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元志

作品数:22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荧光
  • 9篇光学
  • 8篇皮肤
  • 8篇光谱
  • 7篇医用光学
  • 7篇糖基化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5篇荧光光谱
  • 5篇生物组织
  • 5篇无创检测
  • 4篇糖基化终末产...
  • 4篇终末产物
  • 4篇晚期糖基化终...
  • 3篇动脉
  • 3篇散射
  • 3篇散射光
  • 3篇糖基化终产物
  • 3篇偏振
  • 3篇偏振光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合...
  • 8篇皖江新兴产业...
  • 6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安徽易康达光...

作者

  • 22篇张元志
  • 20篇王贻坤
  • 13篇刘勇
  • 11篇朱灵
  • 10篇张洋
  • 6篇王安
  • 6篇邓国庆
  • 4篇方朝晖
  • 4篇叶山东
  • 4篇刘勇
  • 3篇李飞
  • 3篇董美丽
  • 3篇叶成松
  • 3篇张龙
  • 1篇王长江
  • 1篇章秋
  • 1篇郑浩然
  • 1篇汪姗
  • 1篇刘勇
  • 1篇许超

传媒

  • 3篇中国激光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2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STM32微处理器,设计了一种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系统,通过微型光谱仪获得有色产物的吸收光谱信息,间接得到人体皮肤胆固醇相对含量。本系统设计了一款高精度可调LED恒流源,LED光强的波动范围控制在±1%以内。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试剂用量少、不需要确切的检测试剂体积的液体限位装置,实现被测液体浓度的准确测量。通过检测梯度浓度CuSO_4溶液,验证了系统应用于不同浓度溶液定量检测的准确性。采用本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和对照人群的皮肤胆固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初步验证系统可用于人体皮肤胆固醇的检测。
许超许超方朝晖董美丽张元志王贻坤王贻坤王玲朱灵
关键词:吸收光谱嵌入式系统微型光谱仪恒流源
皮肤胆固醇无创光谱检测模拟和在体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皮肤胆固醇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风险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为实现皮肤胆固醇的无创、快速检测,设计了一套基于漫反射光谱技术的检测系统。采用毛地黄皂苷一辣根过氧化物酶共聚物溶液模拟梯度浓度皮肤胆固醇。通过检测该共聚物溶液和受试者在体皮肤胆固醇,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440~550 nm特征波段内,由相对漫反射率引人的参数S值与共聚物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2,P〈0.01);控制年龄、性别等因素后,受试者在体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结果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7(P〈0.01)和0.778(P〈0.01)。漫反射光谱技术为皮肤胆固醇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无创、便捷的方法。在体皮肤胆固醇的无创检测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早期发现。
候华毅方朝晖张元志董美丽朱灵王贻坤叶兴顺桑瑶烁刘勇
关键词:医用光学无创检测动脉粥样硬化
皮肤AGEs检测和血清AGEs测定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血清AGEs的相关性,评估皮肤AGEs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4例(糖尿病组),分别使用皮肤荧光光谱法检测皮肤AGEs和ELISA法测定血清AGEs,正常对照组33例,为同期体检健康人群。结果糖尿病组皮肤AGEs和血清AGE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AGEs与血清AGEs呈显著正相关(r=0.939,P<0.01)。结论皮肤荧光光谱法测定皮肤AGEs可反映人体体内AGEs水平。
叶成松叶山东王贻坤张元志侯华毅汪姗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基于组织血氧宽场成像的血氧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人体皮肤组织光学与生理参数提取方法,通过对人体皮肤组织采集宽场成像,通过朗伯比尔定律的最小二乘法结合最小误差准则计算生理参数,提高了反演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性。检测人员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和健康建议反馈,对疾病进行早...
王贻坤张元志康旭张洋邓国庆刘勇
基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糖尿病无创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在人体皮肤组织中的浓度与高血糖水平密切相关,且具有自发荧光特性。使用自行研制的光学无创检测装置对人体皮肤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进行测量,建立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型对检测对象患有糖尿病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利用检测装置获取荧光光谱后对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前4个主成分作为光谱的特征,建立一个具有4个输入层节点、6个隐层节点、1个输出节点的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型。选取在安徽省立医院测量的487例对象数据训练该模型,以70%数据作为训练集,15%数据作为验证集,15%数据作为测试集。模型可给出测试对象罹患糖尿病的风险,或直接给出是否糖尿病的判断。结果显示该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的线下面积为0.81,标准误差为0.02;以模型输出0.5为分类界限时的敏感性为72.4%,特异性为77.6%,整体准确率为74.9%。本研究首次提出使用皮肤组织自体荧光结合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模型对糖尿病进行无创风险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筛查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空腹静脉血浆血糖值法和糖化血红蛋白法。
李飞王贻坤朱灵张元志计敏张龙刘勇王安
关键词:医用光学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光谱糖尿病
一种穆勒矩阵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一种穆勒矩阵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属于偏振探测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快速且完整的测量样品的穆勒矩阵问题,通过光源竖直向上发射调制光,第一垂直线偏振片用于将入射的调制光转换为线偏振光;第一相位延迟片、第二相位延迟片调制线偏振光的...
张元志王贻坤 王全福张洋邓国庆刘勇
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正常糖调节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正常糖调节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2019年1—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者资料, 选取40~79岁正常糖调节体检者902例, 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对照组530例, IMT增厚组150例, 斑块组222例。分别收集体检者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AGEs等信息。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AGEs与变量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GEs预测正常糖调节人群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能。结果对照组、IMT增厚组、斑块组三组间性别、年龄、SBP、DBP、TC、LDL-C、FPG、HbA1c、AGE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斑块组年龄、SBP、AGEs均高于IMT增厚组[55(50, 60)比53(49, 56)岁;132(122, 141)比126(115, 142)mmHg(1 mmHg=0.133 kPa);74(67, 81)比72(67, 78)AU](均P<0.001);IMT增厚组年龄、LDL-C、HbA1c、AGEs均高于对照组[53(49, 56)比48(45, 52)岁;(2.8±0.7)比(2.7±0.7)mmol/L;5.4%(5.2%, 5.6%)比5.4%(5.1%, 5.6%);72(67, 78)比70(66, 76)AU](均P<0.05)。年龄(OR=1.179, 95%CI:1.107~1.255)、SBP(OR=1.045, 95%CI:1.013~1.077)、LDL-C(OR=2.028, 95%CI:1.036~3.969)、AGEs(OR=1.049, 95%CI:1.000~1.100)是正常糖调节人群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AGEs与年龄、HbA1c、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呈正相关(r=0.407、0.092、0.172)(均P<0.01)。皮肤AGEs预测正常糖调节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0(95%CI:0.601~0.698), 最佳截断值是70.5, 灵敏度为65.8%, 特异度为56.9%。结论正常糖调节人群皮肤AGEs水平与AS的�
龚一昕洪海鸥姚蓓张元志张洋刘心记郑浩然王贻坤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基于组织血氧宽场成像的血氧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人体皮肤组织光学与生理参数提取方法,通过对人体皮肤组织采集宽场成像,通过朗伯比尔定律的最小二乘法结合最小误差准则计算生理参数,提高了反演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性。检测人员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和健康建议反馈,对疾病进行早...
王贻坤张元志康旭张洋邓国庆刘勇
文献传递
组织固有荧光光谱复原算法及其在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设计不同光学参数的组织仿体,研究吸收、散射对组织荧光光谱及组织漫反射光谱的影响规律,优化经验复原算法,以校正吸收、散射的影响,获得组织的固有荧光光谱。结果显示:使用优化的经验复原算法(经验参数kx和km分别为0.9和-0.8)能够有效降低吸收、散射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且荧光强度与荧光成分的浓度线性相关。在基于皮肤组织荧光光谱法筛查糖尿病的应用研究中应用上述光谱复原算法,结果显示:与原始荧光光谱相比,采用复原后的固有荧光光谱进行糖尿病筛查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覆盖面积由0.54增加至0.81,在特异性同为70.6%时,敏感性由38.6%增至77.6%。采用组织仿体优化生物组织固有荧光光谱经验复原算法能有效提高荧光光谱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洋倪敬书张元志张元志方朝晖王贻坤
关键词:医用光学
一种空间频域成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频域成像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在避光环境下向待测组织投射相互正交的两个正弦条纹结构光,相机采集经过待测组织表面反射的图像;对图像的光强信息解调得到待测组织的直流分量和在各方向上的交流分量;计算待测组织...
张元志王贻坤张洋刘勇李忠胜钟卫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