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性砷中毒的干预实验及其效应分析被引量:5
- 2001年
- 为探讨防治地方性砷中毒的方法及效果 ,在新疆奎屯病区对干预实验前后不同时间的高砷井水、患者病情和居民患病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干预实验 15年来 77%病区饮用水已符合卫生要求 ,环境已无砷污染 ,砷中毒患者90 %以上病情有了好转 ,再无新发病例。
- 王国荃郑玉健刘开泰姚华杨磊楼屹胡宇魏丽张跃新张建文
-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干预实验流行病学
- 干预实验15年后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心电图改变分析被引量:5
- 2002年
- 为了解停止接触砷后砷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心脏组织的长期影响 ,选择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尚未康复的慢性砷中毒患者 6 2例 ,同时以当地无饮用高砷水史、亦无砷中毒皮肤特征性病变的居民 80人为对照组 ,详细询问受检者的心血管病史并做心电图检查 ,结果显示慢性砷中毒组与对照组在心电图的异常改变率和各项心电图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别 (P>0 .0 5 ) ;年龄的增长和性别的差异对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和心电图参数无直接影响 ,但慢性砷中毒组的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心肌缺血和陈旧性心肌梗塞等异常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 .0 5 ) 。
- 张跃新李春山杨进疆姚华王国荃魏丽吴顺华康玲刘开泰
-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心电图改变远期影响
- 新疆奎屯地区地方性砷中毒致癌致突变远期作用的干预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探讨防治新疆奎屯地方性砷中毒干预实验前后患者砷中毒病情与癌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皮肤癌变、内脏癌变、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作为评价指标 ,对奎屯砷中毒地区改水防病干预 15年后进行致癌、致突变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结果 :干预实验 15年来 ,77%的病区饮用水已符合卫生学要求 ,90 %以上砷中毒患者病情有了好转 ,无新发病例 ,但原有的中度和重度砷中毒患者中仍有癌症发生 ,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也明显高于对照人群。 结论 :砷致癌、致突变的远期效应是明显的。
- 王国荃郑玉建姚华胡宇魏丽康玲张建文
- 关键词:地方性砷中毒干预实验远期作用
- 维生素A与骨质疏松症
- <正>在北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很高,那里的人们饮食摄入维生素A的量也很高。维生素A是普遍运用的维生素。食物中维生素A进入人体后,在小肠中与胆盐和脂肪的消化物一起被乳化,由肠粘膜吸收,另一部分储存在细胞的类脂滴和高尔...
- 窦清惠魏丽
- 关键词:维生素A骨质疏松症
- 文献传递
- 奎屯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长期干预后慢性砷中毒患者的转归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通过慢性砷中毒病区 15年的长期改水干预后 ,对病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慢性砷中毒患者的转归分析。方法 选择干预前井水砷含量为 0 .6mg/ L 和 0 .5 8mg/ L两地区居民进行随访 ,并进行染色体畸变、微核检查 ,同时以水砷含量 0 .0 3 mg/ L地区居民为对照组。结果 经过长期改水干预后两病区患者中改水 2年仍未愈病例总的好转率为 73 .4% ,轻度患者治愈率达 76.4% ,掌跖角化好转率为 85 .2 % ,色素异常好转率为71.2 %。皮肤癌患者 3例。随访患者中 19例死亡者 14例为癌症。部分患者躯干色素及角化皮疹增多。两病区患者染色体畸变、微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随访中未发现新病例。结论 改水干预 15年患者有了明显好转 ,较彻底解决了砷中毒的病因。
- 魏丽王国荃汪师贞钱戌春姚华郑玉健平小佳张风娥肖碧玉康玲
- 关键词:砷中毒染色体畸变微核转归
- 大豆异黄酮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
- <正>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东西方妇女骨折和骨质疏松发生率不同,日本妇女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等国家,这至少部分依赖于日本传统膳食摄入较高大豆异黄酮的作用。多项研究报道大豆异黄酮可抑制去卵巢OP模型鼠股骨及腰椎骨骨密度的降低;...
- 魏丽罗莉
- 文献传递
- 结缔组织病中抗磷脂抗体、抗GPⅡb/Ⅲa抗体和抗内皮细胞抗体的临床检测及自身抗体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 背景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个重要脏器,是死亡率较高的一组疾病,病因主要是血管炎及免疫复合物的沉积,造成血管损伤、闭塞、血栓形成。而其中抗体介导血管损伤是关键所在。在这些抗体中抗磷脂抗体和抗...
- 魏丽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