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贻坤

作品数:49 被引量:13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7篇理学
  • 5篇电子电信
  • 4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糖基化
  • 13篇荧光
  • 12篇糖基化终末产...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12篇皮肤
  • 12篇终末产物
  • 12篇晚期糖基化终...
  • 11篇光谱
  • 11篇光学
  • 7篇无创检测
  • 6篇氧饱和度
  • 6篇医用光学
  • 6篇荧光光谱
  • 5篇动脉
  • 5篇生物组织
  • 4篇蛋白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血红
  • 4篇血红蛋白

机构

  • 37篇中国科学院合...
  • 16篇皖江新兴产业...
  • 13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技术...
  • 6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安徽易康达光...
  • 3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大学首钢...
  • 2篇中国高血压联...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滁州市中西医...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加拿大温泥伯...

作者

  • 49篇王贻坤
  • 20篇张元志
  • 20篇朱灵
  • 20篇刘勇
  • 12篇张洋
  • 11篇王安
  • 8篇张龙
  • 8篇刘勇
  • 7篇邓国庆
  • 6篇叶山东
  • 5篇叶成松
  • 4篇方朝晖
  • 4篇董美丽
  • 3篇李飞
  • 3篇计敏
  • 2篇东黎光
  • 2篇张健
  • 2篇高莹
  • 2篇黄有媛
  • 2篇刘薇

传媒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中国激光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光学技术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安徽化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4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光学测量辅件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测量辅件及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光学和医疗卫生领域,光学测量辅件包含光学测量辅件液和光学测量辅件载体两部分:光学测量辅件液是由用于特异性标记的荧光剂、用于消毒杀菌作用的消毒剂、用于提高光学清透作用的清透剂...
刘勇王贻坤倪敬书王全福王霞张元志张洋朱守明
皮肤自发荧光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背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多用超声评价,但超声检查对设备、人员、经费要求较高。皮肤自发荧光(SAF)能够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等,操作简便、迅速、无创,因此探讨SA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对于颈动脉病变的预测有一定意义。目的探讨在我国社区人群中SA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9-12月对北京某社区年龄>40岁的6055例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对所有受访者进行SAF检测、临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测及颈动脉B超检查。根据B超结果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因变量,以标准化性别、年龄、BMI、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传统心脑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及SAF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AF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6055例调查对象B超提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2953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310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SAF测量值为77.2(70.8,85.1)AU,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SAF测量值73.4(68.0,80.1)AU(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F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因素〔OR=1.006,95%CI(1.000,1.012),P=0.043〕。以SAF值的第25、50、75百分位值69.2、75.1、82.4 AU为界,分为SAF低、中、高、明显升高4组,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200倍〔OR=1.200,95%CI(1.012,1.423),P=0.036〕。亚组分析显示,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年龄<60岁人群中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751倍〔OR=1.751,95%CI(1.270,2.415),P=0.001〕;吸烟人群中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903倍〔OR=1.903,95%CI(1.297,2.792),P=0.001�
刘林张健刘薇黄有媛贾佳王淑玉张洋王贻坤东黎光王安平司莫奎高莹张俊清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糖尿病年龄增长
一种实现PCR的微流控芯片及实时PCR的病毒快速检测装置
一种实现PCR的微流控芯片由集成了微阀的PDMS材料键合封接而成,包括上层的气体控制通道、中间层的PDMS薄膜和下层的微流体通道;实时PCR的病毒快速检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温度控制单元、信号探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及控制单元...
朱灵刘勇张龙张弓王贻坤李志刚
一种不受头皮血流干扰的脑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受头皮血流干扰的脑血氧饱和度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传感器和主机,传感器与主机通过线缆连接。传感器与头部前额皮肤紧贴,传感器上设置了第一光源、第一检测器、第二光源和第二检测器,且光源与各个检测器之间依...
王贻坤黄尧王全福董美丽花昌义张元志王霞倪敬书
文献传递
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18年
利用STM32微处理器,设计了一种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系统,通过微型光谱仪获得有色产物的吸收光谱信息,间接得到人体皮肤胆固醇相对含量。本系统设计了一款高精度可调LED恒流源,LED光强的波动范围控制在±1%以内。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试剂用量少、不需要确切的检测试剂体积的液体限位装置,实现被测液体浓度的准确测量。通过检测梯度浓度CuSO_4溶液,验证了系统应用于不同浓度溶液定量检测的准确性。采用本系统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和对照人群的皮肤胆固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初步验证系统可用于人体皮肤胆固醇的检测。
许超许超方朝晖董美丽张元志王贻坤王贻坤王玲朱灵
关键词:吸收光谱嵌入式系统微型光谱仪恒流源
皮肤胆固醇无创光谱检测模拟和在体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皮肤胆固醇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风险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为实现皮肤胆固醇的无创、快速检测,设计了一套基于漫反射光谱技术的检测系统。采用毛地黄皂苷一辣根过氧化物酶共聚物溶液模拟梯度浓度皮肤胆固醇。通过检测该共聚物溶液和受试者在体皮肤胆固醇,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440~550 nm特征波段内,由相对漫反射率引人的参数S值与共聚物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2,P〈0.01);控制年龄、性别等因素后,受试者在体皮肤胆固醇无创检测结果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7(P〈0.01)和0.778(P〈0.01)。漫反射光谱技术为皮肤胆固醇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无创、便捷的方法。在体皮肤胆固醇的无创检测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早期发现。
候华毅方朝晖张元志董美丽朱灵王贻坤叶兴顺桑瑶烁刘勇
关键词:医用光学无创检测动脉粥样硬化
皮肤AGEs检测和血清AGEs测定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血清AGEs的相关性,评估皮肤AGEs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4例(糖尿病组),分别使用皮肤荧光光谱法检测皮肤AGEs和ELISA法测定血清AGEs,正常对照组33例,为同期体检健康人群。结果糖尿病组皮肤AGEs和血清AGE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AGEs与血清AGEs呈显著正相关(r=0.939,P<0.01)。结论皮肤荧光光谱法测定皮肤AGEs可反映人体体内AGEs水平。
叶成松叶山东王贻坤张元志侯华毅汪姗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基于组织血氧宽场成像的血氧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人体皮肤组织光学与生理参数提取方法,通过对人体皮肤组织采集宽场成像,通过朗伯比尔定律的最小二乘法结合最小误差准则计算生理参数,提高了反演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性。检测人员进行血氧饱和度检测和健康建议反馈,对疾病进行早...
王贻坤张元志康旭张洋邓国庆刘勇
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自体荧光光谱特性被引量:5
2011年
在分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标准品三维荧光光谱和皮肤中AGEs自体荧光光谱的基础上,确定了皮肤中AGEs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70 nm。使用自行设计的皮肤荧光光谱检测装置对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418,450,470 nm处存在3个峰值结构。对光谱归一化处理后发现,450 nm和470 nm处荧光与皮肤中AGEs含量密切相关。因此,使用370 nm激发的皮肤自体荧光可以定量分析AGEs浓度,并可用于AGEs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
张龙朱灵王贻坤夏营威刘勇王安
关键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荧光光谱组织光学无创检测
GC-TEA同时测定化妆品中的5种挥发性亚硝胺被引量:8
2016年
建立了化妆品中5种挥发性亚硝胺的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联用(GC-TEA)同时分析测定方法。利用丙酮在超声条件下将5种挥发性亚硝胺从水溶性或脂溶性化妆品样品中萃取出来,经过高速冷冻离心后,用二氯甲烷分三次萃取提取上清液,收集上清液于底部加入无水硫酸钠试管中,水相在氮吹仪上浓缩后添加内标N-亚硝基二丙胺,再经微孔滤膜过滤到棕色色谱瓶进样检测。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化妆品中的5种挥发性亚硝胺,方法定量限为13.5~27μg/kg,回收率为86.2%~95.4%,精密度为2.0%~6.5%。本方法杂质峰少,准确度、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能够满足化妆品中5种挥发性亚硝胺的测定要求。
邢昆明刘华王贻坤朱灵刘勇王安计敏
关键词:化妆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