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圣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配合型输血紧急抢救RhD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探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究应用配合型输血紧急抢救RhD新生儿溶血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Rh D新生儿溶血病患儿5例,均进行配合型输血紧急抢救,观察治疗效果,比较抢救前后患儿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比容(Hct)水平。结果:配合型输血后较输血前,患儿Hb、RBC及Hct均明显升高;患儿均未发现明显不良输血反应。结论:应用配合型输血紧急抢救RhD新生儿溶血病效果较为明显。
- 胡志颖赖圣明
- 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和AFP在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和甲胎蛋白(AFP)在胆管细胞癌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41例胆管细胞癌、42例肝细胞癌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标本中CEA、CA199和AFP水平。结果胆管细胞癌组的血清CEA和CA199水平明显高于肝细胞癌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AFP则低于肝细胞癌组,而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检测中,肝细胞癌的AFP阳性检出率最高(73.8%),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联合检测(76.2%)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细胞癌的单项检测以CA199的阳性检出率最高(60.9%),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联合检测阳性率(95.1%)又明显高于CA199的单项检测(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和AFP有助于胆管细胞癌的早期诊断。
- 郑丽周君纯林荣万赖圣明
- 关键词:胆管细胞癌CA199AFP化学发光免疫法
- 尿轻链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损伤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估尿轻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SLE的患者39例,结合肾脏损伤情况,分为两组:肾脏损伤组(LN组,n=20)与非肾脏损伤组(非LN组,n=19)。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原理检测尿免疫球蛋白κ轻链(kapU)、尿免疫球蛋白λ轻链(lamU)以及尿免疫球蛋白G(Ig-GU)、尿微量白蛋白(mALbU),尿α1-微球蛋白(α1-MU)、尿α2-微球蛋白(α2-MU)、尿转铁蛋白(TrfU),比较两组患者尿轻链水平并分析其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LN组kapU为55.90(33.73,216)mg/L,高于非LN组的6.21(5.41,15.3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LE患者LN组lamU为30.30(19.43,92.10)mg/L,高于非LN组的3.24(2.56,4.7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LE患者LN组的其他指标的检测结果都高于非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分析显示,kapU与lamU呈高度相关(rs=0.94,P<0.001);尿轻链kapU、lamU与α1-MU呈高度相关(rs=0.95,rs=0.90,P<0.001);kapU、lamU与β2-Mg相关(rs=0.74,rs=0.68,P<0.001);kapU、lamU与IgGU、mALbU、TrfU相关(rs=0.81,rs=0.67,rs=0.73和rs=0.89,rs=0.77,rs=0.81,P<0.01)。结论尿轻链kapU、lamU可以作为评价SLE肾脏损伤的指标,尤其作为肾小管损伤的评价指标。
- 柯培锋陈炜烨徐建华何敏赖圣明徐宁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
- 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流行特征分析
- 2024年
- 在广东省广州市,分析过敏原的分布特点及规律,旨在为预防、临床诊断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临床检验科910例患者的血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血清样本采用荧光酶免技术检测了总IgE、吸入性及食物性特异性血清IgE(sIgE)的水平。结果 在910例检测结果中,总IgE阳性率为59.1%,特异性IgE阳性率为69.6%。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排名前三的是屋尘螨、粉尘螨和德国小蠊,其阳性率分别为51.43%、51.10%和36.37%。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排名前三的是虾、牛奶和蟹,其阳性率分别为30.00%、26.15%和24.07%。结论 在广州市,食物性过敏原的阳性率高于吸入性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主要是屋尘螨、粉尘螨和德国小蠊,而食物性过敏原则以虾、蟹和牛奶为主。
- 郑晓如赖圣明贾会真
-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特异性IGE阳性率
- 2020-2023年广州某医院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的横断面研究
- 2024年
- 目的了解广州某医院甲型、乙型、丙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对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广州某医院接受血清HAV-IgM抗体、HBV表面抗原、HCV抗体、HEV-IgG抗体及HEV-IgM抗体检测的门诊、住院患者及体检者的阳性率、年份、性别和年龄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近4年HAV-IgM抗体、HBV表面抗原、HCV抗体、HEV-IgG抗体及HEV-IgM抗体的阳性人数及阳性率依次为40例(0.04%)、28120例(11.16%)、1294例(0.54%)、13773例(15.76%)和426例(0.46%),阳性率最高的为HEV-lgG抗体,阳性数最多的为HBV表面抗原;HEV-lgG抗体阳性数及阳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份的HBV和HEV-l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HBV、HCV、HEV-IgG的阳性率均高于女性,HBV、HCV、HEV-IgG的男女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表面抗原和HEV-lgG抗体不同年龄段男女感染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HBV表面抗原、HCV、HEV-Ig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仍是感染人数最多的病毒性肝炎,其次是戊型肝炎,其高阳性率也应引起广泛关注,此外男性在多种病毒性肝炎中感染均高于女性,应是防控的重点。
- 黄海燕赖圣明任书纬肖艳红
- 关键词: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