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孔
- 作品数:68 被引量:28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 发热、皮疹、多发性皮肤粘膜溃疡、进行性呼吸困难——查房选录(138)
- 1993年
-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4岁,工人,住院号442205。因反复发热、咳嗽、气促伴颜面四肢皮疹3个月,于1993年4月12日入院。患者于1993年1月中旬起出现反复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5℃,咳嗽,咯少许白色粘痰,间有黄痰,轻度气促,四肢。
- 张孔容中生
- 关键词:肺纤维变性
- 雾化吸入三氧化二砷及艾叶油对哮喘豚鼠白三烯C4及Th1/Th2失衡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及艾叶油雾化吸入对哮喘豚鼠白三烯C4及Th1/Th2失衡的影响及平喘的机制.方法 采用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复制哮喘豚鼠模型,60只豚鼠随机分为As2O3雾化吸入组[B1:2.0 mg/(kg·d)、B2:4.0 mg/(kg·d)]、联合用药组[C1:2.0 mg/(kg·d)+ 0.05 ml、C2:4.0mg/(kg·d)+0.1 ml];同时设生理盐水雾化吸入组(A组)及正常对照组(D组).用药7天后,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三烯C4的变化及Th 1/Th2失衡的情况.结果 (1)LTC4:B1、B2、C1、C2与A、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1与C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B2与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与B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Th1/Th2失衡:①IFN-γ:B1、B2、C1、C2与A、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四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L-4:B1与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1与C1组、B2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FN-γ/IL-4:B1与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与C1组、B2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三烯C4的升高及Th1/Th2的失衡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发病机制,As2O3平喘的机制与降低LTC4及调节Th 1/Th2的失衡有关;艾叶油平喘的机制与降低LTC4有关,较小剂量的As2O3及艾叶油联合雾化吸入可安全有效地达到平喘的作用,二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 雷艳张孔王华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艾叶油雾化吸入白三烯C4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致肺部感染
- 2002年
- 目的 了解 AIDS的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将 1991年 2月~ 2 0 0 0年 5月收住的 AIDS肺部感染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见病例均以肺部感染为首发表现 ,且反复发生。结论 肺部感染常可作为 AIDS的首发表现 ,且反复发生 ,以此为线索警惕其高危人群及因素有助于 AIDS的诊断 ,避免误诊。
- 张孔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肺部感染
- 肺内癌性淋巴管炎的临床特征与诊断被引量:20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肺内癌性淋巴管炎(pulmonarylymphangiticcarcinomatosis,PLC)是肿瘤肺内转移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被误诊为其它肺间质病变。本研究旨在探讨PLC的临床特征,为其鉴别、评价其预后提供经验性资料。方法:将近10年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诊断明确的43例PLC与其它病因明确的肺间质病变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PLC组:原发肺癌20例,原发肺外肿瘤23例(乳腺癌9例,大肠癌8例,胃癌6例)。其影像学表现:从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条索状不均一阴影,部分条索可达胸膜并见小结节;或肺野呈毛玻璃状改变;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51.2%(22/43),胸腔积液53.5%(23/43)。肺外远处转移多见,包括淋巴结转移(锁骨上、腋窝、腹膜后等)19例(44.2%),胸膜转移15例(34.9%),骨转移9例(20.9%),肝转移6例(14.0%),心包转移3例(7.0%),脑转移3例(7.0%)。血清CEA升高53.5%(23/43)。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经气道解痉药治疗无效。病情急进性发展,31例(72.1%)2~7个月死亡。其它肺间质病变组:影像学表现为肺野内不规则的纤维条索影,未见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上述肺外表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经气道解痉药治疗有效。病情发展缓慢。结论:PLC常发生于肺癌、乳腺癌、大肠癌、胃癌等肿瘤的肺内转移。当患者出现上述肺间质病变,呼吸道症状经气道解痉药治疗无效,病情急进性发展时,应高度怀疑PLC。PLC预后差。
- 张孔黄勇
- 关键词:肿瘤
-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4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了解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相关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 :将近年来资料完整的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 4 1例作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巨细胞病毒 (CMV)、细菌、真菌感染均常见 ,多发生于术后 5个月内 ,尤其为术后首月。相关因素中 ,术前病变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乙型肝炎等 ,术后病变主要有急性与慢性排斥反应、类固醇性糖尿病、药物性肝炎等 ,常易造成低氧血症和急性I型呼吸衰竭 (1 4 / 4 1 ) ,甚至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亦可致败血症、发生感染性休克。经调整免疫抑制剂、应用免疫丙种球蛋白、经验性应用广谱抗生素结合药敏试验给予抗感染治疗 ,痊愈 35例 ,死亡 6例。结论 :对肾移植术后有肺部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加强肺部感染的防治 。
- 张孔曾辉梁国庆王华卢桂芳
- 关键词: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预后
- 张季高老中医运用桂枝茯苓丸经验介绍被引量:1
- 1991年
- 张季高老中医是是广东省阳江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世代习医,从医四十余年,治妇、儿科病经验丰富,善于把握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独具心法。今简介其运用桂枝茯苓丸治疗妇科病的经验。桂枝茯苓丸乃《金匮要略》方,由桂枝、
- 张孔张云
-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
- 韦格纳肉芽肿病肺损害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0
- 2003年
- 目的 了解韦格纳肉芽肿病 (Wegener′sgranulomatosis)肺损害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2 0年来明确诊断的 2 0例 ,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 1) 12例 ( 60 % )有肺损害 ,症状为咳嗽、脓痰、血痰、咯血、呼吸困难等 ,其中以肺部症状为首发表现者 5例。 ( 2 )肺部影像学表现为 :肺部多发性病变 ,可单侧、双侧 ,以双侧为多 ( 8/ 12 ) ;病变多样 ,可呈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影 ,并可形成厚壁或薄壁空洞 ,亦可呈渗出性斑片状改变 ,易被误诊为肺脓肿 (本组 4例 )、肺结核 (本组 3例 )、肺炎 (本组 5例 )等。经治疗后 ,病灶可明显吸收或消失。 ( 3 )明确病理诊断的患者中 ,多部位、多次活检10例 ,肺多次活检 4例。结论 韦格纳肉芽肿病常见肺损害 ,肺影像学表现为多发、多形态病灶 ,易被误诊为肺脓肿、肺结核、肺炎、肺癌等 ,应注意鉴别。多部位。
- 张孔曾辉梁国庆王华
- 关键词:韦格纳肉芽肿病肺损害并发症
-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分析不同分型和年龄组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 )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 ,比较常用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探讨分型分级对治疗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对 1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13年两间医院收治的 43例LCH分型分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最小 6个月 ,最大 65岁 ,男女比例 2 3∶1。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骨损害、突眼、尿崩、耳溢脓等 ,不同分型组在器官受累范围和程度指标上有明显不同 ,≤ 2岁组在受累器官数、功能受损例数、疗效和死亡构成比指标上和其它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按分型分级给予不同方案化疗 3 1例 ,2 5例有效 ( 81% )。结论 :LCH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成人表现不典型 ,容易误诊。诊断依靠病理活检。提高诊断率的关键在于加深对LCH特点的认识和多部位多例次的活检。国际组织细胞学会LCH分型分级对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
- 陈艳波刘华王华张孔
- 关键词: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组织细胞学并发症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45例受试者分为支气管哮喘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支气管哮喘组患者未控制、部分控制后1周、控制后1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及各项主要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预计值的比值、用力肺活量(FVC)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与FVC的比值、呼气峰流量(PEF)与预计值的比值],以及未控制阶段的FEV1下降20%的吸入药物累积浓度(PC20-FEV1),测定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分析哮喘患者与健康人血清IL-35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哮喘控制水平、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组未控制、部分控制以及控制阶段血清IL-35浓度(pg/mL)分别为141±45、260±84、366±94,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浓度(pg/mL)为396±120,支气管哮喘组未控制、部分控制阶段血清IL-35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小于0.001),支气管哮喘组控制阶段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血清IL-35水平在未控制阶段低于部分控制阶段(95%置信区间为-163.10~-73.65,P<0.001),部分控制阶段低于控制阶段(95%置信区间为-151.41~-61.97,P<0.001)。哮喘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哮喘控制水平呈正相关,与PC20-FEV1无相关性。【结论】健康人与哮喘患者血清中均存在IL-35表达,血清IL-35水平可能可以作为哮喘控制水平评估的免疫学参考指标。
- 张耀源张孔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 肾移植后继发卡波肉瘤一例
- 2002年
- 男,46岁,因慢性肾小理肾炎、尿毒症于2001年4月行肾移植术。术后两个半月,头皮、耳垂、躯干、四肢、脂、趾、足底等处出现多个约黄豆大小,高出皮肤表面的环形小结节,表面光滑、颜色初呈现红色,渐变紫红色。术后4个月因急性排斥反应,入院抗排斥治疗,此期间出现巨细胞病毒(CMV)肺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败血症。多次查血常规:WBC 1.5~2.6×109/L,其中淋巴细胞分类为0.07~0.13。CD4 36.8%,CD846.2%。X线胸片见双肺散在斑片状阴影。皮肤病变已渐增大。
- 张孔曾辉
- 关键词:肾移植继发性急性排斥反应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