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虞弘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腺炎
  • 4篇急性胰腺炎
  • 3篇重症
  • 3篇肝硬化
  • 2篇原发性
  • 2篇重症急性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重症急性胰腺...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莫沙必利
  • 2篇必利
  • 1篇代偿
  • 1篇胆道
  • 1篇胆道造影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胆囊

机构

  • 13篇昆明市第一人...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13篇虞弘
  • 5篇程思根
  • 5篇罗志刚
  • 4篇张虹雨
  • 4篇冯燕
  • 4篇曹丽玲
  • 4篇张帆
  • 3篇赖苇
  • 3篇高燕云
  • 3篇张渊智
  • 2篇赵斌
  • 2篇罗志刚
  • 2篇聂静
  • 2篇杨姝
  • 1篇陈学平
  • 1篇叶梅惠
  • 1篇董树强
  • 1篇曹海鹰
  • 1篇盛剑秋
  • 1篇任艳敏

传媒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华肝脏外科...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0
  • 3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对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研究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PDS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口服,研究组在莫沙必利基础上加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口服治疗。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消化道症状积分、消化道症状发生率、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the SF-36 Health Survey Scales,SF-36)各维度得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积分、消化道症状发生率、SF-36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总有效[显效24例(53%),有效16例(36%),无效5例(11%)]优于对照组[显效14例(31%),有效17例(38%),无效14例(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消化道症状积分下降,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下降,SF-36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得分升高(P<0.05)。2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莫沙必利较单用莫沙必利治疗PDS效果显著,且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冯燕罗志刚虞弘程思根张虹雨曹丽玲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莫沙必利
ICG荧光胆道造影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LC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经胆囊注射ICG荧光胆道造影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LC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22~70岁,中位年龄50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LC术中是否应用ICG荧光胆道造影将患者分为ICG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两组肝外胆管识别率等比较采用χ^(2)检验,手术时间等比较采用t检验,术中出血量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两组均成功实施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ICG组胆囊管、胆总管识别率分别为77%(23/30)、8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30)、33%(10/30)(χ^(2)=15.017,17.778;P<0.05)。ICG组平均解剖胆囊三角时间、分离胆囊床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8.4±2.5)、(10.9±3.4)、(49.8±9.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6±3.5)、(15.7±5.5)、(57.9±13.6)min(t=-2.769,-3.973,-2.655;P<0.05)。ICG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15(6)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11)ml(Z=-4.172,P<0.05)。ICG组无肝外胆管损伤及术中中转开腹,对照组术中中转开腹1例,胆总管损伤2例,对症处理,术后1个月随访均正常。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术中经胆囊注射ICG荧光胆道造影在LC中可有效辨别胆囊管及胆总管,避免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
陆乔友寸冬云虞弘郭鹏恒田大广
关键词:吲哚氰绿术中胆道造影
肝硬化患者血钠水平和Child—pugh分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钠水平和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90例肝硬化患者按照Chlid—pugh分级分为A组27例、B组33例、C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血钠水平的情况。结果:随着Chlid—pughA→B→C的分级,患者的血钠值依次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钠水平和Chlid—push分级密切相关,血钠值越低,Child—paugh分级越高。
程思根虞弘曹丽玲
关键词:肝硬化血钠水平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治疗的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免疫营养治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的重要价值。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2年8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AP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免疫营养组(65例),在发病后2~3d置入鼻空肠管管饲,观察体质量,血红蛋白,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及后续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白蛋白无差异,P>0.05,治疗后总淋巴细胞计数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P<0.01,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死亡6例,其主要死因是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结论在SAP综合治疗中,早期进行免疫营养支持是切实可行的,对防治感染及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帆聂静高燕云虞弘罗志刚张渊智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营养生物化学
47例肝硬化并肺部改变的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为了探讨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时与肺部病变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7例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的血气分析及X线胸片。结果低氧血症21例(44.6%),肺部不规则斑片状浸润影17例(36.1%),胸腔积液(包括单侧或双侧)22例(46.8%),盘状肺不张7例(14.9%)。结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时肺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受累。常合并低氧血症,而且与肝功能不全密切相关。
罗志刚张宇民虞弘
关键词:肺部改变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失代偿患者盘状肺不张肝功能不全
中药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麻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中药(柴芩温胆承气汤)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麻痹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联合柴芩温胆承气汤口服、灌肠治疗。记录并分析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炎症递质、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肠麻痹恢复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Ranson评分、Balthazar CT严重指数、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芩温胆承气汤联合莫沙必利能有效缓解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麻痹,从而防止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进一步重症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冯燕叶梅惠虞弘罗志刚程思根张虹雨曹丽玲
关键词:肠麻痹莫沙必利
云南白药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对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的影响及量效关系。方法在CCl4所致小白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中,分别应用小剂量和大剂量云南白药水剂治疗,观察肝组织脯氨酸羟化酶活性、脯氨酸及羟脯氨酸含量和肝细胞变性、坏死、胶原纤维增生等指标的变化,图像分析测定肝组织胶原纤维相对面积。结果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分别与正常组及肝纤维化对照组比较,脯氨酸羟化酶活性、脯氨酸及羟脯氨酸含量、胶原纤维相对面积、肝细胞变性、坏死、胶原纤维增生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比较,肝组织学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云南白药对四氯化碳所致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有较明显的量效关系。
张渊智张志芳张帆赵斌高燕云高慧芳虞弘杨姝
关键词:脯氨酸羟脯氨酸肝纤维化
594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近年收治的原发性结直肠癌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确诊时的年龄分组,分析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及大便潜血情况等特点。结果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年龄为非正态分布,中位诊断年龄为65岁;73.6%的结直肠癌位于左半结肠;腺癌占87.5%,其中中分化癌占66.35%;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是血便、腹痛、排便习惯改变,其次是体重下降、腹胀、腹泻、贫血、便秘、腹部包块;血便、腹痛、贫血、腹胀、腹部包块、体重下降、排便习惯改变等临床症状的出现与否均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密切相关(P均<0.05),右半结肠癌更常出现腹痛、贫血、腹胀、腹部包块和体重下降等症状,而左半结肠癌则更常出现血便和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潜血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及Dukes分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肿瘤发生部位密切相关,血便、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腺癌是最常见的临床病理类型。
张渊智李世荣盛剑秋虞弘董树强张帆赖苇罗志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原发性流行病学
病种诊疗目标适宜设置与诊疗费用相关性研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非有创诊疗30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非有创诊疗设置及其相应诊疗费用在确保医疗安全前提下的合理铺排,探求病种临床诊疗适宜模式及适宜的费用匹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消化科一组3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设大便黄转时限为活动性出血阶段性疗效判定指标。分析大便黄转前后临床诊疗干预的效性及相关费用匹配态势。结果第一阶段,中止活动性出血;第二阶段,诊疗出血相关因素如原发疾病、病种变异。第一阶段的诊疗干预表明相应诊疗干预设置和费用匹配是可以考量的。第二阶段的干预措施及其相应费用则呈现明显差异。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非有创诊疗合理性及其相关费用的考量,关键在诊疗目标的适宜设置。
赖苇曹海鹰程思根虞弘张宇彬任艳敏冯燕张帆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疗费用
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2023年
目的研究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与PB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了云南省9所医疗中心自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就诊的PBC患者99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情况、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对比不同临床特征的PBC患者中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阳性率,并对比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及预后差异。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汉族患者抗gp210抗体阳性率较少数民族明显增加(21.5%与9.9%,χ^(2)=6.88,P=0.009),抗sp100抗体阳性率2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9%与6.6%,χ^(2)=1.62,P=0.204)。不同性别、年龄患者抗gp210抗体(χ^(2)=0.50,P=0.478;Z=-0.41,P=0.682)、抗sp100抗体阳性率(χ^(2)=0.01,P=0.951;Z=-0.60,P=0.549)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gp210抗体在抗线粒体抗体(AMA)M2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19.1%与24.7%,χ^(2)=3.45,P=0.063)、合并SS较未合并SS(21.3%与20.4%,χ^(2)=0.05,P=0.828)、合并病毒性肝炎与未合并病毒性肝炎(19.6%与20.5%,χ^(2)=0.02,P=0.877)的PBC患者中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诊断不明进行肝穿刺活检确诊PBC的患者(25.6%与18.4%,χ^(2)=6.52,P=0.011)、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26.6%与18.9%,χ^(2)=5.82,P=0.016)、肝硬化(23.3%与11.3%,χ^(2)=16.00,P<0.001)、出现肝硬化失代偿症状(23.9%与18.2%,χ^(2)=4.66,P=0.031)、黄疸(29.7%与17.1%,χ^(2)=18.59,P<0.001)、高脂血症(24.9%与18.1%,χ^(2)=6.30,P=0.012)的患者中,抗gp210抗体阳性率均显著增加。抗sp100抗体在AMA M2抗体阴性(20.9%与7.2%,χ^(2)=36.54,P<0.001)、诊断不明进行肝穿刺活检确诊PBC的患者(17.9%与7.5%,χ^(2)=23.40,P<0.001)中阳性率明显升高,而在合并AIH(11.1%与10.3%,χ^(2)=0.09,P=0.769)、SS(15.7%与10.0%,χ^(2)=2.87,P=0.090)、病毒性肝炎(4.3%与10.8%,χ^(2)=1.94,P=0.164)、肝硬化(10.5%与10.5%,χ^(
张静怡冯娟张虹雨聂静虞弘唐映梅
关键词:胆管炎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