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电子电信 更多>>
果酸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2017年 目的果酸治疗后应用胶原贴敷料进行护理,观察两者联合治疗与单独果酸治疗的痤疮改善情况,并评价果酸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共有58例,本组患者果酸治疗后使用胶原贴敷料治疗;对照组共有50例,本组患者单独使用果酸治疗。结果 8周后评价炎性皮损治疗有效率:对照组52.0%,实验组7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评价炎性皮损治疗有效率:对照组54.0%,实验组8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酸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寻常性痤疮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王德辉 陈美华 沈琼曼 谢东斌 郭英俊关键词:果酸 胶原贴敷料 寻常性痤疮 复方倍他米松局部皮损内注射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囊肿性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局部皮损内注射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囊肿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囊肿性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光动力组与联合组,每组28例。光动力组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联合组在光动力组基础上给予局部皮损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个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个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少于光动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光动力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局部皮损内注射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囊肿性痤疮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美华 王德辉 沈琼曼 谢东斌 郭英俊关键词:囊肿性痤疮 复方倍他米松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光动力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护理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护理。方法 在采用ALA-PDT治疗79例尖锐湿疣患者的过程中,治疗前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治疗中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并分散患者对治疗自觉症状的... 王德辉 曾丽月 钱玉羡 谢东斌 郭英俊 陈美华关键词:5-氨基酮戊酸 尖锐湿疣 护理 辣椒辣素贴膏治疗跖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10年 我们在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辣椒辣素贴膏治疗跖疣,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共有90例跖疣患者进入本临床观察。患者被告知有辣椒辣素贴膏治疗或者液氮冷冻治疗两种方法,让其自由选择。辣椒辣素组42例,年龄11~63岁。 郑燕岚 王晓慧 刘晓坤 谢东斌 吴明光关键词:液氮冷冻治疗 辣椒辣素 疗效观察 跖疣 贴膏 疗效满意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并外阴多发性尖锐湿疣1例 陈美华 王德辉 曾丽月 钱玉羡 郭英俊 谢东斌皮肤利什曼病1例 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50岁。左小腿斑块、结节1年半。无发热等全身症状,临床表现为左小腿斑块、结节。皮损组织病理示:肉芽肿性炎症,见大量嗜碱性小体线状分布于空泡边缘。予伊曲康唑胶囊200mg,2次/d口服,连续3个月,静滴两性霉素B脂质体20d,后改为伊曲康唑口服液至总疗程6个月治愈停药,随访2年未见复发。临床诊断:皮肤利什曼病。 任军 王晓慧 刘晓坤 李新生 谢东斌 鲁华东 郭奇伟关键词:利什曼病 皮肤 一种医用按摩冰敷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按摩冰敷器,包括滚筒和把手,所述滚筒的内部具有容水腔,滚筒的侧壁设有与容水腔连通的注水孔,注水孔上设有用于封闭的堵头,所述把手包括手持部和连接架,手持部设在连接架的下端,连接架的两侧具有支撑部,滚筒... 林上清 姜晓勇 任军 王志强 王海波 陈冰琳 曾丽月 王德辉 郭英俊 徐淑娜 沈琼曼 谢东斌度普利尤单抗治疗3~12岁重度特应性皮炎患儿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度普利尤单抗治疗3~12岁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35例3~12岁中重度AD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与度普利尤单抗治疗,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16周患儿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特应性皮炎(scoring atopic dermatitis,SCORAD)评分、研究者整体评估(investigator global assessment,IGA)评分。结果:治疗4周,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有明显改善,随治疗时间延长,EASI评分、SCORAD评分、IGA评分持续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躯体各部位皮损以躯干改善[90.0%(73.2%,94.5%)]最明显,其次是上肢[85.0%(69.2%,92.3%)],头颈部[74.0%(58.3%,85.3%)],下肢[76.0%(61.0%,87.0%)],总体[80.0%(72.3%,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5例患儿,8例(22.9%)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均未导致停药。结论:3~12岁中重度AD患儿采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安全性,各部位体征躯干皮损改善最明显。 陈美华 沈琼曼 王德辉 谢东斌 郭英俊关键词:特应性皮炎 不同孕期的早期潜伏梅毒患者驱梅治疗对新生儿血清TRUST结果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的早期潜伏梅毒患者驱梅治疗对新生儿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抽选于2017年6月-2019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不同孕期的早期潜伏梅毒患者,根据不同孕期均分为三组,甲组20例(孕早期)、乙组20例(孕中期)、丙组20例(孕晚期)。所有患者接受相应的驱梅治疗。评价对比三组驱梅疗效、围产儿结局、母婴梅毒TRUST滴度的感染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甲、乙组分娩率均高于丙组(P<0.05);甲、乙组围产儿结局均明显优于丙组(P<0.05);甲组母婴梅毒TRUST滴度均低于乙、丙组(P<0.05)。结论:孕早期的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应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驱梅治疗,可助于改善围产儿结局,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梅毒发生率,从而确保母婴安全。 姜晓勇 商晶 王德辉 徐淑娜 谢东斌关键词:潜伏梅毒 新生儿 带状疱疹并发腹肌麻痹1例 被引量:1 2006年 颜秀美 刘晓坤 任军 钱玉羡 谢东斌关键词:带状疱疹 并发 腹部膨隆 局部皮肤 腰腹部 阵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