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永
- 作品数:30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睑板腺癌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 1999年
- 目的观察睑板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并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相鉴别。方法21例睑板腺癌在H-E染色基础上,从形态上与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相鉴别。结果睑板腺癌有多种类型,睑板腺癌细胞呈小叶状排列,胞浆丰富淡染,可与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鉴别。结论睑板腺癌组织类型复杂,与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鉴别有临床意义。
- 高立永卢敏华
- 关键词:睑板腺癌病理组织学
- 原发腮腺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腮腺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IDC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3年2月收治的1例IDC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 67岁, 男性, 右腮腺区偶发疼痛, 发现一"核桃大"肿物。肿瘤实体为边界尚清楚的包块, 镜下表现片状弥漫生长, 细胞呈卵圆形、胖梭形, 胞质丰富呈弱酸性, 胞界清晰, 有空泡状染色质和明显的核仁, 细胞黏附性差、核异形显著, 核分裂象易见, 肿瘤细胞间可见散在淋巴细胞、极少量浆细胞和组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S100、CD68、CD56、SOX10均阳性, p53弱阳性, Ki-67阳性指数60%, AE1/3、HMB-45、TTF-1、Napsin A、CD21、CK8/18、LCA、CD163、CD34、Melan A、PRAME、Langerin、CD1a、CD35、CK7、CK20、Villin均阴性, 综合诊断为IDCS。结论 IDCS是具有IDC表型特征的梭形至卵圆形细胞的一种罕见恶性增殖性疾病, 具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 恶性程度极高, 确诊需要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协诊, 需与组织细胞肉瘤等其他组织细胞和树突细胞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及软组织肿瘤进行鉴别。
- 刘霞高立永刘冰魏瑜韩正杰刘捷潘二辉
- 关键词: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组织细胞肉瘤免疫组织化学
- 两种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制片仪的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品牌的膜式液基细胞制片仪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诊治的宫颈液基细胞检查的妇女200例,根据仪器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品牌A检查,观察组采用品牌B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共检出15例异常,阳性率为15%,真阳性率为17%;对照组共检出5例异常,阳性率为5%,真阳性率为15%。两组检测阳性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的检测率更接近病理检测结果。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采用品牌B检查效果理想,效果优于品牌A。
- 李维前高立永季洪菊王玉莹刘霞
- 关键词:宫颈癌癌前病变早期筛查
- 颌下腺复合性血管内皮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原发于颌下腺的复合性血管内皮瘤(CHE)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CHE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51岁男性,以左颌下区疼痛就诊,行颌下腺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形态学上由比例不等的良性血管瘤、中间型血管瘤和恶性血管瘤成分混合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血管内皮细胞均有ERG、FLI-1、CD31、CD34、F8表达;最终病理诊断为CHE(低度恶性)。术后随访,未复发,预后尚好。结论CHE是一种极为少见的具有局部侵袭性的低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治疗方案首选局部扩大切除术,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此外,CHE需与多种血管源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后期应密切随访。
- 刘霞高立永魏瑜刘冰于娟
- 关键词:颌下腺肿瘤血管内皮瘤
- 15例涎腺肌上皮瘤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涎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涎腺肌上皮瘤主要发生在腮腺、上腭处,瘤细胞呈梭形、浆细胞样、上皮样、透明细胞样,细胞无明显异型,呈岛、片、网状结构分布,瘤细胞间可见均质红染的玻璃样物或大量黏液成分,免疫表型:CK5/6、S-100、p63、SMA、calponin。结论涎腺肌上皮瘤是少见肿瘤,细胞类型多,排列方式以片状为主,很少见到管腔样结构,确诊主要依靠其细胞形态以及排列方式,需与肌上皮癌、多形性腺瘤等鉴别。
- 高立永丁瑾潘二辉
- 关键词:肌上皮瘤涎腺病理学
- 胃癌中细胞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细胞核因子-κB(NF-κB)、环氧合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收集南京市江宁医院2010年至2011年中晚期胃癌手术切除病理组织67例标本,其中男性43例,女性24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0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胃癌标本中NF-κB、COX-2及VEGF的表达情况,以相应癌旁组织(55例,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2.5岁)作为对照,并且采用抗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NF-κB、COX-2及VEGF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69%、64.18%及79.10%,且三者的表达均呈正相关,胃癌组织中NF-κB、COX-2及VEGF表达均阳性组,MVD值也最高(35.95±3.38),与三者表达均阴性组相比,MVD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NF-κB、COX-2及VEGF均高表达,三者均可能参与了胃癌的血管生成,并对胃癌的血管生成起促进作用。
- 仇玮孟祥文高立永曹俭戴培林许璇王琳张晓妹
- 关键词:胃癌血管生成
- 缺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与不同分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1F1d)在胃癌组织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20例浅表性胃炎组织作为对照,40例早期胃癌组织、40例进展期胃癌组织作为实验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进展期胃癌和早期胃癌组织HIF1α表达显著增高,且进展期胃癌组织中HIF1α表达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1)。进展期胃癌组织中HIF1α表达强度与预后呈负相关(P=0.001);TNM分期是进展期胃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IF1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影响患者预后。
- 陈光侠何晓华吴倩倩陈敏高立永邹晓平
- 关键词:胃癌缺氧诱导因子1Α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 具有恶性潜能的肺乳头状腺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探讨罕见肺乳头状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0月收治的1例具有恶性潜能的肺乳头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断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66岁男性,2022年10月体检胸部CT发现右肺下叶后段有高密度结节影,边缘毛糙。光学显微镜下见瘤组织主要表现为粗大乳头状及腺样结构:乳头为单层上皮结构,无肌上皮细胞包绕,其细胞排列稍拥挤,核呈圆形、卵圆形,有一定异型性;腺样结构区肺泡上皮细胞紧密排列,胞质透亮,中等大小,胞核圆且有一定非典型性,局灶见胞质偏嗜酸的"合体样"细胞突向腺腔;乳头内间质疏松水肿,周围肺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和血管增生扩张充血,大量炎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TF-1、Napsin A、CK7、EMA、CKpan均阳性,p40、CK5/6、p63均阴性,Ki-67阳性指数20%。肿瘤组织HE染色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诊断为肺乳头状腺瘤,但局部区域肺泡上皮细胞异型显著,倾向恶性潜能。结论肺乳头状腺瘤罕见,目前已报道的多划归到肺部良性肿瘤中,但有时直接癌变证据不足,可诊断为具有恶性潜能的肺乳头状腺瘤。肺乳头状腺瘤需要与硬化性肺细胞瘤、细支气管腺瘤、肺泡性腺瘤、良性肺乳头状腺瘤、肺乳头状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 刘霞高立永魏瑜刘冰韩正杰
- 关键词:肺肿瘤腺瘤腺癌恶性潜能
-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4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结果: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表现为子宫黏膜下或肌壁间结节,浸润性生长。镜下肿瘤细胞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细胞异型性程度低,卵圆或短梭形,弥漫成片分布,瘤细胞间见多量螺旋小动脉样血管。肿瘤组织可向平滑肌样、性索样、腺管样、上皮样分化。免疫组织化学常表达CD10、ER、PR,也可表达SMA、CK(Pan)、Desmin、α-inhibin。结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可向多种成分分化。诊断时应结合形态学变化、分化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并与其他一些子宫肿瘤相鉴别。
- 高立永丁瑾潘二辉
- 关键词:子宫低度恶性临床病理
- 胃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微血管密度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微血管密度(MVD)对胃癌预后和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沛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MP-2蛋、MVD,探讨两者与胃癌复发、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MP-2阳性表达率为75.0%(45/6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68,P=0.026)。胃癌组织中MVD阳性表达率为83.3%(50/6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8.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15,P=0.017)。胃癌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MVD值为42.33±11.41,高于MMP-2表达阴性组的20.0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1,P<0.001)。MMP-2阳性表达组的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28.3%,总生存率为30.2%,均低于MMP-2阴性表达组58.3%、6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0,P<0.001;χ^(2)=11.280,P<0.001)。MVD阳性表达组的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38.3%,总生存率为40.2%,均低于MVD阴性表达组的60.3%、70.2%(χ^(2)=12.230,P<0.001;χ^(2)=13.280,P<0.001)。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MMP-2、MVD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有关(P=0.011;P<0.001;P<0.001;P<0.001;P<0.001;P<0.001;P=0.023;P=0.004;P=0.008)。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2;P=0.011;P=0.038;P=0.019;P=0.021)。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MMP-2、MVD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总生存期有关(P<0.001;P<0.001;P<0.001;P<0.001;P<0.001;P=0.023;P=0.005;P=0.007)。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有无远处转移、临床分期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4;P=0.005;P=0.018;P=
- 尹宜海张守成张弛高立永刘霞
- 关键词:胃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微血管密度预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