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茹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栓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术后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护理
  • 2篇骨折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动静脉
  • 1篇血流感染
  • 1篇炎性
  • 1篇腰椎
  • 1篇腰椎术后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机构

  • 7篇烟台市烟台山...

作者

  • 7篇邹茹
  • 2篇邱玉明
  • 2篇丁雪芹
  • 2篇柳红
  • 1篇李红霞
  • 1篇王秀芳
  • 1篇贾薇薇

传媒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动静脉足泵对腰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动静脉足泵对腰椎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139例脊柱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9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试验组术后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者即进行动静脉足泵物理治疗。对出现症状和/或高度怀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二次超声或CT检查以进一步确诊,统计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139例患者中共有4例在术后2~6 d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其中试验组1例,对照组3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明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5.00 ± 0.82)、(3.16 ± 0.66)h,体质量指数分别为(30.54 ± 3.93)、(24.90 ± 2.62)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4.19,P〈0.01)。结论应用动静脉足泵对于预防腰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丁雪芹于守梅姜霞霞邹茹王淑玉王慧敏柳红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腰椎术后
凯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2004年
邱玉明邹茹
关键词:凯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胰岛素
尘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类型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分析尘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本院住院治疗的尘肺病患者共953例,其中422例合并肺部感染。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既往病史、尘肺分期、尘肺类型、接尘年限等),探讨尘肺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集患者痰标本,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953例尘肺病患者中422例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率44.28%,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16株,检出率51.18%。革兰阴性菌163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55株)与大肠埃希菌(28株)。革兰阳性菌41株,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与肺炎链球菌(11株)。真菌12株,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7株)。矽肺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率为50.77%;电焊工尘肺、炭黑尘肺、水泥尘肺、铸工尘肺、滑石尘肺、石墨尘肺、石棉尘肺感染率分别为41.32%、36.52%、37.89%、40.70%、42.67%、39.66%和62.50%。矽肺合并肺部感染分离病原菌87株,电焊工尘肺分离病原菌35株,炭黑尘肺分离病原菌25株,均以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为主。Ⅰ期尘肺病患者322例,合并肺部感染率31.06%;Ⅱ期289例,合并肺部感染率为40.14%;Ⅲ期342例,合并肺部感染率为60.23%。Ⅰ期尘肺病合并感染分离病原菌46株,Ⅱ期尘肺病合并感染分离70株,Ⅲ期尘肺病合并感染分离100株,均以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符合酶制剂的耐药率均高于40%,对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低于3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敏感率高于9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于60%,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3.57%,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未产生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天然耐药,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54.55%,对阿米卡星未产生
包相华邹茹杨蓓毕珂潘少平
关键词:尘肺病肺部感染
足底泵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 :研究足底泵在髋臼骨折术后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 6 2例髋臼骨折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 (42例 )、对照组 (2 0例 ) ,4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超声显像仪观察手术后股静脉的形态及血流情况。结果 :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治疗组为 2 1% ,对照组为 5 5 %。结论 :足底泵可有效减少髋臼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P=0 .0 0 8) 。
李红霞贾薇薇邱玉明邹茹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
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 探讨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脓毒症且进行血培养的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162例,比较在不同病情程度的脓毒症患者6 h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内毒素及免疫球蛋白A(IgA)、IgG表达的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RP、PCT、IgA、IgG水平对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培养分离革兰阴性菌162株,以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主;重症脓毒症或休克组CRP、PCT、内毒素水平表达高于脓毒症组(P<0.05),而两组中性粒细胞(N)、白细胞计数(WBC)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严重脓毒症或休克组IgA、IgG、IgM低于脓毒症组(P<0.05);与PCT、内毒素、CRP、IgA、IgG单项诊断相比,五项联合对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的脓毒症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 观察炎性因子、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并将其联合予以检测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对脓毒症患者疾病的影响,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包相华刘文文邹茹杨蓓毕珂
关键词:脓毒症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内毒素免疫功能
防栓护理路径降低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实施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深静脉血栓(DVT)护理路径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使用AUTAR DVT评估量表对脊柱外科病区脊柱术后患者进行DVT风险评估。根据美国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制定的基础预防、物理预防、综...
丁雪芹姜霞霞柳红邹茹
关键词:护理路径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对26例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进行总结,防止并发症,减少病死率,促进康复。方法:心理护理;认真做好术前各项准备;术后综合护理。结果:26例中除3例颈4节以上高位截瘫患者外均效果良好。结论:加强颈椎骨折并高位截瘫患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存活率,减少并发症。
王秀芳邹茹
关键词: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