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敬峰
- 作品数:25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扩大前颅底硬膜外入路修补外伤性脑脊液鼻漏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修补方法。方法扩大前颅底硬膜外入路应用骨膜、明胶海绵及生物蛋白胶进行修补。结果12例患者术后脑脊液鼻漏均停止。结论扩大前颅底硬膜外入路是修补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可靠方法。
- 朱保平李勇郭宗扬渠敬峰
- 关键词:外伤性脑脊液鼻漏
- 藏药琼阿中毒的治疗体会
- 渠敬峰
- 西藏高原地区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情况分析
-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情况的调查,探讨影响MHD患者高血压的因素。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04-2006年62例MHD2个月以上的患者的透析前后血压、透析年限、每月透析总时间、使用降压药种类、尿毒
- 渠敬峰隋岫兰
- 文献传递
- 颅脑外伤早期使用灯盏花素的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观察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56例颅脑外伤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探讨颅脑外伤病人血流变指标,甲襞微循环的变化规律。方法:对伤后一周病人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注射液20ml,每日一次,1~2h内输完,10d为1个疗程。分别采集静脉滴注前一天清晨空腹,滴注后5d、10d的血样,用Low Shear30测量表观粘度,同时测红细胞压积及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P<0.05)及甲襞微循环观察指标(P<0.01)结果有明显改善。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降低颅脑外伤并发高粘血症,改善血液流变性、微循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见效快,疗程短。
- 渠敬峰周炳华徐锋
- 关键词:颅脑外伤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
- 应用脑池造瘘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评估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讨论脑池造瘘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硬膜下引流组(20例)及脑池造瘘引流组(20例)。记录术后0 h(关颅完毕时)、6 h、12 h、1 d、3 d、5 d的颅内压;术后每日评估GCS评分。结果通过对硬膜下引流组与脑池造瘘引流组术后各时间节点颅内压数值比较,发现脑池造瘘引流组在降低颅内压方面更具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造瘘引流组术后GCS评分优于硬膜下引流组。结论脑池造瘘术后引流脑脊液,能够保持脑脊液循环通畅,有效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术后GCS评分,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张继东徐锋渠敬峰刘玲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 2006年
- 渠敬峰陈秀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功能损害PNS膜通透性肾小球征候群
- 西藏高原地区血液灌流抢救药物中毒患者的体会被引量:1
- 2006年
-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治疗急性药物中毒非常有效的方法。1998年以来,我院共收治急性药物中毒患者25例,现报告如下。
- 渠敬峰隋岫兰
- 关键词:急性药物中毒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抢救
-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危险因素,明确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其死残率。方法在9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对发病后原有损伤的基础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糖尿病、电解质紊乱、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分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各组间预后:按日常生活活动(ADL)标准于发病后3月后进行评定,其中ADL1~3分为恢复良好,ADL4~5分为恢复不良、死亡。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和恢复良好率。分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危险因素(肺部感染、糖尿病、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心衰、肾衰等)均明显影响患者预后,死残率高。
- 渠敬峰李勇郭宗杨徐锋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
- 应用改良额眶翼点入路处理鞍区病变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介绍改良额眶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经验。方法采用改良额眶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12例。结果术中显露程度分级均可达Ⅰ-Ⅱ级,CT复查未见明显的牵拉性损伤。肿瘤完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3例。结论改良额眶翼点入路使用美容切口,手术不需行复杂的骨切除,减少了脑牵拉,可很好满足鞍区病变的处理,不失为一种良好入路。
- 徐锋管军渠敬峰欧阳林辉周炳华李勇郭宗扬朱保平
- 关键词:鞍区病变神经外科手术
- 重型颅脑外伤采用高压氧治疗的观察
- 2016年
- 目的重点分析重型颅脑外伤采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5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结果经过积极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10例(28.57%)、显效14例(40.00%)、有效8例(22.86%)、无效3例(8.57%),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10例(25.00%)、12例(30.00%)、有效8例(20.00%)、无效10例(25.00%),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机体功能障碍和意识状态。
- 杨辉管军渠敬峰朱保平徐锋
-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高压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