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
-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一座倒塌的纪念碑——浅评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的爱米丽
- 2010年
-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女主人公爱米丽怪异、暴戾的行为与当时美国南方文化传统、历史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南方传统的象征,爱米丽身上背负着南方人往昔荣耀的深深眷恋,因此她无法挣脱旧南方道德规范体制的约束和制约,而她的人生悲剧也正是在这一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被众人一步一步地塑造而成的。文章旨在从分析各个人物的性格出发,立足当时大的社会背景,通过主人公和各个人物矛盾冲突之来揭示出爱米丽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
- 曹慧慧周梅
- 关键词:《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爱米丽人生悲剧
- 理智与情感--福斯特小说中'妻子'形象解析
-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一生创作了六部小说,其中五部小说中都描述了一位或多位妻子的形象,如《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中的莉莉娅,《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露西,《最长的旅程》中的艾格尼丝,《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
- 周梅
- 关键词:福斯特情感理智妻子
- 汉英科技句子翻译中的逻辑分析
- 2016年
- 科技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知识产量的不断壮大,使得当今社会对于科技翻译的需求不断增加。科学翻译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人类文化的演变,发展和繁荣也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本文从汉英语言的不同特征出发,立足于科技翻译中的汉语句子,通过对其进行逻辑分析,从而得到更加符合译文读者语言习惯的译文。文章主要针对汉英科技句子翻译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三类逻辑关系,即因果关系,时间关系和主次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说明逻辑分析在汉英科技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 周梅
- 关键词:逻辑分析因果关系
-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的多元性——浅析《登鹳雀楼》的四种译本
- 2010年
-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接受与读者的阅读息息相关,十分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同样也为文学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章正是从接受理论的文本意义的未定性,读者中心地位以及审美距离入手,并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四种译文为例分析了文学翻译呈现出多元化以及多样性的原因。正是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模糊性,才使得不同的译者产生出不同的译文。
- 曹慧慧周梅
-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登鹳雀楼》
-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美学标准
- 2016年
- 科学翻译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人类文化的演变,发展和繁荣也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长期以来,人们对科技翻译是否属于“具有审美活动性质的翻译”,抱着怀疑态度。本文从翻译审美的三要素,即所谓的ABC准则出发,通过例证,一方面肯定科技翻译是一项具有审美性质的活动,另一方面证实“任何题材的语际转换都必然处在特定的翻译审美创造过程中”,从而为科技英语翻译者提供一个更高更有挑战的努力方向。
- 周梅
-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翻译审美
- 《船长与仇敌》:格雷厄姆·格林历险小说中民族身份的反思与重构
- 2024年
- 格林在其最后一部历险主题小说《船长与仇敌》中讲述了在二战后英帝国的衰落和冷战期间世界政治风云变幻背景下,一对父子通过各自不同的历险体验审视在新老帝国交替之时英国曾经的帝国统治,揭露和批判以美国为首的新帝国主义殖民行径,以唤起人们的民族良知和民族历史意识。格林在小说中不仅描述了战后的英国人在外部大的地理空间和内在小的居住地空间中遭遇的自我表征危机。小说中人物在离家和归家的主题间徘徊,最终选择自我放逐,试图从远离家园的孤立和丧失联系中体验一种充满活力的新知觉状态,重构个体和民族尊严、重建精神家园并重塑身份认同。
- 周梅
- 关键词:格雷厄姆·格林历险小说民族身份
- 生命的旅程——福斯特小说标题的内在涵义分析
- 2010年
- 本文从福斯特五部小说的标题出发.分析福斯特所要传达的“生命旅程”的主题。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一些背景知识;主体部分从英国人的意大利之旅,主人公的心灵成长之旅,城市人的乡村之旅,以及英国人的印度之旅来叙述福斯特毕生所体验的生命旅程:结语部分对全文作进一步概括与总结。
- 周梅曹慧慧
- 关键词:福斯特小说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