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红
- 作品数:1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方面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2年02月-2014年02月我院收治的5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及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6例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设为观察组,将56例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比分析其双侧椎动脉的走行、各椎间段椎动脉的内径、椎动脉的管腔内有无粥样斑块及相关血流动力学的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受试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椎动脉管腔的内径较小、血流的速度较慢、阻力指数较高、血流量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进行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其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高,血流量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受试者相比,观察组中10例被确诊发生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患者其椎动脉起始部管腔的内径较小,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较慢,血流量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发生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DSA检查与超声检查时测得的椎动脉狭窄处内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受试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椎动脉走行迂曲的发生率较高,椎动脉管腔的内径较小、血流速度较快、其迂曲部在下一椎间的血流量较少,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可正确评估其血流动力学的指标、椎动脉的走行及血流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周丽珠商鸿魏小红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起搏器治疗中选择不同部位电极起搏对心肌运动协调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起搏器治疗中选择不同部位电极起搏对心肌运动协调性的影响.方法:对接受起搏器治疗的48例患者,其中右室流出道起搏(RVOTP)28例,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20例,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对接受起搏器置入的患者,采集左室八个节段的心肌运动情况,测得各段心肌收缩运动达峰时间、心肌收缩时间和舒张期快速充盈达峰时间.从而了解不同部位电极起搏,对心肌运动协调性的影响.结果:RVOTP组与RVAP组患者比较,起搏器置入前收缩运动协调性的达峰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置入3~6mo后,RVOTP组协调性明显提高(P<0.01),而RVAP组协调性有所降低(P<0.01);置入后RVOTP组协调性明显高于RVAP组(P<0.01).代表舒张运动协调性的Q-E时间:置入3~6mo后,RVAP组舒张协调性明显低于RVOTP组(P<0.01).并且RVAP组置入后协调性有所降低(P<0.01).结论:使用螺旋电极选择理想部位起搏有利于心肌收缩运动的协调性.
- 问肃生商鸿雷晓亭洪志斌魏小红
- 关键词:起搏器置入不同部位起搏
- 彩超诊断室间隔肿瘤1例
- 2005年
- 魏小红商鸿
- 关键词:彩超诊断病例报告血流速度
- 频谱多普勒联合Apgar评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床旁频谱多普勒技术联合Apgar评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将411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及168例HIE组新生儿分为3个组(因小于28周胎龄出生的患儿例数少,暂不纳入研究范围),分别为大于38周胎龄出生,35~38周胎龄出生,28~35周胎龄出生,测量胼缘动脉、大脑中动脉的频谱多普勒参数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流速(Vmin)、阻力指数(RI)及Apgar评分。结果大于38周胎龄出生、35~38周胎龄出生、28~35周胎龄出生的正常对照组与HIE组对比,Vmin及RI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出生时间的增加,正常对照组与HIE组RI均呈降低趋势,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ga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频谱多普勒及Apgar评分均对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有应用价值,二者联合,可提高HIE早期诊断。
- 魏小红商鸿周丽珠杨晓燕张建伟张学范
- 关键词:APGAR评分大脑中动脉
- Tei index值与心功能不全程度之间的关系
- 用Doppler法测得一种指标,即从房室瓣血流及心室射血血流频谱中,求得Tei index值(Tei值=[等容收缩期(ICT)+等容舒张期(IRT)]/心室射血时间(ET))。并与临床心功能程度做对比,来讨论该指标的意义...
- 商鸿问肃生魏小红
- 文献传递
- 抬腿试验鉴别二尖瓣口频谱假性正常
- 2009年
- 目的探讨抬腿试验是否可鉴别二尖瓣口频谱假性正常。方法平静时及抬腿时,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均正常的对照组46例,年龄(43±12.9)岁,和可能为似性正常的异常组34例,年龄(49±9)岁,其中心肌梗死8例,余均为有临床症状并心电图有ST—T改变,超声心动图大部分有室壁运动异常。比较两组在抬腿前及抬腿时E峰和A峰峰值流速,E/A,E峰减速时间(EDCT),A峰减速时间(ADCT),心率(HR)及等容舒张期(IVRT)的变化。结果平静时,两组间E峰和A峰,E/A,EDCT,ADCT,HR及IVRT均差异无显著性。假性正常组的IVRT略高于正常组(84.14±29.19)比(74.43±19.09),P〉0.05。抬腿时,两组A峰及正常组E峰均增高,而异常组E峰略有所下降,而A峰增高幅度假性正常化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E/A出现显著差别,P〈0.01;EDCT,ADCT,IVRT及HR,P〉0.05,变化幅度相近。结论抬腿试验可以使二尖瓣口似性正常频谱变为异常,可用于二者的鉴别。
- 魏小红商鸿周朝晖
- 关键词:左心室舒张功能
- 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病人与正常健康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对比研究,了解糖尿病对下肢动脉的影响。方法:利用GE-VIVID7彩超仪分别对30例正常健康人及28例糖尿病病人的下肢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血管内径(D),内-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以及有无斑块形成及内-中膜光滑程度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正常健康人的下肢动脉血管内径、最大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与糖尿病病人相比,差异大部分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内-中膜厚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超声检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能作为临床判断糖尿病病情发展的一个客观指标。
- 魏小红商鸿袁亚伟
- 关键词:正常健康人糖尿病下肢动脉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TRPC1水平检测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血清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C)1水平检测对心力衰竭(心衰)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心衰患者作为心衰组和同期体检的7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RT-3DE检测并分析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16节段达到最小收缩容积时间的标准差标准化值(Tmsv16-SD%)、最大时间差标准化值(Tmsv16-Di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RPC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TRPC1水平和LVEF、LVEDV、LVESV、Tmsv16-SD%、Tmsv16-Dif%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RPC1、Tmsv16-SD%、Tmsv16-Dif%及三者联合对心力衰竭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Ⅱ级、Ⅲ级和Ⅳ级患者血清TRPC1水平和LVEDV、LVESV、Tmsv16-SD%与Tmsv16-Dif%水平均明显升高而LVEF水平明显降低,且心功能级别越高上述指标变化越明显(P<0.05)。心衰患者血清TRPC1水平与LVEDV、LVESV、Tmsv16-SD%和Tmsv16-Dif%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P<0.05)。血清TRPC1、Tmsv16-SD%、Tmsv16-Dif%联合诊断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血清TRPC1、Tmsv16-SD%、Tmsv16-Dif%单独诊断结果。结论心衰患者血清TRPC1水平与LVEF、LVEDV、LVESV、Tmsv16-SD%、Tmsv16-Dif%相关,RT-3DE联合血清TRPC1水平检测对心衰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雷萍吴静赵成魏小红杨晓燕
- 关键词:心力衰竭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 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图观察起搏器治疗中不同起搏点对心肌运动协调性影响的研究
- 问肃生商鸿雷晓亭洪志斌魏小红张远征王基周朝晖董雪萍周丽珠吴静刘洋
- 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起博器治疗中选择不同部位电极起博对心肌运动协调性的影响。利用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对接受右室流出道起博和右室心尖起博的患者进行室壁运动分析,测得各段心肌收缩运动达峰时间、心肌收缩时间和舒张期快速充盈达峰时...
- 关键词:
- 关键词:起搏器治疗心肌运动
- 婴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01年
- 商鸿问肃生魏小红
- 关键词:婴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罕见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