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巧云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脏
  • 2篇异丙酚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手术
  • 2篇静脉
  • 2篇芬太尼
  • 2篇丙酚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手术
  • 1篇血压
  • 1篇右颈
  • 1篇右颈内
  • 1篇右颈内静脉
  • 1篇置管
  • 1篇置管术
  • 1篇瑞芬太尼联合...
  • 1篇手术患儿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联合异丙酚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李巧云
  • 2篇张海华
  • 2篇谢平
  • 1篇游仁芳

传媒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加术终芬太尼静脉注射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加术终芬太尼静脉注射的效果。方法将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入室后均予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观察组术终予以静脉注射芬太尼,对照组术终予以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比较2组麻醉恢复、术后疼痛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0min、30min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和术后24h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加术终芬太尼静脉注射,不影响静脉全身麻醉的苏醒过程,且能明显改善仅应用瑞芬太尼出现的"疼痛窗口"现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海华李巧云
关键词:瑞芬太尼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
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窦开窗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n=4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40)。麻醉诱导前(T0)15 min,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μg·kg-1,继而以0.5μg·kg-1·h-1的速率维持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T0、诱导后即刻(T1)、诱导后20 min(T2)及术毕(T3)时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记录手术时间、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由外科医生按Fromme术野质量评分表进行术野评分(SSFQ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D组T1-T3时HR、MAP降低,OAA/S和SSFQ评分降低,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苏醒时间缩短(均P<0.05);SpO2,手术时间,呼吸抑制、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用于鼻内镜手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鼻内镜手术。
张海华李巧云谢平
关键词: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鼻内镜手术
心脏手术患儿超声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评价心脏手术患儿超声引导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40例,月龄4-24月,体质量6-15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超声引导组(U组,n=20)和体表解剖标志组(A组,n=20).U组于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A组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记录2组首次穿刺成功、首次置管成功、置管时间(穿刺开始到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时间)、试穿次数和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U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和95%,明显高于A组的75%和70%(P〈0.05);与A组比较,U组置管时间缩短、穿刺次数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超声引导可提高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心脏手术患儿.
游仁芳李巧云谢平
关键词: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心脏手术
糖尿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和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西方国家,60%-80%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以糖尿病性心脏病(DHD)的危险性最大。DHD包括心脏的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以及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等。糖尿病和高血压通常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现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生机制,病理变化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巧云
关键词: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