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萌 作品数:11 被引量:33 H指数:3 供职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艺术 文学 文化科学 更多>>
沉默的力量——评乔纳森·弗兰岑《如何独处》 2016年 美国著名小说家乔纳森·弗兰岑的随笔集《如何独处》继小说《自由》问世后再次引发读者热议,书中曼妙的笔触与深刻的析理俯拾即是,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美国现代社会问题的强烈关注与审慎思考。 吴志萌关键词:现代社会 随笔 英语同传口译课程师生团队译前准备教学训练方法探讨 被引量:1 2011年 提高英语同传口译质量的关键在于加强译前准备。译前准备有长期、中期和短期不同的阶段。英语口译教师可以将长期、中期和短期的译前准备在口译课堂内融合起来。在课堂内充分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同传口译实践的译前准备,从而提高口译课程教学质量。综合分析各种口译理论,结合同传口译活动实践,以一个学期为时间单位,作者设计口译课堂内教师和学生合作的译前准备团队训练方法,将同传译前准备揉进整个学期的口译教学实践中,希望和大家共同讨论。 杨科 吴志萌关键词:教学训练 年少轻狂时,静谧好时光:《唱街》的拯救与净化 2016年 电影《唱街》于2016年的圣丹尼斯电影节首映,凭借出众的电影配乐和动人的青春故事而大受好评。该片是导演约翰卡尼"音乐三部曲"的第三部,延续一贯的"音乐拯救人生"的主题,讲述了14岁的少年康纳面对着来自家庭和转校的压力,在初恋的驱使下组建起一支乐队,并在音乐的帮助下逐渐走出困境,收获梦想和爱情的故事。一、音乐筑起幻想的楼宇"唱街"实际上是男主为了吸引女主注意力而随口夸下的海口, 吴志萌关键词:电影配乐 讽刺性 现代阐释学语境下斯坦纳的翻译观——兼谈译者主体性 被引量:23 2005年 简述斯坦纳论翻译的阐释学的四大主体内容: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即斯坦纳的译者主体观。 吴志萌关键词:阐释学 译者主体性 法国巴黎释意学派理论观照下的口译专能习得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法国巴黎高翻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提出的释义理论,结合提出的口译步骤程序,分析IPTAM口译专能习得机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口译教学实践和口译技能培训中的功能及应用。IPTAM是国内唯一的模块化网络化和互动化在线口译学习训练平台,该系统能让学员进行模块化和系统化口译技能训练,初步掌握口译必须的技能。 吴志萌关键词:口译 论技术专业会议同声传译中的译前准备 2017年 本文拟以实际会议同传为例,特别选取生物医学类相关会议为讨论对象,初步探讨技术会议译员学习、整理专业知识与术语的实践方法,并讨论互联网使用等重要技能的培训,总结基本规律,为技术会议同传技能提高与相关专业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吴志萌关键词:同声传译 口译专能习得机制——一种基于网络的口译习得模式 被引量:4 2010年 IPTAM(口译专能习得机制)是作者结合自身及其同事们的口译实践经验,基于法国巴黎第三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释义派翻译理论,在普特听力网站的技术支持下,研发出来的一种模块化,网络化,互动化的口译学习平台,通过IPTAM六步学习策略,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引导学员初步了解掌握掌握会议口译员所必需的口译专业技能,为将来成为一名职业口译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科 吴志萌Zhuangzi in Translation——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Translated Versions of Zhuangzi based on Steiner's Hermeneutic Translation Mode 本文通过斯坦纳阐释学翻译模式,对《庄子》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尝试对包括《庄子》在内的中国典籍翻译提出一些建议。《庄子》一书在近一百年内被翻译了多次,译者中包括了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汉学家理雅各等。然而,《庄子》... 吴志萌关键词:翻译模式 文献传递 斯坦纳阐释学翻译模式关照下的三个《庄子》译本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09年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而其英译问题同样值得重视。本文利用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模式,分别从信任,侵入,吸收与平衡这三大步骤对汪榕培,冯友兰和美国著名汉学家梅恒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他们不同的翻译特色,指出值得商榷的地方。并作出了一些关于翻译的阐释学的思考。 吴志萌关键词:斯坦纳 BBC国际传播的“困”与“破” 2016年 成立于1922年的BBC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在受众规模和国际影响力上,唯有CNN可与之比肩。新世纪以来,BBC一方面打造"新闻舰队",实现了世界新闻频道的全球覆盖,并推出实时在线客户端BBC i Player;另一方面,BBC的国际传播也面临各种困境,如经费困境、技术困境及国际公信力困境等。 吴志萌关键词:BBC 新闻广播 受众规模 电视节目 受众需求 政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