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勇

作品数:23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缺血
  • 4篇脑缺血
  • 4篇酪氨酸
  • 4篇氨酸
  • 3篇再灌注
  • 3篇灌注
  • 3篇海马
  • 2篇血压
  • 2篇预后
  • 2篇知识
  • 2篇知晓
  • 2篇知晓率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损伤
  • 2篇手术
  • 2篇酸钠
  • 2篇染料木黄酮
  • 2篇肿瘤
  • 2篇磷酸化
  • 2篇磷酸酪氨酸

机构

  • 21篇徐州医学院
  • 3篇沭阳县人民医...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李勇
  • 6篇管军
  • 6篇徐锋
  • 5篇周炳华
  • 5篇裴林
  • 5篇张光毅
  • 5篇欧阳林辉
  • 4篇渠敬峰
  • 4篇郭宗扬
  • 4篇王辉
  • 3篇徐佳
  • 3篇陈民
  • 3篇徐小林
  • 3篇朱保平
  • 2篇张兆勤
  • 2篇朱正美
  • 2篇侯筱宇
  • 2篇陆苏
  • 2篇崔肇春
  • 2篇戴体俊

传媒

  • 6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校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缺血/再灌对蒙古沙土鼠海马突触体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00年
用蒙古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BCAO)前脑缺血模型 ,研究缺血 /再灌对海马突触体蛋白酪氨酸磷酸化的影响及NMDA受体 (NR)非竞争性拮抗剂氯胺酮 (ketamine ,KT)、L 型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L typevoltagegat edcalciumchannel,L 型VGCC)拮抗剂硝苯吡啶 (nifedipine ,ND)及非NR拮抗剂 6 ,7 二硝基喹恶啉上卫四 ( 6 ,7 dini troquinoxaline 2 ,3 dione ,DNQX)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如下 :( 1)缺血 15min导致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 ,再灌引起包括 180kD蛋白在内的多种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快速 (再灌 15min)而持续 (至少 48h)升高 ;( 2 )脑缺血 15min ,再灌 6h ,蛋白酪氨酸磷酸化达最高水平 ,180kD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为假手术对照组的 1 8倍 ;( 3)缺血前腹腔注射KT或ND ,对缺血 /再灌诱导 180kD等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升高均有拮抗作用 ,但DNQX无此作用 ;( 4)免疫沉淀和免疫印渍证明 ,180kD蛋白为NR2B ,且其蛋白表达在脑缺血 /再灌时没有变化。结果提示 ,( 1)脑缺血 /再灌诱导NR2B等蛋白酪氨酸磷酸化增加 ,激活NR通道 ,加重神经元损伤 ;( 2 )NR通道不仅可被酪氨酸磷酸化调节 ,而且NR通道和L 型VGCC都参与了脑缺血 /再灌对NR2B等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调节 。
李勇裴林张光毅
关键词:脑缺血氯胺酮酪氨酸磷酸化
应用改良额眶翼点入路处理鞍区病变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介绍改良额眶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经验。方法采用改良额眶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鞍区病变12例。结果术中显露程度分级均可达Ⅰ-Ⅱ级,CT复查未见明显的牵拉性损伤。肿瘤完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3例。结论改良额眶翼点入路使用美容切口,手术不需行复杂的骨切除,减少了脑牵拉,可很好满足鞍区病变的处理,不失为一种良好入路。
徐锋管军渠敬峰欧阳林辉周炳华李勇郭宗扬朱保平
关键词:鞍区病变神经外科手术
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预后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及使用阿托伐他汀后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并检测动态血压变化,根据动态血压变化分为杓型组、非杓型组、超杓型组及反杓型组;应用动脉硬化测定仪分析四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同时所有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对上述患者随访1年。结果:反杓型血压组及非杓型血压组的夜间SBP及DBP、24h SBP及DBP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随访1年后:反杓型组及非杓型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服用阿托伐他汀1年后,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组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较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节律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较高,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较大,危险程度较高;反杓型及非杓型血压节律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李勇王志荣
关键词:昼夜血压节律冠心病高血压预后血管内皮功能
七氟醚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的镇痛催眠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svoflurance,Sev)与氯胺酮(ketamine,KT)合用对小鼠的镇痛、催眠作用。方法120只小鼠随机分为3大组(n=40),每大组再随机分为4小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七氟醚组(Sev组)、氯胺酮组(KT组)、七氟醚和氯胺酮合用组(Sev+KT组)。通过热板法和扭体法、催眠实验观察小鼠给药后的热板痛阈值(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和扭体次数(writhing times,WT)、睡眠潜伏期和睡眠时间(sleeping time,ST)的变化。结果七氟醚与氯胺酮合用能增大HPPT,减少WT,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ST。结论七氟醚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能产生协同镇痛及催眠作用。
徐佳陈银宝王辉李勇周艳石丹萍陈小娇武骏戴体俊
关键词:麻醉镇痛七氟醚氯胺酮
脑缺血/再灌对海马磷酸酪氨酸蛋白含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和方法 :采用蒙古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BCAO)前脑缺血模型 ,研究N 甲基D 门冬氨酸 (NMDA)受体 (NR)非竞争性拮抗剂氯胺酮 (ketamine,KT)、L 型电压门控钙离于通道 (L typevoltagegatedcalciumchannel,L型VGCC)拮抗剂硝苯吡啶 (NifedipineND)及非NR拮抗剂 6 ,7 二硝基喹恶啉上卫四 (6 ,7 dinitroquinoxaline 2 ,3dioneDNQX)对沙土鼠脑缺血及缺血 /再灌海马可溶性 (S3)、突触体 (P2 )和颗粒性 (P3)部分中磷酸酪氨酸蛋白 (p tyr pr)含量变化的影响。 结果 :①缺血 15min ,三部分 (P2 ,P3,S3) p tyr pr含量均下降 ,而S3 部分 p tyr pr含量下降更明显 ;随着脑缺血再灌时间的延长 ,三部分P tyr Pr含量均逐渐升高。S3 部分恢复快 ,P2 与P3 部分相比 ,升高的速度较慢 ,但升高的幅度较大 ,且再灌后期变化不大 ;②脑缺血前腹腔注射KT或ND ,均可部分地拮抗缺血再灌引起的p tyr pr含量的升高 ,而DNQX对此无影响。 结论 :缺血 /再灌引起的p tyr pr变化与NR通道及L型VGCC有关 。
裴林李勇张光毅崔肇春朱正美
关键词:脑缺血KT海马
低频电穴位刺激治疗脑外伤失语症42例报告被引量:2
2008年
管军李勇朱保平渠敬峰朱玉环
关键词:脑损伤失语症电刺激
颅骨缺损早期修补83例治疗体会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早期修补的意义、时机及临床经验。方法对83例颅骨缺损早期三维动态钛网修补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三维动态钛网固定可靠、无浮动,外观对称美观。无头皮感染及排斥反应,无咀嚼功能受限。结论三维动态钛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应用其早期颅骨修补是可行的,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管军徐锋欧阳林辉李勇郭宗扬周炳华
关键词:颅骨缺损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危险因素,明确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其死残率。方法在9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对发病后原有损伤的基础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肺部感染、糖尿病、电解质紊乱、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分别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各组间预后:按日常生活活动(ADL)标准于发病后3月后进行评定,其中ADL1~3分为恢复良好,ADL4~5分为恢复不良、死亡。对比两组患者死亡率和恢复良好率。分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危险因素(肺部感染、糖尿病、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心衰、肾衰等)均明显影响患者预后,死残率高。
渠敬峰李勇郭宗杨徐锋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预后
肠道淤血再灌注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肠道淤血再灌注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被分成4组:单纯肠道淤血再灌注肝脏组(E组)、无肠道淤血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组)、肝脏缺血再灌注组(H组)、未处理组(S组),每组10只。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肝、肠系膜淋巴结肠道细菌移位率;镜下观察肝组织、肠黏膜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测定并计算肝组织NF-κb活化P65(P-P65)占P65的比例。结果:血清ALT、AST、TNF-α及肝组织MDA含量H组高于I组、E组高于S组(P<0.05),肝组织SOD活性则相反。肝组织NF-κb、P-P65/P65值在E组、I组和H组较S组升高(P<0.05),其中H组高于I组(P<0.05)。结论:肠道淤血再灌注是加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肠道淤血再灌注能加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肠黏膜屏障受损致肠源性细菌移位,NF-κb被活化致炎症介质TNF-α等释放增加及肝脏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应激性损伤加重有关。
张传灼李文美李勇苏展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肠道淤血缺血
苏北地区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了解苏北地区居民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为有针对性的开展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在苏北地区3个县(区)抽取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苏北地区居民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9.73%。主要获取途径是电视(51.4%)。对乙型肝炎的三条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41.2%、37.6%和23.3%。不同性别、居住地、文化层次居民乙型肝炎知识的知晓率不同(P<0.01)。农村居民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结论苏北地区居民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存在城乡和文化差异,应针对苏北地区居民设计合适的乙型肝炎健康教育方式。
陈民王辉李勇张兆勤汪敦厚徐小林王晨晨陆苏
关键词:乙型肝炎知晓率健康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