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斌

作品数:5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直肠
  • 5篇直肠癌
  • 5篇肠癌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2篇伊立替康
  • 2篇直肠系膜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全直肠系膜
  • 2篇全直肠系膜切...
  • 2篇转移性结直肠...
  • 2篇系膜
  • 2篇疗效
  • 2篇肠系膜
  • 1篇单抗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直肠癌切除

机构

  • 5篇江山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张斌
  • 3篇刘慧燕
  • 2篇陈臻
  • 2篇潘金木
  • 2篇洪剑波
  • 2篇徐浩雄
  • 2篇胡凌云
  • 2篇王超洋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浙江医学
  • 1篇第三届浙江中...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直肠癌切除术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02 年以来采用TME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35例。经腹腔镜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岁;开放手术组17例,男8例,女9例,平均...
王超洋洪剑波徐浩雄张斌胡凌云陈臻潘金木
关键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腹腔镜
文献传递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伊立替康单药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3例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74例)和试验组(69例)。对照组第1 d静脉滴注伊立替康250 mg.m-2,90 min。试验组第1 d静脉滴注伊立替康250 mg.m-2,90 min;第1~3 d静脉滴注顺铂25 mg.m-2,1周期均为21 d。化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试验组61例完成了2~4个周期的化疗,客观有效率(ORR)为45.9%(28/61),对照组组51例完成了2~4周期化疗,ORR为27.5%(14/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3.2个月,对照组为8.8个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46,95%CI:0.29~0.79,P<0.001)。试验组Ⅲ、Ⅳ度粒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和脱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反应。
张斌刘慧燕
关键词:伊立替康转移性结直肠癌顺铂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07年
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是目前比较公认的直肠癌根治切除术必须遵循的原则,采用TME可以使手术后局部复发率降低至5%左右。由于骨盆的解剖原因,要完整地切除全直肠系膜并非易事,在此方面腹腔镜具有开腹手术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自如地解剖,从放大的图像可以清晰地看到输尿管、骶前间隙等重要组织结构,从而可以完整地切除全直肠系膜。
王超洋洪剑波徐浩雄张斌胡凌云陈臻潘金木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疗效比较手术治疗全直肠系膜切除根治切除术局部复发率
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2
2013年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L-OHP)或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CAP)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1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L-OHP+CAP化疗组(60例)和CPT-11+CAP组(52例)。L-OHP+CAP化疗组第1 d静脉滴注L-OHP 130 mg.m-2,滴注4 h;CPT-11+CAP组第1 d静脉滴注CPT-11 180 mg.m-2,滴注90 min;2组第1~4 d口服CAP1250 mg.m-2,每日2次。21 d为1周期,每3周重复1次。结果 L-OHP+CAP组48例完成了4个周期的化疗,客观有效率(ORR)为27.1%,CPT-11+CAP组40例完成了4周期化疗,ORR为2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HP+CAP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2个月,CPT-11+CAP为7.1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28,95%CI:0.81~2.01,P=0.18)。CPT-11+CAP组Ⅲ、Ⅳ度腹泻的发生率高于L-OHP+CAP组(27.5%vs4.2%,P=0.002),CPT-11+CAP组Ⅲ、IV度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低于L-OHP+CAP组(2.5%vs 22.9%,P=0.018)。结论 CPT-11联合CAP方案与L-OHP联合CAP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疗效无明显差别,2组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
刘慧燕张斌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伊立替康
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肠癌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mCRC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CENTRAL(the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肿瘤协会(EMSO)官方网等,公开发表的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mCRC疗效间关系的研究(包括前瞻性和回顾性)。应用Stata11.0统计软件分析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mCRC疗效间的关系。结果共12项研究1622例受试者纳入分析,合并分析显示:mCRC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P=39%(95%CI:37%-44%);K-ras野生型和突变型患者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的客观有效率(CR+PR)分别为P=18%(95%CI:15%-26%)和P=9%(95%CI:2%~15%);与K-ras突变型相比,K—ras野生型患者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的客观有效率优势比OR(oddsratio)=5.10(95%CI:2.84~9.14)。结论mCRC中约有40%的患者存在K-ras基因突变,存在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对抗EGFR治疗(西妥昔单抗肿自尼单抗)反应较差。
张斌刘慧燕
关键词:转移性结直肠癌K-RAS基因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META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