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渝

作品数:69 被引量:268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生物学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农业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食品
  • 9篇法氏囊
  • 9篇法氏囊病
  • 9篇传染
  • 9篇传染性
  • 9篇传染性法氏囊
  • 9篇传染性法氏囊...
  • 8篇降解
  • 7篇病毒
  • 6篇荧光
  • 6篇乳杆菌
  • 6篇细胞
  • 6篇克隆
  • 6篇基因
  • 6篇鸡传染性
  • 6篇鸡传染性法氏...
  • 6篇鸡传染性法氏...
  • 5篇蛋白
  • 5篇蛋白质
  • 5篇蛋白质组

机构

  • 47篇上海师范大学
  • 20篇华东师范大学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篇上海市质量监...
  • 3篇上海海关动植...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1篇上海出入境检...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上海吐露港生...
  • 1篇上海德诺产品...
  • 1篇上海昂朴生物...

作者

  • 69篇赵渝
  • 14篇郭鲁申
  • 10篇徐亚同
  • 10篇刘洋
  • 9篇陆苹
  • 7篇孙建和
  • 7篇陈雯雯
  • 6篇李云霞
  • 5篇赵冰
  • 5篇陆贻通
  • 5篇俞漪
  • 4篇朱文杰
  • 4篇曲勤凤
  • 4篇陶珊珊
  • 4篇高林
  • 4篇李晖
  • 4篇凌云
  • 4篇赵琨
  • 3篇陈艳
  • 3篇徐琼

传媒

  • 20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中国乳品工业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国病毒学
  • 2篇动物科学与动...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中国食品科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日用化学工业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家禽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食品工业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3
  • 11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菲降解菌降解特性与蛋白组学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研究了各种条件下高效菲降解菌ZX16对菲的降解特性,并借助一维与二维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比对了菲诱导前后ZX16蛋白表达差异.结果表明,该菌株利用菲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5,可以耐受并降解2500mgL-1菲,不能利用邻苯二甲酸,但可利用水杨酸和邻苯二酚.菌株细胞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菌株在菲诱导12h后,出现两条Mr为19×103和27×103的新增蛋白条带,从二维电泳图谱的相应分子量位置上发现3个新增表达蛋白,质谱分析与生物信息学检索结果表明,2个点分别为芳香族加氧酶小亚基,1个点为顺式氯苯二氢二醇脱氢酶.
高林肖明郭鲁申陆贻通赵渝
关键词:多环芳烃降解特性蛋白质组学
基于微滴式数字PCR的饮料中嗜酸乳杆菌定量检测被引量:5
2020年
基于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建立饮料中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strains)的检测方法。以嗜酸乳杆菌NCFM的SPIDR区域的重复序列设计并合成的引物,对其进行条件优化、特异性检测、优化反应体系,并对体系的灵敏度、重复性、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最后对市售的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特异性很好;方法的灵敏度达到了0.25 pg/μL;重复性的标准偏差在2.34%~6.1%之间;在抗干扰检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一致性好,提示该方法抗干扰能力较好;对市售的11批次样品进行检测,标记含有嗜酸乳杆菌的样品中均检出嗜酸乳杆菌且含量为1.6×10^3~2.3×10^6copies/g。研究建立的ddPCR方法可用于饮料中的嗜酸乳杆菌的快速和精确定量。
刘洋张娜娜窦同海俞漪徐琼曲勤凤赵渝杨捷琳朱春梅
关键词:嗜酸乳杆菌
基于INTERNET的新一代营养评估分析系统被引量:1
2003年
赵渝Ryan B.Zhao
关键词:INTERNET膳食营养
一步法扩增克隆IBDV上海超强毒VP2-4-3基因被引量:2
2002年
分离、纯化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 (vvIBDV)上海株SH95的病毒核酸dsRNA ,应用随机引物将RNA反转录成cDNA ,以此为模板一步扩增出A片段前体融合蛋白基因即VP2 4 3基因 ,将其克隆入 pGEM T载体 ,并进行序列分析 ,其与超强毒株HK4 6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 98% ,整个基因有 5个氨基酸差异 ,同源性达99.5 1% (10 0 7/ 10 12 )。
孙建和蒋静陆苹赵渝
关键词:克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生物发光法在农产品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被引量:22
2006年
综述了发光细菌法急性毒性检测、生物发光法基因毒性检测和生物发光ATP法微生物检测等农产品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实际应用情况,并经过对比指出其中生物发光法作为一种速度快、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生物监测方法,将在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吴淑杭凌云赵渝徐亚同朱文杰周德平
关键词:生物发光农产品安全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上海超强毒株NH99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20
2002年
通过对上海近郊某鸡场数群 10日龄左右的病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分离、纯化、动物回归、血清学检测及病毒核酸纯化、VP2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确认上海地区以发病日龄早 ,发病率、死亡率高为特征的鸡传染病为超强毒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病原具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 (vvIBDV)的分子特征 ,为vvIBDV。
孙建和陆苹李晖赵渝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生物发光法在农产品安全性检测中的应用前瞻
本文综述了发光细菌法急性毒性检测、生物发光法基因毒性检测和生物发光ATP法微生物检测,作为一种速度快、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生物监测方法,生物发光法将在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吴淑杭凌云赵渝徐亚同朱文杰周德平
关键词:生物发光农产品安全
文献传递
CRISPR技术对发酵乳制品中嗜酸乳杆菌的检测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借助CRISPR-HOLMES系统,以市售酸奶作为检测对象,检测了其中的嗜酸乳菌含量.结果表明:CRISPR技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直观的方法实现对发酵乳制品中嗜酸乳杆菌的定性检测.
孟冬青李林显王金刘婷婷于靓俞漪刘洋赵磊郭敦爱蒋祯珍赵渝
关键词:乳制品嗜酸乳杆菌CRISPR实时荧光定量PCR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上海株SH95基因组B片段的克隆与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分离、纯化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vvIBDV)上海株(SH95)的病毒核酸dsRNA,应用随机引物将RNA反转录成cDNA,以此为模板一步扩增出全长基因组B片段,将其克隆入pGEM-T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克隆的B片段全长2827个核苷酸,其编码的氨基酸与超强毒株HK46的同源性达98 18%(863/879)。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H95超强毒株与美国变异株E的亲缘关系最近,但与基于基因组A片段的系统进化分析完全不同,表明该毒株在发生过程中基因重配比基因重组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通过对14株IBDV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分析、比较,推测B片段上11个独特的氨基酸位点可能与毒力相关。
孙建和陆苹蒋静赵渝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基因组克隆
新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6
2016年
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对食品要求的增加,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寻求、建立快速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方法十分必要.简要介绍了几种新型的用于快速检验检测食品微生物的技术及其在实际检验检测中的应用.
陈雯雯段文峰刘洋赵琨陶珊珊李云霞孙占刚赵渝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食品检测分子生物学质谱技术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