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熙仁 作品数:36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创新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消除大气吸收干扰的红外光致发光光路系统和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消除大气吸收干扰的红外光致发光光路系统和实验方法。该光路包括以下部件:具有步进扫描模式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系统、作为激发光源的泵浦光系统、实现电信号处理和傅立叶变换功能的电路系统、用于光学信号调制和解调的斩... 邵军 陈熙仁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磁光调制反射光谱装置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磁光调制反射光谱装置。装置包括傅立叶调制与变换系统、低温光学磁场系统、调制光与探测光系统、光路耦合与检测系统。基于上述各系统间光路和电路联系,提出基于步进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邵军 朱亮 陈熙仁文献传递 一种紫外至远红外宽波段显微光荧光扫描成像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紫外至远红外宽波段显微光荧光扫描成像实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周期调制模块、调制泵浦模块、表面图像探测模块、紫外‑远红外宽波段显微模块、低变温待测样品、扫描成像模块、光探测解调模块以及计算机中控模块。该装置实现... 陈熙仁 邵军一种紫外至远红外宽波段显微光荧光扫描成像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紫外至远红外宽波段显微光荧光扫描成像实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周期调制模块、调制泵浦模块、表面图像探测模块、紫外‑远红外宽波段显微模块、低变温待测样品、扫描成像模块、光探测解调模块以及计算机中控模块。该装置实现... 陈熙仁 邵军飞秒激光脉冲数对P型HgCdTe激光打孔成结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飞秒激光对p型Hg Cd Te打孔形成PN结.该实验基于1 k Hz低重复频率飞秒激光采用不同脉冲数在p型Hg Cd Te上打孔形成尺寸不同的微孔结构.实验发现脉冲数是影响成结效果的重要参数.激光诱导电流(LBIC)检测表明,随着脉冲数由单个增至10个,微孔侧壁反型层宽度由13.5μm减小到10.5μm.当脉冲数增大至100个时,微孔LBIC信号曲线已严重偏离PN结所对应的正负峰对称线形,意味着结特性趋于失效.对LBIC曲线拟合表明,单脉冲打孔形成的PN结给出最大的载流子扩散长度,约为17μm,而10个脉冲对应的环孔PN结扩散长度则减小为12μm. 潘晨博 陈熙仁 公民 戴晔 邵军 查访星关键词:碲镉汞 PN结 消除大气吸收干扰的红外光致发光光路系统和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消除大气吸收干扰的红外光致发光光路系统和实验方法。该光路包括以下部件:具有步进扫描模式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系统、作为激发光源的泵浦光系统、实现电信号处理和傅立叶变换功能的电路系统、用于光学信号调制和解调的斩... 邵军 陈熙仁基于泵浦探测拉曼光谱的半导体导热系数测试装置 本专利公开基于泵浦探测拉曼光谱的半导体导热系数装置。该装置包括泵浦源激发和探测子系统、泵浦激光光斑调节子系统、样品与参考平面的温度控制子系统、拉曼激发与收集子系统、光谱测量子系统、光学元件切换控制部件以及计算机中控。该方... 邵军 陈熙仁 刘浩然二维分辨扫描成像红外调制光致发光光谱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维分辨扫描成像红外调制光致发光光谱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具有步进扫描功能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作为激发光源的泵浦光系统、用于精确定位的五轴调节与复位控制平台及平行校正系统、联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 邵军 陈熙仁文献传递 快速检测II型红外超晶格界面质量的光谱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II型红外超晶格界面质量的光谱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步进扫描功能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测量系统、作为泵浦光源的激光器、变温变磁场样品测量系统、以及联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探测器和电路控制板的锁相放... 邵军 陈熙仁 吕翔 朱亮 祁镇文献传递 红外调制光致发光光谱技术:从宽波段覆盖到微区高通量测量 2025年 光致发光光谱能够揭示半导体材料带隙、杂质能级等电子结构信息,还可以分析界面、载流子寿命、量子效率,在紫外-近红外波段得到广泛应用.在约4μm以长红外波段,由于热背景干扰强、光致发光信号弱、探测能力低,光致发光光谱研究长期受限.本文介绍了利用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测量光致发光光谱的常规方法,简述了为突破红外波段困境于1989年提出、历经20多年发展的连续扫描傅里叶变换双调制光致发光光谱方法及所受机理局限;分析了2006年报道的基于步进扫描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红外调制光致发光光谱方法的抗干扰、灵敏度、信噪比优势,列举了国际上诸多研究组对红外调制光致发光光谱方法有效性的例证和以此取得的应用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年来宽波段、高通量扫描成像和空间微区分辨红外调制光致发光光谱测试方法发展以及从0.56-20μm可见-远红外宽波段覆盖到千级通道光谱高通量检测、2-3μm微区分辨红外调制光致发光光谱技术进步,列举了应用研究稀氮/稀铋量子阱、HgCdTe外延膜、InAs/GaSb超晶格等可见-远红外半导体材料阶段结果和合作研究典型进展.本文展现了红外调制光致发光光谱方法先进性和宽波段、高通量扫描成像与空间微区分辨光谱测试方法有效性,预见了未来进一步应用研究方向. 邵军 陈熙仁 陈熙仁 陆卫关键词:光致发光 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