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涛
- 作品数:16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糖最佳控制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糖控制与住院28d预后的关系。方法2011-01-2012-12因呼吸衰竭在我院RICU住院的气管插管患者64例,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记录人院时APACHEⅡ评分、住RICU时间、总住院时间、28d预后和合并症情况,以及1周内每天血糖最高值、血糖最低值。分析血糖控制与28d预后的关系。结果①存活组1周内血糖最高值均值为12.61mmol/L,病死组为16.15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②存活组1周内血糖最低值的均值为7.6mmol/L,病死组为10.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R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血糖控制在7.6~10.0mmol/L是合适的,避免血糖波峰在12.61mmol/L以上。
- 李飞于洪涛王婷
- 关键词:高血糖营养支持机械通气
-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与微小RNA、游离线粒体DNA关系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加重患者血浆天冬氨酸蛋白酶A(novel aspartie proteinase A,Napsin A)、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血浆微小RNA29b-3p(miR29b-3p)、miR30c-5p、血浆外泌体miR21-5p和血浆游离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14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记录其临床表现、肺功能情况和高分辨率CT。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Napsin A、SP-A和SP-D,采用RT-PCR法检测血浆外泌体miR21-5p、血浆miR29b-3p、miR30c-5p和mtDNA。采用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表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AE-IPF的预测因素,并做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诊断AE-IPF的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其中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为(63.1±8.5)岁。两组间年龄、性别及疾病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E-IPF组游离线粒体DNA表达水平高于IPF组[10143.48(8045.85,12609.65)copies/μL vs.6404.22(2671.50,9386.00)copies/μL,P<0.05]。AE-IPF组的抗“O”抗体(ASO)水平高于IPF组[(88.04±52.25)IU/mL vs.(32.38±19.91)IU/mL,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SO是发生AE-IPF的独立预测因子(OR=1.068,95%CI:1.007~1.131,P<0.05)。联合mtDNA和ASO作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84,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85.7%。结论IPF急性加重时,mtDNA及ASO水平均升高,ASO可作为AE-IP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
- 李飞于洪涛朱明慧余国营王晓博周东鹏李惠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微小RNA外泌体
- 热量供给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病人的营养治疗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关系。方法:将115例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按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病人入院时血清清蛋白(ALB)水平、APACHEⅡ评分、入住RICU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第1—3天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占总热量比率、总热量与标准热量的比率以及供能方式。分析热量供给与VAP的相关性。结果:VAP组病人54例,非VAP组61例。多水平线性模型显示: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5);VAP组和非VAP组进行比较时,仅有第1天的实际热量/标准热量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TEN的病人16例,有6例发生VAP;使用TPN的45例,14例发生VAP。使用EN的病人99例,其中EN液平均每天摄入量〈500ml为5例,500—1000ml为44例,1000~1500ml为32例,≥1500ml为18例。结论:①人院后24h内摄入热量增加是RICU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②第1天热量摄人为目标量的60%可减少VAP的发生,随着EN摄入量增加,VAP发生率增加。
- 李飞于洪涛李惠郭彩霞
- 关键词: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 PBK/TOPK下调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研究PBK/TOPK下调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PBK/TOPK高表达的人肺癌细胞株A549、GLC-82进行研究,实验分为干扰组和对照组。干扰组采用si RNA对两株细胞中PBK/TOPK的表达进行干扰,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处理。荧光定量PCR检测si RNA对PBK/TOPK表达的影响,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MTT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能力。分析PBK/TOPK下调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干扰组的PBK/TOPK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BK/TOPK下调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干扰组细胞的迁移距离短于对照组,迁移数量少于对照组,OD值和存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K/TOPK下调可明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迁移、增殖及存活能力,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远期生存率。
- 石红梅于洪涛郭彩霞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迁移增殖
- 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28天病死率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住院后28 d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因呼吸衰竭在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住院的患者123例,依照患者在入院后28 d是否死亡分组,分为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105例。记录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入住RICU时间、总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合并症情况及入院后第1周内每天的血糖最高值、血糖最低值,分析血糖控制水平与28 d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1)123例患者中使用有创呼吸机者61例;APACHEⅡ评分为(23.7±7.5)分;合并症包括:脑血管病38例,休克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6例,肺炎102例,癌症19例,心力衰竭70例,糖尿病23例,肾衰竭16例。(2)不同时间、血糖最高值与28 d病死率的效应分析显示:分组是个显著的预测变量(P=0.035),不同组别之间血糖最高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1周内血糖最高值均值为12.4 mmol/L,死亡组1周内血糖最高值均值为14.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3)不同时间、血糖最低值与28 d病死率的效应分析显示:分组是个显著的预测变量(P=0.022),不同组别之间血糖最低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住RICU时间亦是显著的预测变量(P=0.012),表明如果不考虑分组因素,只比较不同时间的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1周内血糖最低值的均值为7.4 mmol/L,死亡组血糖最低值均值为9.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4)不同时间、血糖极差与28 d病死率的效应分析显示:入住RICU时间、分组以及它们的交互效应均不是显著的预测变量(P〉0.05),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分组,血糖极差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在良好营养支持下,血糖能否有效控制是决定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因素;(2)在良好营养支持下,将危重症患者的血糖控制�
- 李飞于洪涛李惠
- 关键词:危重病高血糖症病死率呼吸重症监护室
- 早期营养治疗与有创机械通气病人28d病死率的预测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早期营养治疗及其他因素对28 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的64例病人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记录血清清蛋白(ALB)水平、APACHEⅡ评分和并发症情况,营养支持方式(包括完全肠内营养和混合营养),分析影响28 d病死率的因素。结果: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入住RICU时间是个显著的预测变量(P<0.05),分组不是显著的预测变量(P>0.05)。而入住RICU时间和分组的交互效应是个显著的预测变量(P<0.05)。包含五个变量:第1天实际热量/标准热量、第2天实际热量/标准热量、1周后清蛋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肾功能衰竭的判别分析显示Wilks's Lambda是显著的(P<0.05),表明该模型能预测第28天病人是否死亡。结论:1早期(48 h内)摄入热量与28 d病死率有关。2五个变量的模型对第28天病死率正确的预测为83.3%,对存活正确的预测为72.7%。
- 李飞于洪涛
- 关键词: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有创机械通气病死率
- 特发性肺纤维化血清生物指示物的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Human Napsin-A(NASPA)、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外泌体hsa-miR-21-5p、血清中hsa-miR-29b-3和hsa-miR-30c-5p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于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5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特发性肺纤维化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同期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在NASPA、SP-A、SP-D、hsa-miR-21-5p、hsa-miR-29b-3和hsa-miR-30c-5p表达水平等项目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发性肺纤维化组NASPA、SP-D、hsa-miR-21-5p的表达均要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SP-A、hsa-miR-29b-3的表达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浆中SP-D检测能够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潜在诊断指标;血浆中NASPA、外泌体hsa-miR-21-5p、血清中hsa-miR-29b-3检测可以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肺部疾病诊断的候选标志物,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 朱明慧万汝燕李飞王晓博于洪涛王兰余国营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
- COX-2基因对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生长及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抑制环氧合酶-2(COX-2)基因表达对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系MRC-5活力、胶原合成和转化及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MRC-5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NC组和COX-2-siRNA组,各组细胞处理48 h,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2、胶原合成相关的COL-Ⅰ和COL-Ⅲ、 EMT标志物α-SMA及Notch信号通路受体Notch1及配体Jagged1的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结果 TGF-β1组COX-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COX-2-siRNA组COX-2的表达显著低于TGF-β1组(P<0.05),NC组COX-2的表达与TGF-β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细胞活力及COL-Ⅰ、COL-Ⅲ、α-SMA、Notch1和Jagged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TGF-β1组比较,COX-2-siRNA组细胞活力及COL-Ⅰ、COL-Ⅲ、α-SMA、Notch1和Jagged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制COX-2基因表达中可能通过降低MRC-5细胞活力、抑制细胞胶原合成和转化,并下调Notch信号通路,从而对肺纤维化起保护作用。
- 郭彩霞于洪涛石红梅商玉立
- 关键词:COX-2基因人胚肺成纤维细胞NOTCH信号通路
- 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右心室功能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仪测定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右心室功能,分析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的关系,探讨影响病人右心功能的因素。方法2015年5月—2017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69例,记录多普勒超声仪测量的右房左右径、右室前后径、主肺动脉内径、三尖瓣口及肺动脉瓣口血流速度、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峰值反流速度、右室Tei指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动脉血气参数、肺功能指标与右心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以右房左右径(RALR)、右室前后径(RVD)、三尖瓣峰值反流速度(Etv)、Tei指数作为因变量时,仅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进入模型;以主肺动脉内径(MPA)为因变量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总量(TLC)进入模型,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CO、TLC、FEV1可能是影响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右心功能的因素。
- 李飞于洪涛朱明慧王晓博
-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多普勒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右心室功能
- 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与术后病理学诊断的一致性分析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观察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学进行一致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经手术病理学确诊为纵隔型肺癌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CT和MRI检查。对比观察所有患者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手术病理结果,并将两种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手术病理、CT、MRI诊断结果在中央型、周围型肺癌、肺癌类型及发病部位诊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中央型/周围型肺癌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7);CT诊断鳞癌、小细胞癌、腺癌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0.4);CT诊断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右肺下叶肺癌,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一致(Kappa=1.0)。MRI诊断中央型/周围型肺癌、小细胞癌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7);MRI诊断鳞癌、腺癌、左肺上叶、左肺下叶、右肺上叶、右肺下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完全一致(Kappa=1.0)。结论纵隔型肺癌患者使用CT和MRI检查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不明显,且两种诊断方式一致性均较高,但MRI诊断优势明显,故在实际诊断中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 郭彩霞周静于洪涛石红梅
- 关键词:纵隔型肺癌CTMRI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