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政伟
- 作品数:51 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胰腺癌发生发展关键基因的筛选
- 2022年
-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并进行验证。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选择并下载胰腺癌及癌旁组织基因芯片GSE71989、GSE62165、GSE19650,通过GEO2R在线工具筛选基因芯片中胰腺癌与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Venn图分析3个基因芯片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网站及Cytscape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差异表达基因;将核心差异表达基因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网页工具(GEPIA)进行生存分析,筛选出与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将与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用GEPIA网站进行表达量分析验证,筛选出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结果从3个基因芯片中筛选出1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62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94个。对共3个基因芯片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STRING网站PPI绘制及Cytoscape软件核心网络分析后,筛选出19个核心差异表达基因。使用GEPIA在线网站对核心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存分析及表达验证,筛选出6个核心差异表达基因,即ANLN、CDK1、ECT2、NUSAP1、RRM2、TOP2A,这6个基因均与胰腺癌预后相关,且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结论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发现6个基因可能是胰腺癌癌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基因,可为胰腺癌的发生机制的研究以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 陈科洪潇冯彦超应伟李文菠李钊赵敬兵汪杰周国俊冷政伟
- 关键词:胰腺肿瘤生物信息学差异表达基因
-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调控肝细胞癌发展及其机制研究的进展
- 2024年
-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家族调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展及其机制研究的进展,以期为HCC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MMPs调控HCC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HCC的细胞外基质微环境决定了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程度;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细胞外基质降解及重塑是HCC侵袭、转移的主要因素,而MMPs家族中大多数成员的非正常表达均可导致细胞外基质降解、细胞侵袭和附着并显著加速上皮间质转化进程,从而促进HCC的侵袭及转移。目前与HCC发展相关研究较多的MMPs包括MMP-1、2、3、7、9、12、13、14,MMP-8、10、11、15、16、20、21、26、28与HCC发展相关的研究还相对较有限,而MMP-17、19、23、24、25、27与HCC发展确切相关的研究尚未检索到。结论MMPs家族(尤其是MMP-2、3、7、9、10、12)在HCC的增殖、侵袭、转移等进展过程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探索MMPs家族所有成员与HCC发展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对预测HCC转移潜力和预后情况及开发新的或改进HCC当前靶向抗癌治疗至关重要。
- 谢亮谢亮何洪宇周国俊冷政伟冷政伟严德辉
- 关键词:金属基质蛋白酶肝细胞癌细胞外基质上皮间质转化
- siRNA沉默Bmi-1表达对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运用RNAi技术沉默Bmi-1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为胰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方法:构建反义Bmi-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运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TT、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果及细胞周期、凋亡变化.结果:成功构建反义Bmi-1真核表达载体并且转染后细胞Bmi-1表达明显下降(175.39±1.76vs318.54±3.53,P<0.05),实验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增殖受到抑制,周期出现阻滞(G0/G1:60.480%±1.545%vs40.520%±2.865%;S:12.68%±2.654%vs35.740%±2.074%,均P<0.05),凋亡明显增加(21.670%±2.948%vs7.870%±0.900%,P<0.05).结论:Bmi-1的siRNA能明显抑制Bmi-1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Bmi-1可作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 冷政伟殷涛夏清华张万里王国斌陶凯雄
- 关键词:胰腺癌小干扰RNA流式细胞术
-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与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研究
- 李敬东王小飞龚建平张广军赖星彭涛吴轲周彤游川冷政伟程蕾
-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其预后较差,超过80%的患者在诊断时即已失去治愈机会,其致死率高居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位。近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十分明显,结直肠癌对人类健康最大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癌大肠癌肝转移
- 肝癌干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冷政伟夏清华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恶性肿瘤肝癌无限增殖细胞克隆复发
-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讨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统计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共125例,分为血浆组(9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血浆组患者在进行内科常规治疗和介入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血浆输注辅助治疗,血浆输注隔天1次,每次200~400mL,持续输注2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腹腔积液深度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评估患者焦虑、疼痛评分。结果血浆组患者治疗14d后丙氨酸转氨酸、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Child-Pugh肝功能评级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同时患者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得到缓解。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及临床体验。
- 邓敏王春艳任冬梅吴斌冷政伟李建水
- 关键词:血浆
- 高甘油三酯血症急性胰腺炎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比较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急性胰腺炎(HTG-AP)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6年10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4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43例,女122例;年龄38~54岁,中位年龄51岁。HTG-AP组51例,BAP组414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发症等临床特征差异。两组淀粉酶、脂肪酶等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HTG-AP组平均年龄(40±2)岁,明显低于BAP组的(52±2)岁(t=-38.52,P<0.05);男性、糖尿病患者比例分别为90%(46/51)、31%(16/51),明显高于BAP组的72%(297/414)、12%(48/414) (χ^2=7.93,14.97;P<0.05)。HTG-AP组BMI、C-反应蛋白(CRP)分别为(30.6±2.2)kg/m^2、(129±8)mg/L,明显高于BAP组的(26.0±1.5)kg/m^2、(58±4)mg/L(t=19.49,103.90;P<0.05)。HTG-AP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肾损伤(AKI)、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分别为16%(8/51)、22%(11/51)、16%(8/51),明显高于BAP组的3%(12/414)、1%(5/414)、2%(10/414) (χ^2=18.04,56.66,21.49;P<0.05)。结论与BAP相比,HTG-AP以年轻、肥胖男性患者多发,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严舒李勇范婧妍吴妮莎周国俊李建水冷政伟
- 关键词:胰腺炎高甘油三酯血症并发症
- Bmi-1通过抑制INK4A-ARF靶点促进胰腺癌发生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运用RNAi技术沉默Bmi-1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为胰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方法:构建反义Bmi-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运用MTT、荧光显微镜下观察、Wester...
- 冷政伟
- 关键词:胰腺癌BMI-1P16INK4A甲基化流式细胞术
- 文献传递
-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由同一术者施行的64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癌41例,肝胆管结石病17例,肝血管瘤6例。统计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率、术后胃肠道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64例中,11例行右半肝切除术,21例行左半肝切除术,8例行肝脏Ⅱ、Ⅲ段切除术,6例行肝脏Ⅶ段切除术,5例行肝脏Ⅷ段切除术,7例行肝脏Ⅵ段切除术,6例行局部不规则性切除。5例因出血中转开腹,其中2例行右半肝切除术、2例行左半肝切除术、1例行肝脏Ⅷ段切除术。手术时间88~362 min,平均(227±102)min;术中出血量90~850 ml,平均(373±210)ml;围手术期输血率为9.4%(6/64);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5 d,平均(3.0±0.5)d;术后住院5~12 d,平均(7.0±3.0)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7例术后发生并发症,经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作为肝脏疾病的微创治疗手段安全、可行,有效的预防及控制出血是腹腔镜肝切除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 杨刚李勇李伟男冷政伟李敬东
- 关键词:肝切除术腹腔镜检查出血
- 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评价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可切除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以及外文数据库PubMed、OVID、Embase、Cochranelibrary的相关文献,所有文献均截止于2016年1月。使用改良后的Jadad及Newcastle—OttawaScale文献质量评分表进行质量评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Meta分析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RCT)1篇、病例对照研究14篇,共2184例患者(肝切除术联合术后TACE组1097例,单独肝切除术1087例)。分析显示:术后行TACE组1年总体生存率提高(RR=1.13,95%CI:1.03,1.24,P〈0.05),3年总体生存率提高(RR=1.33,95%CI:1.15,1.53,P〈0.05),5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1,95%CI:0.95,1.15,P〉0.05)。根据术中所示肿瘤直径(〉5cm)以及有无多发结节、血管侵犯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TACE在伴有以上情况的患者中更能发挥重要作用(无危险因素组:RR=1.10,95%CI:0.97,1.25,P〈0.05;伴危险因素组:RR=1.16,95%CI:1.02,1.32,P〈0.05)。结论手术后行TACE能提高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1年、3年生存率,特别是对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手术后行TACE可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方式。
- 李伟男杨刚冷政伟李强李勇李敬东
-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肝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