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颖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阿司匹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病人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颈动脉
  • 1篇颈动脉斑块
  • 1篇静脉注射
  • 1篇急性心肌梗死...
  • 1篇交感
  • 1篇交感风暴
  • 1篇梗塞
  • 1篇反应性
  • 1篇艾司洛尔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首钢...

作者

  • 3篇陈颖
  • 2篇祝振忠
  • 1篇范宝军
  • 1篇李忠革
  • 1篇时晓钰
  • 1篇陈新
  • 1篇王昀
  • 1篇程起鹏
  • 1篇张丹

传媒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交感风暴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交感风暴临床效果。方法本组9例急性心梗并交感风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后,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及交感风暴发作情况。结果本组9例患者治疗后心率明显下降,血压轻度下降,均使交感风暴终止。结论对急性心梗并交感风暴,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注射艾司洛尔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时晓钰陈新程起鹏王昀李忠革范宝军陈颖张丹祝振忠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交感风暴
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溶解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司匹林溶解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治疗2个月),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普罗布考联合治疗(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斑块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4.03±0.46)μmol/L]、低密度脂蛋白[(2.12±0.41)mmol/L]、三酰甘油[(1.01±0.39)mmol/L]、高密度脂蛋白[(3.89±0.76)mmol/L]、斑块面积[(0.61±0.22)cm2]、颈动脉中膜厚度[(0.45±0.11)mm]均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4.67±0.70)μmol/L、低密度脂蛋白(3.05±0.56)mmol/L、三酰甘油(2.97±0.58)mmol/L、高密度脂蛋白(1.79±0.87)mmol/L、斑块面积(0.93±0.30)cm2、颈动脉中膜厚度(0.87±0.19)mm](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普罗布考的颈动脉斑块溶解治疗效果较佳,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改善斑块情况,且安全性较高。
陈颖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阿司匹林
高LDL-C血症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阿司匹林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研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4例,其中高LDLC血症患者为观察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同剂量的氯吡格雷片及阿司匹林,于第7天进行血栓弹力图测定,比较两组患者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率,并对比两组患者MACE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阿司匹林反应低下患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LDL-C血症及阿司匹林反应低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因素。结论:高LDL-C血症会引起阿司匹林反应低下,高LDL-C血症及阿司匹林反应低下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增高,可将其作为判断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陈颖祝振忠
关键词:心肌梗塞阿司匹林血小板聚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