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雪芹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护理
  • 3篇血栓
  • 3篇深静脉
  • 3篇深静脉血栓
  • 3篇术后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2篇动静脉
  • 2篇血栓形成
  • 2篇血性
  • 2篇腰椎
  • 2篇腰椎术后
  • 2篇术后患者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卒中
  • 2篇危重
  • 2篇下肢深静脉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机构

  • 9篇烟台市烟台山...

作者

  • 9篇丁雪芹
  • 4篇柳红
  • 2篇邹茹
  • 1篇潘旭红
  • 1篇杨永萍
  • 1篇王丽君

传媒

  • 2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动静脉足泵对腰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动静脉足泵对腰椎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139例脊柱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9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试验组术后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者即进行动静脉足泵物理治疗。对出现症状和/或高度怀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二次超声或CT检查以进一步确诊,统计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139例患者中共有4例在术后2~6 d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其中试验组1例,对照组3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明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5.00 ± 0.82)、(3.16 ± 0.66)h,体质量指数分别为(30.54 ± 3.93)、(24.90 ± 2.62)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4.19,P〈0.01)。结论应用动静脉足泵对于预防腰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丁雪芹于守梅姜霞霞邹茹王淑玉王慧敏柳红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腰椎术后
颈椎前路手术快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脊柱外科颈椎前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3月至7月,选择30 例符合筛选条件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5年同期符合筛选标准30例患者纳为对照组。
丁雪芹于守梅柳红姜霞霞
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05年
丁雪芹潘旭红
关键词:人工气道管理护理
护理风险评估量化表评估护理工作量的临床探索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根据专科特色,制定符合专科需求的个性化护理工作量评估方法。方法设计护理风险评估量化表(以下简称"量化表"),作为护理工作量评估工具使用;将各护理组工作量化总分值及其所分管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情况,用设定符号予以公示。结果加强了病区护士风险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管理者以"量化表"为评估工具实行护理工作量化管理,工作分配合理、高效;提升了护士工作满意度;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结论运用护理风险评估量化表评估护理工作量,具有计量简单、便捷,适用于临床需要。
丁雪芹王丽君柳红杨永萍
关键词:护理风险评估
危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级护理应用分析
2019年
目的探讨危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分级护理后的意义。方法选择该院危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7例,将其分为A组(分级护理组)51例和B组(常规护理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前与护理治疗后7 d、10 d、14 d NIHSS评分,护理治疗前与护理治疗后7 d、10 d、14 d Barthel指数和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前和护理治疗7 d 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治疗后10 d、14 d NIHSS评分较B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前和护理治疗后7 d 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治疗后10 d、14 d 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无不良事件发生,B组患者发生误吸3例,院内压疮1例,院内感染1例。结论分级护理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丁雪芹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分级护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
防栓护理路径降低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实施体会
[目的]探讨预防深静脉血栓(DVT)护理路径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使用AUTAR DVT评估量表对脊柱外科病区脊柱术后患者进行DVT风险评估。根据美国手术室护士协会(AORN)制定的基础预防、物理预防、综...
丁雪芹姜霞霞柳红邹茹
关键词:护理路径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美皮康敷料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
气管切开术是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一项常见治疗措施,术后的开放气道管理在预防肺部感染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而高效的气管切开口处换药管理,是做好气管切开护理的第一步。
丁雪芹
急性危重缺血性卒中患者风险管理干预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危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风险管理干预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急诊住院急性危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6例(实施风险管理干预护理)为干预组,与同期急性危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2例(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odified Edinburgh 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ESSS)评分、并发症的发生、服务满意度调查、责任差错事件发生、技术错误事件发生、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阳性者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E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7d、10d三个时间点的MES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患者的14d、21d时间点的MES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分别为3例、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满意度调查满意例数、责任差错事件、技术错误事件、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抢救成功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丁雪芹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危重患者
动静脉足泵对腰椎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动静脉足泵对腰椎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139例脊柱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69例和对照组70例。
丁雪芹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腰椎术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