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广献

作品数:41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细胞
  • 11篇基因
  • 9篇自杀
  • 9篇自杀基因
  • 7篇蛋白
  • 7篇黑色素
  • 7篇黑色素瘤
  • 5篇凋亡
  • 5篇皂苷
  • 5篇肾癌
  • 4篇药理
  • 4篇杀伤
  • 4篇茱萸
  • 4篇吴茱萸碱
  • 4篇小鼠
  • 4篇连接蛋白
  • 4篇教学
  • 4篇肝癌
  • 4篇PC12细胞
  • 3篇药理学

机构

  • 37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广东药学院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湖南中医药高...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柳州市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1篇张广献
  • 25篇谭宇蕙
  • 20篇杜标炎
  • 17篇吴映雅
  • 8篇肖建勇
  • 5篇张韧
  • 5篇邵红伟
  • 4篇刘娟
  • 4篇祝其锋
  • 4篇丘鹏翔
  • 4篇罗惠
  • 4篇易华
  • 3篇周瑶
  • 3篇孙砚辉
  • 3篇邝枣园
  • 3篇王苏萍
  • 3篇曾玲
  • 2篇刘喜娟
  • 2篇何培泳
  • 2篇常金荣

传媒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中药新药与临...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广东化工
  • 2篇第九次全国生...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国外医学(分...
  • 1篇辽宁化工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广州化工
  • 1篇中药材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早老蛋白-1基因(ps-1)的克隆及其在PC12细胞中表达
<正>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ps-1基因突变与70%-80%的家族性早老性痴呆(FAD)发病有关,其在散发型早老性痴呆(SAD...
张广献曲喜英祝其锋
文献传递
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20
2002年
动物实验表明 ,生理浓度的乙醇在脑发育过程中 ,不但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数量 ,还可协同增强NGF诱导PC12细胞形态和功能上的分化 ,分化的PC12细胞具有与交感神经元相似的性状特征。用 10 0mmol/L乙醇和 5 0ng/mlNGF联合诱导可建立PC12细胞分化模型 ,为以神经细胞为研究对象的实验提供一种获得神经细胞的方法。
张广献祝其锋
关键词:乙醇NGF分化PC12细胞神经细胞
吴茱萸碱联合CDK1抑制剂RO3306对鼠结肠癌CT26的协同杀伤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EVO)联合CDK1的特异抑制剂RO3306对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是否有协同增效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求出EVO对CT26作用24h的IC50及诱导CT26细胞发生不可逆凋亡的时间点,比较EVO和RO3306同时用药与序贯用药(EVO先作用24h,再加入RO3306共同作用6h)对CT26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金正均q值法检验其联合作用是否有协同性(q为实际药效与理论药效比值,q>1.15为协同性).同时用药实验与序贯用药实验的分组情况均为对照组、2mg/LEVO组,4mg/LEVO组,15mg/LRO3306组(加药时间同相应联合组),2mg/LEVO+15mg/LRO3306联合组,4mg/LEVO+15mg/LRO3306联合组.采用克隆集落形成法检测药物单独和联合作用下对CT26细胞的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作用对CT26凋亡率的影响.结果:MTT法结果显示EVO对结肠癌细胞CT26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作用24h的IC50为10.8mg/L;EVO诱导CT26细胞进入不可逆凋亡的时间点在24h左右.MTT检测EVO和RO3306序贯用药的各组抑制率依次分别是22.0%±4.4%、30.4%±3.2%、12.3%±4.8%、48.0%±3.2%、62.2%±2.2%(序贯用药联合组q=1.52,1.60>1.15,同时加药联合组q=0.68,0.72).克隆集落形成法显示相应各组的抑制率依次分别是9.7%±5.8%、38.9%±3.8%,10.8%±3.7%,29.8%±10.7%,68.3%±12.7%(q>1.15).流式细胞术显示各组细胞凋亡率依次分别是5.5%±1.1%,18.3%±1.9%,25.6%±1.5%,9.2%±1.1%,39.1%±9.8%,54.6%±1.2%(q>1.15).结论:EVO能抑制鼠结肠癌细胞CT26的生长,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EVO诱导CT26发生不可逆凋亡的时间点约在24h左右;EVO联合CDK1抑制剂RO3306并序贯用药对CT26的抑制作用具有协同增效效应,同时加药联合作用未显示协同性.
崔娟吴映雅谭宇蕙张广献杜标炎常金荣
关键词:吴茱萸碱细胞凋亡M期阻滞
吴茱萸碱诱导肾癌786-0细胞G2/M期阻滞及其分子机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吴茱萸碱对肾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吴茱萸碱对肾癌细胞786-0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吴茱萸碱对786-0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吴茱萸碱能浓度依赖性显著抑制肾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吴茱萸碱处理的786-0细胞被阻滞在G2/M期;免疫印迹结果证明吴茱萸碱处理后786-0细胞P53、P21及Cyclin B1蛋白表达均上调。【结论】吴茱萸碱作用786-0细胞导致细胞周期G2/M阻滞,其机制可能依赖于P53和P21蛋白信号通路。
何佩仪江燕妮谭宇蕙杜标炎邵红伟贺振泉张广献
关键词:细胞周期
薯蓣皂苷元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的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元对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MTT法测生长抑制率。Hochest染色观察药物作用后的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术、彗星电泳技术分析药物对细胞周期、凋亡率和细胞DNA的影响。结果薯蓣皂苷元能抑制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的生长。药物浓度为6.25、12.5、25和50μmol/L作用72h的抑制率分别为:5.3%、5.5%、18.6%和77.8%,IC50为37.4μmol/L;薯蓣皂苷元50μmol/L作用24、48、72和96h的抑制率分别为:23.2%、66.1%、80.5%和89.3%。Hochest染色后,加药组细胞有明显的凋亡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薯蓣皂苷元25、50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06%和29.67%,细胞周期S期和G2-M期阻滞增加,彗星电泳显示,12.5、25和50μmol/L加药组形成拖尾,平均光密度值较阴性对照组降低,彗星尾距较阴性对照组增加,且二者改变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薯蓣皂苷元能抑制大鼠肝癌细胞CBRH7919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
刘喜娟谭宇蕙吴映雅张广献周瑶刘晶晶杜标炎刘军明
关键词:薯蓣皂苷元细胞凋亡肝癌
芹菜素对自杀基因治疗系统杀伤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的增效作用
2016年
目的研究芹菜素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胸苷激酶/更昔洛韦(HSV1-tk/GCV)自杀基因杀伤人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的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芹菜素对A375(tk^-)细胞生长的影响,及自杀基因治疗系统联合芹菜素对含20%A375-tk/GFP(tk^+)细胞的tk^+和tk^-混合细胞的杀伤效应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荧光示踪法分析缝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芹菜素作用A375细胞24,48,72 h的半数抑制量(IC_(50))分别为86.34,25.81,11.16μmol·L^(-1),选用2.5~20μmol·L^(-1)芹菜素进行后续试验;5,10,20μmol·L^(-1)芹菜素联合GCV组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明显比芹菜素组和GCV组高(P<0.01),协同性分析金正均Q值分别为2.03,1.43和1.36;2.5,5,10μmol·L^(-1)芹菜素处理A375细胞48 h后,各组绿色荧光细胞比值为:0.333±0.003,0.393±0.006,1.105±0.094,芹菜素各组比值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芹菜素联合GCV各组,与空白对照组、GCV组、芹菜素各组比较,可以增加细胞晚期凋亡率,趋势与MTT结果一致。结论芹菜素可以提高tk^+和tk^-混合细胞对GCV的敏感性,具有协同增强自杀基因系统杀伤效应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芹菜素能够促进A375细胞GJIC功能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黄暨生张广献谭宇蕙易华罗惠杜标炎
关键词:芹菜素黑色素瘤自杀基因缝隙连接通讯
CRISPR-Cas9系统定向编辑TCR基因的sgRNA筛选被引量:2
2015年
为构建靶向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基因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基于p X458质粒构建靶向TCR基因β链C区的CRISPR-Cas-sgRNA质粒,将其转染Hep G2细胞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转染48 h后提取Hep G2细胞基因组DNA,扩增含有编辑位点的片段,测序分析该片段的峰图改变;对出现双峰的扩增片段做T-A克隆后测序分析,确定基因编辑发生的位置,并结合转染效率计算基因编辑效率.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含有3种sgRNA序列(N1、N2、S1)的p X458-sgRNA质粒,其转染效率分别为38.5%(N1)、39.7%(N2)和24.2%(S1);基因组PCR产物测序分析发现,S1组扩增片段在打靶位置出现杂峰;T-A克隆测序发现,20克隆有4个发生了基因编辑(20%),结合转染效率(24.2%)可知,编辑效率约为83%.可见,本文成功构建靶向TCR基因的CRISPR-CassgRNA质粒,并鉴定出基因编辑效率较高的一种sgRNA序列.
邵红伟陈辉彭鑫徐畅张广献黄树林
关键词:T细胞抗原受体靶向基因组
穿梭质粒匹配pHT254电转枯草芽孢杆菌WB800N方法优化
2023年
目的 枯草芽孢杆菌虽已广泛应用,但不同质粒转化困难或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主要观察了生长培养基、电击缓冲液、复苏培养基中添加如山梨醇、甘露醇、聚乙二醇等不同组合添加剂对枯草芽孢杆菌转化效率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用穿梭质粒PHT254电转化枯草芽孢杆菌WB800N,研究生长培养基、电击缓冲液和复苏培养基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 同一电场压力下高渗体系转化效率较常规体系明显提高且稳定性较好,同一电场压力和高渗体系中使用聚乙二醇PEG6000的电击缓冲液转化效率比使用山梨醇或海藻糖高6倍。结论 高渗电击转化法能够提高转化的稳定性,使用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缓冲液可以获得更高的电转化效率。
吴绍锋张广献许晓伍陈光佩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聚乙二醇
人参总皂苷增强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苷(total ginsenosides,TGs)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缝隙连接(Gapiunction,GJ)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TGs对B16细胞生长的影响,荧光显微镜结合荧光示踪法分析GJ功能变化,以各试验组受体细胞均数与对照组的比值作为评价GJ功能的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绿色荧光供体细胞(G4)与双阴性受体细胞(G3)比值(G4/G3)变化分析CJ功能改变,Westernblot分析连接蛋白(Connexin,Cx)表达。结果1~8μmol·L^-1 TGs处理B16细胞48h对其生长状态无明显影响;用1,2,4,8μmol·L^-1 TGs处理细胞48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Gs能明显提高B16细胞荧光染料Calcein传递,对照组和实验组G4/G3比值分别是0.06±0.01,0.09±0.02,0.10±0.01,0.12±0.03和0.13±0.02,各实验组G4/G3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用1,2,4,8μmol·L^-1 TGs处理B16细胞48h对其连接蛋白Cx32表达有明显的增强作用,但对Cx43和Cx26表达无影响。结论体外较低浓度TGs能够有效促进B16细胞GJ功能,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一效应关系。1~8μmol·L^-1 TGs虽能显著促进B16细胞Cx32蛋白的表达,但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并无明显的量效关系,且对Cx43和Cx26表达无明显影响。
王苏萍张广献谭宇蕙肖建勇吴映雅杜标炎丘鹏翔刘娟
关键词:人参总皂苷B16细胞连接蛋白流式细胞术
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生物化学网络课程建设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建立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生物化学网络课程,使得生物化学课程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并随时能得到学生的反馈,从而有利于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改进以及生物化学网络课程的随时更新。
张广献孙砚辉张韧吴映雅谭宇蕙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网络课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