0.260)为再出血的保护因素。结论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INR增大为组织胶联合聚桂醇治疗肝硬化GVB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水平增高、操作医师经验增多为保护因素,术后应积极做好防护措施。
刘倩倩张彦
关键词: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织胶聚桂醇再出血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55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顺序编号,并根据其自愿原则选择引流方案,其中30例行ERCP术,纳入观察组,余下25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纳入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测定两组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谷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2.26±4.89)d、住院费用(2.12±0.17)万元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手术后血清TBIL(27.25±5.89)μmol/L、DBIL(24.15±1.59)μmol/L、ALT(62.45±5.89)U/L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略低于对照组的2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较PTCD好,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降低其血清胆红素与ALT水平,改善肝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李攀张彦刘四方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PTCD恶性梗阻性黄疸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