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有限元
  • 3篇肌肉
  • 3篇唇裂
  • 2篇生物力学
  • 2篇解剖学
  • 2篇肌肉系统
  • 1篇咽后
  • 1篇咽后壁
  • 1篇咽后壁瓣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有限元研究
  • 1篇生物力学分析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模式
  • 1篇组态
  • 1篇腭裂
  • 1篇腭裂患者
  • 1篇面部
  • 1篇面部肌肉
  • 1篇解剖学结构

机构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4篇麻恒源
  • 2篇尹宁北
  • 2篇王永前
  • 2篇宋涛
  • 1篇屈文静
  • 1篇孙敏
  • 1篇姜婵媛
  • 1篇陈波
  • 1篇李海东
  • 1篇吴镝
  • 1篇吴佳君

传媒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唇裂唇鼻肌肉系统三维解剖学研究与唇裂功能性修复的有限元生物力学模拟
关于正常人口轮匝肌的大体解剖、精细解剖等研究已有许多相关研究报道。口轮匝肌及周围相关肌肉在正常人唇鼻部形态中的作用逐渐明确。但是由于缺乏标本、标本不易观察等客观原因,对唇裂口轮匝肌和周围相关肌肉的解剖结构的研究仍然存在很...
麻恒源
关键词:唇裂解剖学结构生物力学有限元模拟
文献传递
唇裂唇鼻肌肉系统三维解剖学研究与唇裂功能性修复的有限元生物力学模似
研究背景关于正常人口轮匝肌的大体解剖、精细解剖等研究已有许多相关研究报道。口轮匝肌及周围相关肌肉在正常人唇鼻部形态中的作用逐渐明确。但是由于缺乏标本、标本不易观察等客观原因,对唇裂口轮匝肌和周围相关肌肉的解剖结构的研究仍...
麻恒源
关键词:MICRO-CT
文献传递
大龄腭裂患者两种手术模式的临床评估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腭裂患者的手术治疗模式,以提高大龄腭裂患者术后的腭咽闭合率和语音清晰度。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52例大龄腭裂患者按年龄不同分为A组(8~16岁,n=18)和B组(16岁以上,n=34),A组进行改良兰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B组进行改良兰氏法同期咽后壁瓣咽成形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18个月,观察创口愈合情况、语音清晰度、高低鼻音、鼻漏气及鼻咽纤维内镜检查情况。结果语音评估显示,A组和B组患者高鼻音和鼻漏气程度均显著下降,语音清晰度提高;32例患者术后腭咽闭合完全,余20例患者术后虽仍有腭咽闭合不全,但在鼻咽纤维镜下腭咽闭合率达80%以上。结论针对不同年龄的腭裂患者制定个体化手术方式,可显著提高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率和语音清晰度。
屈文静王永前李海东宋涛吴镝麻恒源姜婵媛孙敏尹宁北
关键词:腭裂手术模式咽后壁瓣
唇鼻部肌肉组态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及临床验证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 研究唇鼻部肌肉解剖、生物力学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唇裂的完美修复奠定基础.方法 对8例自然流产胎儿的唇鼻标本进行微型CT扫描,图片使用Mimics软件处理,获得了口轮匝肌和鼻肌的三维模型.结合局部解剖、组织切片制作了唇鼻肌肉三维组态模型,并与组织切片进行对比检验.进行唇鼻部相关肌肉生物力学与体表形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并在263例隐性唇裂手术中应用验证.结果 唇鼻部肌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共同构成唇鼻肌肉复合体.各组张力线彼此交叉作用,构成唇鼻肌肉张力体系.据此设计了新的唇裂修复术式——唇鼻肌肉三维定向重建术,并在隐性唇裂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唇鼻肌肉在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物力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构成了唇鼻肌肉复合体及其肌肉张力体系.唇裂修复应在恢复这一体系的基础上取得更加完善的效果.
尹宁北吴佳君陈波王永前宋涛麻恒源
关键词:唇裂面部肌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