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蕾

作品数:12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蛋白
  • 2篇血症
  • 2篇血脂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细胞
  • 2篇肌钙蛋白
  • 2篇肌钙蛋白I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钙蛋白
  • 2篇氨酸
  • 2篇半胱氨酸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膜
  • 1篇毒性
  • 1篇心病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肌

机构

  • 12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市第五人...
  • 1篇彭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雷蕾
  • 4篇雷燕
  • 3篇冯杰
  • 2篇胡厚祥
  • 2篇苟连平
  • 2篇冷政伟
  • 1篇旷英华
  • 1篇王玉兵
  • 1篇蒲丽君
  • 1篇刘惠
  • 1篇李卫东
  • 1篇陈丽
  • 1篇蒋红
  • 1篇胡厚详
  • 1篇吕湛
  • 1篇宦途俊
  • 1篇刘长萍
  • 1篇朱洁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富集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用于结直肠癌细胞不同时间,富集肿瘤干细胞的效果。方法结直肠癌DLD-1细胞分别在含5 ng/mL、10 ng/mL、20 ng/mL bFG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培养,分为G1、G2、G3组,设置培养时间梯度为10 d、20 d、30 d,获得球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球中的CD44^+、CD133^+及CD44^+CD133^+双阳性的细胞表达比例,Real-time PCR检测球细胞中的干细胞基因(KLF4、Nanog);上皮间质转化基因(E-cadherin、Snail);Wnt/β-catenine通路基因(Wnt-3a)的mRNA表达情况,成球实验检测细胞球的自我更新能力。结果 FCM检测结果:CD44^+阳性表达的细胞表达以G2组20 d最高,CD133^+及CD44^+CD133^+双阳性的细胞表达均以G2组20 d及G3组10 d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895、147.641、13.321,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各组中KLF4、Nanog、Snail以及Wnt-3a mRNA的表达均以G2组20 d表达最高(F=2.424、7.694、2.951、3.771,均P<0.05),E-cadherin基因G2组20 d mRNA表达最低(G2组30 d、G1组10 d除外) (F=10.620,P<0.05)。成球实验结果:各组比较G1组20 d和G2组20 d成球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279,P<0.01);但G1组20 d和G2组20 d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605,P=0.578)。结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无血清悬浮培养能够有效富集肿瘤干细胞,其中G2组培养20 d较其余组能更有效地富集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
周国俊冯彦超黄理政孙成杰吴妮莎侍琳雷蕾钟晓蓉冷政伟
关键词:结直肠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番茄红素对SD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SD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番茄红素组、IR损伤组、番茄红素+IR损伤组各15只,番茄红素组与番茄红素+IR损伤组术前15 d给予番茄红素,其他组给予生理盐水,1次/d。再灌注24 h后检测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再灌注3 h后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血清心肌酶谱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清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变化水平,比较线粒体相关蛋白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与IR损伤组比较,番茄红素+IR损伤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CK、LDH、TNF-α、CRP、IL-6、MDA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线粒体融合蛋白(Mfn)及视神经萎缩症蛋白(Opa)1 mRNA与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均P<0.05)。结论番茄红素对SD大鼠在体心脏IR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形态、提高线粒体代谢密切相关。
雷蕾雷燕胡厚祥
关键词:番茄红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清标志物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ys C)浓度的变化。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不稳定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分别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间hsCRP,Hcy血清浓度,循环酶法测定Cys C血清浓度。结果心肌梗死组hsCRP、胱抑素C的浓度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其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分别是:8.59 mg/L(3.09~40.88 mg/L);0.82 mg/L(0.65~10.7 mg/L),而不稳定心绞痛组是2.9 mg/L(1.43~5.92 mg/L);11.5 mg/L(9.08~14.70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高于不稳定心绞痛组,分别是11.85μmol/L(8.27~14.88μmol/L),11.5μmol/L(9.08~14.7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梗死组hsCRP与Cys C有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Hcy、Cys 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有关,尤其是心肌梗死。
雷蕾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肌钙蛋白Ⅰ明显升高1例被引量:2
2010年
雷蕾吕湛胡厚详宦途俊
关键词:肌钙蛋白I
PTX3、OPG及Hcy与ACS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次狭窄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长正五聚蛋白3(PTX3)、骨保护素(OPG)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支架内再次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5例于本院进行PCI术治疗的ACS患者作为ACS组。根据PCI术后6~9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为ISR组(n=49)和N-ISR组(n=46)。选取60例同期因疑似ACS患者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血管狭窄直径<50%、血流正常且临床资料完整者作为对照组。比较ACS组与对照组PTX3、OPG及Hcy的水平;记录所有ACS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情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CS组PTX3、OPG及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与无N-ISR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肌酐、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R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N-ISR组,APTX3、OPG、Hcy水平及吸烟人数高于N-IS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高APTX3、OPG、Hcy水平为影响ACS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PTX3、OPG、Hcy水平在ACS及术后IRS患者中显著升高,三者均为影响PCI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将三者纳入指标检测体系,从而规避ACS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风险。
雷蕾冯杰雷燕
关键词:骨保护素同型半胱氨酸
血浆载脂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apoB100/apoA1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07年1月~2009年7月因胸痛入院的患者,其中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08例,设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152例,为对照组。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Lp(a)、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以氧化酶法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apoB100/apoA1比值,LDL-C/HDL-C比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冠心病组的LP(a)、TC、TG、LDL-C、HDL-C、ApoA1、ApoB100、LDL-C/HDL-C、apoB100/apoA1比值分别为(261.85±187.29)mg/L、(4.28±0.87)mmol/L、(1.61±1.03)mmol/L、(2.40±0.60)mmol/L、(1.17±0.26)mmol/L、(1.09±0.28)mmol/L、(0.77±0.24)mmol/L、2.12±0.59、0.75±0.32,而对照组相应值分别为(244.43±166.13)mg/L、(4.29±0.84)mmol/L、(1.65±0.99)mmol/L、(2.37±0.56)mmol/L、(1.19±0.26)mmol/L、(1.19±0.70)mmol/L、(0.73±0.25)mmol/L、(2.08±0.65)、(0.68±0.31)。冠心病组apoB100/apoA1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2)相关分析显示apoB100/apoA1比值升高与诊断冠心病有明显的相关性(r=0.157,P=0.029)。结论 apoB100/apoA1是诊断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
雷蕾陈丽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载脂蛋白B100载脂蛋白A1
牡荆素对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究牡荆素(Vitexin)对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Balb/c新生乳鼠腹腔注射柯萨奇病毒B3(Coxsackie virus B3,CVB3)建立大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分别设置正常未感染组(对照组)、感染CVB3组(模型组)、CVB3+Vitexin (10 mg·kg^-1)组[简称Vitexin (10 mg·kg^-1)组]、CVB3+Vitexin (20 mg·kg^-1)组[简称Vitexin (20 mg·kg^-1)组]和CVB3+Vitexin (50 mg·kg^-1)组[简称Vitexin (50 mg·kg-1)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周。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损伤水平, 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心肌炎标记分子和心肌损伤标记物。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肿瘤凋亡及其下游靶基因等相关分子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受损严重,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显著升高(P<0.05), TGF-β1及TNF-α蛋白活性显著升高(P<0.05)。相较于模型组,Vitexin处理组心肌细胞形态正常,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凋亡显著减少;Vitexin处理组心肌炎症因子、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细胞凋亡因子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TGF-β1及TNF-α蛋白活性显著降低(P<0.05);并且Vitexin高剂量优于低剂量组。结论:Vitexin可以减少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来保护心肌炎症细胞受到CVB3病毒诱导的损伤;Vitexin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及TNF-α蛋白活性来发挥影响。
雷蕾胡厚祥冯杰雷燕
关键词:牡荆素柯萨奇病毒B3病毒性心肌炎
降脂通络软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洛伐他汀和降脂通络软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肝功能的影响,并探讨是否对ABCA1蛋白表达有影响。方法8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洛伐他汀组(40例,20 mg每晚1次)、降脂通络软胶囊组(40例,每次2粒,3次/d),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及单核细胞上ABCA1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洛伐他汀和降脂通络软胶囊组TC、TG、LDL-C均显著降低,HDL-C轻度升高。降脂通络软胶囊组治疗后GPT、GOT有明显下降,GPT较治疗前下降25.8%,GOT显下降22.1%,治疗前6例GPT、GOT升高的患者,治疗后全部恢复正常;治疗后GPT、GOT升高超过2倍者,洛伐他汀组有1例。治疗后洛伐他汀组ABCA1蛋白无明显变化,而降脂通络软胶囊组ABCA1蛋白显著升高。结论降脂通络软胶囊具有全面调脂及保肝作用,增加ABCA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调脂的机制之一。
苟连平旷英华刘长萍雷蕾朱洁
关键词:降脂通络软胶囊高脂血症
石油单位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调查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以及伴随的高血脂、高血糖发生情况。方法对3233名石油单位离退休职工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血尿酸水平,将体检人群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血尿酸正常组,比较两组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结果在健康体检组的平均血尿酸水平,男性血尿酸显著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尿酸血症组高脂血症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脂密切相关,且甘油三酯较胆固醇更为明显。
雷蕾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高血糖症
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肝癌发生相关基因及其功能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相关基因及其功能。方法从公共基因数据库GEO筛选并下载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基因芯片,通过GEO2R在线工具和Venn图网站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筛选出来的DEGs在DAVID网站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再用STRING网站及Cytscape软件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并筛选出核心DEGs,最后将核心DEGs在Kaplan-Meier Plotter网站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DEGs。将与预后相关且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的DEGs经metascape网站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析与肝癌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基因及其功能。结果从3个基因芯片GSE60502、GSE14520、GSE45267共筛选出DEGs 124个。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STRING网站及Cytscape软件分析后筛选出22个核心DEGs,11个基因与肝癌预后相关,其中9个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包括GINS1、AURKA、NUSAP1、TOP2A、ASPM、RRM2、PRC1、RACGAP1、GMNN。metascape网站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高表达基因涉及细胞核分裂过程、细胞周期中的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DNA构象改变。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9个基因是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基因,参与细胞核分裂过程、细胞周期中的有丝分裂、纺锤体组装、DNA构象改变过程。
周国俊应伟李文菠冯彦超吴妮莎黄理政雷蕾侍琳冷政伟
关键词:肝细胞生物信息学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