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国强
- 作品数:49 被引量:345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新中国宪法权利理论发展评述——以方法论为视角
- 宪法权利,简而言之,就是被宪法确认并受宪法保障的权利。有关宪法权利理论的研究与中国政治局势的发展紧密相关。54年宪法制定后的一段时间,有关宪法权利的论文基本上是政论性的,严格意义上并非一种理论研究,而是政治宣传。而到了文...
- 翟国强
- 关键词:宪法权利宪法保障方法论法治建设
- 文献传递
- 刑法明确性原则的宪法控制——基于比较法视角的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从宪法学角度来判断刑法规范的明确性是立体刑法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比较法的研究,根据一般刑法理论,阐析法律明确性原则是刑法规范的形式正当性标准之一;从立体刑法学的立场来看,该原则也是宪法上衡量刑法合宪性的重要基准。在不同法律体系中,刑法明确性原则有其各自的理论和制度背景,通过对刑法明确性原则的宪法规范依据和适用的步骤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法律技术和原理,以期为构建中国的刑法学理论体系提供镜鉴;运用交叉运用宪法和刑法的解释学原理,可以在宪法理论上证成刑法的明确性原则,并对该原则在刑法领域的落实提供宪法理论基础。
- 翟国强
- 关键词:刑法宪法法学理论
-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原理性创新被引量:8
- 2021年
- 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立场,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环境、历史任务和基本国情,从三个“全新”的维度科学阐释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它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最新发展、最新成果,更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理论到实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一思想在依法治理、法治道路、党法关系、依宪治国等领域的理论创新,深化了对国家治理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和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的认识,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 翟国强
- 违宪判决的形态被引量:7
- 2009年
- 宪法审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在于保障宪法价值在法律体系中得以贯彻,然而仅仅将法律法规认定为违宪并不足以有效实现对法律体系的合宪性控制。灵活运用违宪判决的形态可以促使合宪状态的进一步达成,同时避免对政治和法律秩序造成过度的冲击。违宪判决的形态大致包括违宪无效判决、单纯违宪判决和警告性判决。违宪判决形态的选择方法和原理是政治智慧和法律技巧相结合的产物,对这些不同模式下的判决形态选择方法加以梳理、比较,并分析其背后的制度因素,可为激活我国的宪法审查制度提供一种可能的推进策略。
- 翟国强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重要论述”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22年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系统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其中之一就是“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 翟国强刘灿华
- 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六中全会
- 八二宪法颁布以来宪法观念与理论基础的变迁被引量:9
- 2012年
- 八二宪法颁布实施至今已经三十年整,这三十年间,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背景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88年4月12日、1993年3月29日、1999年3月15日和2004年3月14日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四次局部修改。三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的主流政治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与此相关的宪法学方法论和基础理论体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 翟国强
- 关键词:宪法观念对外开放程度政治观念法学方法论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时代被引量:1
- 2017年
-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在各领域各环节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展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各领域、各地方得到全面落实,开辟了全面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时代。
- 莫纪宏翟国强
-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建设历史成就
- 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如何设立?——一个宪法解释学的视角被引量:24
- 2016年
- 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须从宪法视角加以考量,以保证司法改革在宪法框架内进行。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法院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司法机关组织的基本方式。无论是设立类似于地方法院的跨区法院,还是设立专门法院性质的跨区法院,都需要对各种类型人民法院的组织和职权定位进行宪法解释学构建。从宪法实施的角度看,我国宪法将组织人民法院的任务委托给立法者具体实施,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需要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对现行的法院组织法进行修改和完善。
- 翟国强
- 关键词:宪法解释
- 中国宪法实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发展被引量:9
- 2018年
- 作为根本法,宪法必须被实施,否则将形同具文。但中国宪法实施的原理和机制不同于其他国家宪法,有其特殊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宪法兼具政治性和法律性,既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国家的根本法。整体来看,我国宪法实施通过政治和法律两种方式进行。从世界范围来看,合宪性审查是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安排。为推进合宪性审查,加强实施与宪法监督,此次宪法修改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当前,合宪性审查将会成为宪法实施的重要抓手,这项制度对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大意义。
- 翟国强
- 关键词:宪法实施理论逻辑合宪性审查
- 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问题与方法被引量:3
- 2023年
- 宪法是法治体系的根本依据,也是法学体系的制度坐标。构建中国自主的法学知识体系,首先要科学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今日国家治理领域现实问题艰巨繁多,对宪法理论课题的研究亟待加深,为中国宪法学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宪法学知识体系要坚持问题导向,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脉络,融通各种理论资源,大胆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成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发展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宪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 翟国强
- 关键词: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