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小龙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4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湖泊底泥疏浚环境效应:Ⅰ.内源磷释放控制作用被引量:71
- 2009年
- 通过为期一年的疏浚模拟试验,在试验室培养疏浚与对照柱样研究了底泥疏浚对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发现,疏浚表层30cm能够有效的消减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含量与孔隙水中PO_4^(3-)-P含量.在一年的试验周期内,疏浚和对照柱沉积物-水界面的PO_4^(3-)-P通量分别为-143.8至14.4与-237.3至3047.6μg/(m^2·d),疏浚柱沉积物-水界面的磷通量总体上低于未疏浚对照的磷通量,尤其是在温度较高的月份,从2006年3-10月疏浚柱沉积物-水界面磷释放通量显著低于未疏浚对照柱,疏浚沉积物的磷的释放潜力低于未疏浚对照沉积物研究结果表明,在外源磷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底泥疏浚是消减研究区内源磷负荷有效的技术手段.
- 钟继承刘国锋范成新张路丁士明任小龙
- 关键词:底泥疏浚磷形态磷释放太湖
- 基于固定式ADCP的陈东港污染物通量计算被引量:1
- 2023年
- 根据太湖流域西部重要入太湖河道陈东港2021年ADCP流量测验数据和水质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河道流量、污染物质量浓度和通量的年内变化特征,比较了流量、水质数据采集频次对污染物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021年陈东港年平均流量为73.66 m^(3)/s,年径流量为23.29亿m^(3),日均流量年内波动剧烈,峰值出现在7月,其变化过程受降水影响显著;COD_(Mn)和TP质量浓度的年内波动也较明显,全年累计通量分别为10357 t和352 t。基于固定式ADCP流量测验数据计算污染物通量较基于水文巡测数据的精度提升约39.5%,两者差异主要集中在6—8月。若要将两种污染物年累计通量的计算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流量采集频次不宜低于2 d一次;若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流量采集频次不宜低于10 d一次,在丰水期(6—9月)和枯水期(12—2月)需提升至2 d一次。与流量采集频次相比,两种污染物年累计通量对水质采集频次变化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当水质采集频次从8 h一次减少到30 d一次时,相对误差仍在5%以内。
- 徐海波吴金华任小龙顾炉华李秋红朱玲
- 关键词:污染物通量太湖流域
- 有机改性粘土对铜绿微囊藻的絮凝去除被引量:14
- 2009年
- 如何有效的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频繁出现的藻华,已成为湖泊环境治理中的一个迫切问题.通过用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的原位沉积物为介质,利用搅拌器和沉积物再悬浮发生装置来研究烷基铵盐改性物质絮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细胞的作用和效果.结果表明,烷基铵盐和粘土的添加量分别为0.3g/L和0.2g/L,搅拌停止30min后,其去除效率达83.9%;在絮凝沉降500min后,水体中藻细胞去除率可达98.9%,较能有效的絮凝沉降藻细胞;同时水体的浊度也有相应的提高.电镜扫描表明这种活性剂形成的网捕包膜作用对藻细胞的沉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烷基铵盐的杀菌作用可能会造成藻细胞内含物向水体释放的风险.
- 刘国锋钟继承张雷范成新任小龙
- 关键词: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铜绿微囊藻絮凝沉降电镜扫描网捕
- 长江区域无锡段沿江土壤质量研究及水土流失变化分析
- 2024年
-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无锡市响应党中央关于长江大保护精神,选取江阴沿长江区域,开展水土保持分析监测,采集沿长江区域不同植物条件土壤样品,分析其理化特性,采用实地监测和遥感解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水土流失监测。从而了解无锡沿长江区域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性质,摸清水土流失变化情况,以期从水土保持角度,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更好地保护母亲河,为长江大保护提供水土保持服务。
- 朱骊程建敏陈娟任小龙
- 关键词:水土保持土壤
- 基于GF-1多光谱影像的河道碍洪物遥感AI识别模型
- 2024年
- 河道碍洪物是洪涝灾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其进行高效精准监管需引起高度重视。传统的人工巡查难以满足高效精准的应用需求,因此结合人工智能(AI)的遥感技术应用是必经之路。然而诸多的AI模型在遥感应用中的表现尚不清晰,亟待深入探讨。本文以广西大藤峡库区为例,研究河道碍洪物遥感AI识别模型构建方法。基于GF-1遥感影像,构建碍洪物训练样本集,以ResNet101为核心网络,采用当前主流的6种语义分割模型,包括PSPNet、PAN、MANet、FPN、DeepLabV3+和UNet++,进行碍洪物识别模型训练,进而评估其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①利用ResNet101作为骨干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在河道碍洪物识别中表现优异,所有模型的F1得分均大于0.70,交并比(IoU)均大于0.58。其中,结合洞卷积和全局池化技术的DeepLabV3+模型的F1得分为0.82,IoU为0.72,体现了其在捕捉上下文信息和微观特征方面的显著优势。②PSPNet在参数量较低的情况下表现出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精度,每批次能处理8个样本,帧率高达10.49。综上,DeepLabV3+在精确识别和轮廓描绘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而PSPNet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上显示出巨大潜力。研究结果可为AI遥感模型构建提供参考,并为河道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 顾祝军刘斌朱骊丘仕能任小龙吴家晟肖斌廖广慧姚露露
- 关键词:多光谱
- 竺山湖及太湖西沿岸北段的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5
- 2012年
- 对竺山湖及太湖西沿岸北段底泥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d、As、Cr、Hg、Pb和Cu的质量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底泥沉积物中Cd、As、Cr、Hg、Pb和Cu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23 mg/kg、10.28 mg/kg、82.98 mg/kg、0.074 mg/kg、35.27 mg/kg和33.9 mg/kg,分别是各自背景值的4.6倍、1.1倍、1.0倍、0.7倍、2.2倍和1.8倍;底泥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垂向分布特点是:随底泥沉积物深度的增加,重金属质量比逐渐降低,并在底泥沉积物50 cm深处表现出明显的重金属质量比降低拐点。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竺山湖及太湖西沿岸北段的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重金属生态风险值范围为34~444,平均值为117,太湖西沿岸大浦口区域的生态风险较大,Cd是生态风险的主要贡献元素。建议对竺山湖以及太湖西沿岸区大浦口区域Cd的污染进行必要的疏浚控制,疏浚深度在底泥50 cm深处,以有效去除该区域的Cd污染。
- 任小龙朱玲姚华王苓
-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生态风险评估
- 气候突变点前后无锡站年际降水序列历史演化特征被引量:2
- 2021年
- 为推动中长期预报工作,在发现气候突变点的基础上,采用历史演变法对无锡站年际降水序列的5种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由于认知上的缺陷,以前的序列分析方法不能真正完成其历史使命,必须与气候突变理论及相关辅助方法配合使用,才能弥补其分辨率较低的弱点;②1978年前后无锡站年际降水过程线的5种特征差异显著,进一步证实了“气候成因不同特征不同”的猜想,也是气候突变点存在的有力证据;③无锡站的突变点可分为2个量级,分别为周期性突变点和气候突变点,这是旱涝演化的自然选择。本研究首次完成了气候突变的应用研究和单站单要素年际序列特征的精细化分析,为历史演变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太湖及周边地区开展中长期预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秦建国吴朝明姚华任小龙尤征懿朱骊朱前维严维宁
- 关键词:降水序列气候突变太湖
- 宜兴经济开发区水系规划技术路线
- 2010年
- 江苏省宜兴经济开发区位于宜兴市区东北部,是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第六批省级开发区之一。在开发实施过程中,侵占、填埋、覆盖河道现象时有发生,市政建设与现状水系矛盾十分突出,进行开发区新的水系规划尤为迫切。
- 贾小网张泉荣徐兴任小龙
-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水系规划国家发改委市政建设东北部
- 苏南运河无锡站警戒水位核定水文分析
- 2024年
- 近年苏南运河无锡段水文情势变化较大,河段警戒水位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防洪形势;通过分析1954—2021年以来苏南运河无锡站降雨-水位响应关系、涨退水速率、区域代表站水位趋势、超不同等级水位天数等水文要素变化,采用时段降雨频率、降雨-水位涨幅关系计算无锡站警戒水位取值范围,根据警戒水位核定原则,并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核定新的苏南运河无锡站警戒水位,为无锡地区防汛工程的科学、有序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 朱立国任小龙陈光育杨锐戈禹
- 关键词:苏南运河警戒水位
- 无锡站和溧阳站年际旱涝周期性特征的对比分析
- 利用气候突变的临界点进行定位,分析无锡站和溧阳站年际旱涝的周期性特征,总结了区域旱涝演化的自然规律。结果表明,虽然从微观角度看,两站年际旱涝的周期性特征不尽相同,但是从宏观角度看,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两站年际旱涝序列可根据...
- 秦建国吴朝明任小龙尤征懿朱前维胡刚朱骊
- 关键词:气候突变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