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宇蕙

作品数:106 被引量:457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8篇细胞
  • 46篇基因
  • 33篇自杀
  • 33篇自杀基因
  • 32篇肝癌
  • 25篇癌细胞
  • 22篇肿瘤
  • 19篇凋亡
  • 19篇肝癌细胞
  • 16篇中药
  • 16篇小鼠
  • 15篇地黄
  • 15篇六味地黄
  • 14篇蛋白
  • 14篇细胞凋亡
  • 13篇地黄丸
  • 13篇药理
  • 13篇六味地黄丸
  • 12篇鼠肝
  • 10篇药理学

机构

  • 105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广东药学院
  • 4篇柳州市中医院
  • 3篇暨南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湖南中医药高...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研...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05篇谭宇蕙
  • 63篇杜标炎
  • 60篇吴映雅
  • 25篇张广献
  • 20篇李杰芬
  • 17篇易华
  • 12篇肖建勇
  • 12篇宁异真
  • 10篇罗惠
  • 9篇陈蔚文
  • 8篇王慧峰
  • 7篇周瑶
  • 7篇丘鹏翔
  • 7篇郭玉荣
  • 6篇刘喜娟
  • 6篇刘晶晶
  • 5篇钟富有
  • 5篇杨巧红
  • 5篇周本杰
  • 5篇陈冠林

传媒

  • 24篇广州中医药大...
  • 9篇中药新药与临...
  • 6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中药药理与临...
  • 4篇医疗保健器具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药材
  • 2篇第七届全国中...
  • 1篇湖北中医学院...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7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10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角度探讨枸杞多糖联合CXC趋化因子配体10抗癌作用机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检测外周血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功能成熟的关键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以及肿瘤组织S-100蛋白表达情况,探讨枸杞多糖(LBP)单用或联合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对DC功能成熟潜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LBP抗实验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LBP(50 mg/kg灌胃)组、LBP+CXCL10(50 mg/kg灌胃+15μg/kg右胁皮下注射)组、CXCL10(15μg/kg右胁皮下注射)组、5-氟尿嘧啶(5-FU,12mg/kg腹腔注射)组,每组12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2周后眼球取血,分离小鼠肿瘤、脾脏、胸腺,计算肿瘤抑制率、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2(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 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100蛋白在肿瘤间质浸润DC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LBP组及LBP+CXCL10组对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肿瘤抑制率分别达到55.90%、50.91%,且能显著提高外周血IL-12、TNF-αm RNA表达,IL-12表达分别上调了2.94、3.39倍,TNF-α分别上调1.55、4.7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LBP组及LBP+CXCL10组S-100+DC数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LBP及LBP+CXCL10具明显的抗实验性肝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诱导DC功能成熟的关键性细胞因子IL-12、TNF-α分泌,增加肿瘤微环境的DC数量有关。
胡妮杜标炎谭宇蕙罗惠江燕妮黄暨生何彦丽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
从Cx26探究六味地黄丸增效肝癌自杀基因治疗的机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大鼠肝癌CBRH7919细胞Cx26表达的影响,初步阐明其对自杀基因治疗的增效作用是否与缝隙连接机制相关。方法:应用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制备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采用MTT法检测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联合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治疗的杀伤效应: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间接免疫荧光法及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其对CBRH7919细胞株Cx26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联合自杀基因治疗组肝癌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单纯自杀基因组(10%tk+/GCV加对照血清)(P<0.01),且联合作用均具有协同性(Q>1.15);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能提高Cx26蛋白的表达,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③间接免疫荧光法(FITC)法共聚焦显微镜观测显示近似的结果: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和胞浆,尤其在细胞膜的表达明显增多,含药血清组的Cx26蛋白荧光强度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增强自杀基因旁杀伤效应的机制与其促进肝癌细胞Cx26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膜上定位表达进而改善细胞间连接通讯(GJIC)功能有关。
易华杜标炎谭宇蕙孙军吴映雅李杰芬郭晶
关键词:肝癌六味地黄基因治疗血清药理学
芹菜素对自杀基因治疗系统杀伤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的增效作用
2016年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更昔洛韦(HSV1-tk/GCV)自杀基因杀伤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芹菜素对A375(tk^-)细胞生长的影响,及自杀基因治疗系统联合芹菜素对含20%A375-tk/GFP(tk^+)细胞的tk^+和tk^-混合细胞的杀伤效应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荧光示踪法分析缝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芹菜素作用A375细胞24,48,72 h的半数抑制量(IC_(50))分别为86.34,25.81,11.16μmol·L^(-1),选用2.5~20μmol·L^(-1)芹菜素进行后续试验;5,10,20μmol·L^(-1)芹菜素联合GCV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明显比芹菜素组和GCV组高(P<0.01),协同性分析金正均Q值分别为2.03,1.43和1.36;2.5,5,10μmol·L^(-1)芹菜素处理A375细胞48 h后,各组绿色荧光细胞比值为:0.333±0.003,0.393±0.006,1.105±0.094,芹菜素各组比值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芹菜素联合GCV各组,与空白对照组、GCV组、芹菜素各组比较,可以增加细胞晚期凋亡率,趋势与MTT结果一致。结论芹菜素可以提高tk^+和tk^-混合细胞对GCV的敏感性,具有协同增强自杀基因系统杀伤效应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芹菜素能够促进A375细胞GJIC功能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黄暨生张广献谭宇蕙易华罗惠杜标炎
关键词:芹菜素黑色素瘤自杀基因缝隙连接通讯
自杀基因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的设想被引量:8
2002年
自杀基因疗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新措施。但如何有效地提高疗效是目前仍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免疫机制在自杀基因疗法旁杀伤效应中的重要作用,激活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自杀基因抗肿瘤作用的炎症免疫微环境,是提高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疗效的主要策略。中医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方面具有肯定的作用,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将自杀基因疗法与中医中药联合应用,有可能起到提高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疗效,防止肿瘤复发的作用。提出了自杀基因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的新设想,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杜标炎苏宁何彦丽钟子健谭宇蕙吴映雅
关键词:自杀基因中医药疗法肿瘤六味地黄汤
枸杞多糖联合自杀基因tk/GCV系统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联合自杀基因tk/GCV系统对移植性小鼠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分为模型组、枸杞多糖组、单纯自杀基因系统治疗的tk/GCV组、自杀基因系统联合枸杞多糖治疗的联合组;把小鼠肝癌细胞H22的tk+和tk-细胞按1∶4比例混合,按2×106个细胞/只接种昆明小鼠腋下皮下组织内,次日随机分组;第2天开始中药治疗15d,长出肿瘤后tk/GCV系统治疗11d,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从肿瘤体积看,联合组生长抑制程度最大,第10天起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随治疗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且有统计学意义,第14天抑瘤率达40.9%(P=0.018<0.05)。而tk/GCV组在第12天、枸杞多糖组第10 ̄12天也有明显抑瘤作用(P<0.05),但第14天起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枸杞多糖联合自杀基因系统能抑制小鼠肝癌移植瘤生长,减少瘤块体积。枸杞多糖能提高自杀基因系统对小鼠移植瘤的杀伤力。
谭宇蕙王慧峰吴映雅岳文玲杜标炎
关键词:枸杞多糖自杀基因肝肿瘤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15
1998年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谭宇蕙任趣京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2)主题词细胞转化,肿瘤/中药疗法综述机体内细胞数目的正常生理控制是由生长与死亡这两种机制形成的动态平衡共同完成的。所以细胞的死亡与生长一样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生命现象。细胞...
谭宇蕙任趣京
关键词:肿瘤中医药疗法细胞凋亡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论述基因芯片技术的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主要利用近期资料,论述基因芯片技术基本概念、基本过程及其在中药学领域中的研究状况、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结果 基因芯片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中药药理研究、新药开发、中药鉴定、安全性评价及中药理论的现代研究。结论 我们应克服困难,充分利用基因芯片这一新技术为中药的研究开发服务。
胡岳山李杰芬谭宇蕙
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中药研究药理新药开发安全性评价
六味地黄丸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增效作用的病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实验性肝癌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增效作用的病理学机制。方法应用H22与H22/tk细胞株皮下接种建立昆明种小鼠荷肝癌模型,并运用自杀基因疗法联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对肿瘤组织HE切...
杜标炎王慧峰谭宇蕙吴映雅张立群李杰芬罗惠易华
关键词:六味地黄肝癌基因治疗自杀基因HSV-TK
文献传递
吴茱萸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对人肝癌细胞 HepG2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试验 MIT 法测存活率,Dapi 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彗星电泳技术分析药物对 DNA 作用。结果:吴茱萸碱能抑制...
谭宇蕙朱丽红刘小东李杰芬
关键词:吴茱萸碱细胞凋亡肝癌
文献传递
盐酸小檗胺通过调控自噬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改善索拉非尼耐药的机制
2024年
目的:研究盐酸小檗胺改善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耐药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1.25μmol·L^(-1)索拉非尼为起始浓度采用药物浓度递增法筛选索拉非尼耐药细胞株SMMC-7721/S,SMMC-7721和SMMC-7721/S分别设置0、2.5、5、10、15、20μmol·L^(-1)索拉菲尼给药组,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半抑制浓度(IC50)、计算耐药指数(RI);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比较SMMC-7721和SMMC-7721/S细胞自噬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差异。设置5μmol·L^(-1)盐酸小檗胺与2.5、5、10μmol·L^(-1)索拉非尼单独和联合组,进行CCK-8实验检测各组对肝癌细胞SMMC-7721/S细胞生长的影响;分别设置5μmol·L^(-1)小檗胺与5μmol·L^(-1)索拉非尼单独和联合组,进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对SMMC-7721和SMMC-7721/S细胞增殖的影响;分别设置5μmol·L^(-1)盐酸小檗胺、0.1μmol·L^(-1)自噬抑制剂巴氟洛霉素(Baf)组,进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溶酶体酸化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及LysoTracker探针检测SMMC-7721细胞溶酶体酸化情况;设置盐酸小檗胺5μmol·L^(-1)、Baf 0.1μmol·L^(-1)设置0、2.5、5、10μmol·L^(-1)盐酸小檗胺组及0.1μmol·L^(-1)Baf组,进行Western blot实验比较各组对SMMC-7721细胞自噬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表明索拉非尼对SMMC-7721/S细胞24 h的IC50为9.56 mol·L^(-1)(P<0.01),对SMMC-7721细胞24 h的IC50为7.99 mol·L^(-1),耐药指数RI为1.20(P<0.01),为轻度耐药;Western blot实验表明,对比SMMC-7721细胞,SMMC-7721/S细胞内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表达增加,螯合体1(p6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1),化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表明盐酸小檗胺�
吴泽明黄欣慧彭琴肖灵黄梓源林翊雅谭宇蕙
关键词:盐酸小檗胺自噬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