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龑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教学
  • 5篇凋亡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AML
  • 3篇眼科
  • 3篇视光
  • 3篇视光学
  • 3篇细胞凋亡
  • 3篇急性
  • 2篇凋亡途径
  • 2篇信号
  • 2篇眼科学
  • 2篇眼视光学
  • 2篇眼视光学专业
  • 2篇增殖
  • 2篇实验教学
  • 2篇髓系
  • 2篇髓系白血病

机构

  • 15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福建省妇幼保...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5篇薛龑
  • 7篇林东红
  • 4篇林艳凤
  • 3篇徐建萍
  • 3篇徐国兴
  • 3篇黄焱
  • 2篇林梨平
  • 2篇宋文芳
  • 2篇董骋寰
  • 2篇郑晓倩
  • 1篇林旎
  • 1篇黄炳强
  • 1篇潘永明

传媒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福建教育研究...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角膜穿孔临床研究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角膜穿孔(corneal perforation,CP)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7/2010-07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确诊的CP患者72例72眼,分析其患者临床特点。结果:福建地区角膜溃疡穿孔发病率逐年上升,男女发病率比为17∶7,48岁为发病集中年龄,产业工人23例(32%),23例有明确外伤史,菌属鉴定结果:前两位为:真菌感染和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其中10例有糖皮质激素用药史。结论:外伤、真菌性、棘阿米巴角膜炎、蚕食性角膜炎等所致CP的原发病因多种多样,福建地区CP多发于中老年的男性,多数外伤为诱因,致病菌属以真菌感染为主。
董骋寰薛龑郑晓倩黄焱
关键词:角膜溃疡穿孔回顾性分析
眼科学与视光学专业创新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10年
对开设凸显临床技能培训开放性创新实验项目,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方法,设置考评学生综合素质功效的实验考核项目等创新实验教学进行总结、探讨,以提高眼科学与视光学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薛龑宋文芳徐国兴黄焱
关键词:眼科学视光学实验教学
SARI基因对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SARI过表达对Kasumi-1细胞凋亡及其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稳定过表达SARI的Kasuimi-1细胞。以SARI基因过表达的Kasumi-1细胞作为过表达组(OE组),设空白对照组(C...
薛龑陈梅环陶林芬唐永金吴玮徐建萍林东红
关键词:细胞凋亡凋亡途径
文献传递
miR-29b-3p靶向调控STAT3对AML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miR-29b-3p通过靶向调控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TargetScan及miRanda在线数据库预测miR-29b-3p与STAT33'UTR区的结合位点,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二者的靶向关系。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过表达miR-29b-3p后AML细胞miR-29b-3p与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采用MTS检测各组AML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TAT3的3'UTR区存在与miR-29b-3p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STAT3是miR-29b-3p的靶基因。慢病毒过表达miR-29b-3p后,STAT3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过表达组AML细胞增殖减缓且凋亡增加(P<0.05)。结论:miR-29b-3p可靶向下调STAT3从而抑制AML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林梨平张倩吴玮薛龑唐永金林东红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细胞增殖
SARI过表达对CBFL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SARI基因过表达对核结合因子白血病(CBFL)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17号外显子测序验证CBFL细胞模型Kasumi-1细胞负载c-KIT N822K突变。构建SARI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转染Kasuimi-1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鉴定细胞转染后SARI基因过表达效果。设置空白对照(CON)、空载体对照(NC)和SARI过表达(OE)3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yto C、Caspase 9、Caspase 3、cleaved-Caspase 3、PARP、cleavedPARP,以及PI3K/Akt通路蛋白PI3K(p85)、p-PI3K(p85)、Akt、p-Akt的表达变化。结果:Kasumi-1细胞具有c-KIT N822K突变。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SARI基因的Kasumi-1细胞。与NC组细胞相比,OE组细胞增殖减缓,凋亡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高;出现Cyto C蛋白的表达;Caspase 9、Caspase 3表达降低,cleaved-Caspase3表达增高;PARP表达降低,活性剪切体cleaved-PARP表达增高,PI3K/Akt通路蛋白p-PI3K/PI3K、p-Akt/Akt磷酸化水平下调(P<0.05)。结论:SARI基因过表达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CBFL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失活有关。
薛龑傅晓萌郑金源陈梅环林东红徐建萍
关键词:细胞凋亡PI3K/AKT通路
眼视光学专业教学实验室的构建与探索
2009年
眼视光学专业实验教学是眼视光学教学的基础,从专业实验教学的设施、实验室管理、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眼视光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薛龑徐国兴
关键词:眼视光学教学方法
多媒体案例教学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眼科学是研究人类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专门学科,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但又与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医学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为提高眼科学教学效果,将目前国际上广泛流行的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眼科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并将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尝试与体会进行总结。
董骋寰薛龑黄焱
关键词:眼科学教学方法多媒体案例教学
SARI及PI3K/AKT通路分子在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SARI及PI3K/AKT通路分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AML患者的骨髓标本,并以3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健康供者作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ARI及PI3K/AKT通路分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AML患者骨髓中SARI 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P<0.05),且初诊和复发组中SARI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缓解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SARI mRNA的截断值为0.191时,诊断AML的AUC为0.705,灵敏度为70.0%,特异度为66.2%;SARI mRNA高表达组AML初诊患者的缓解率高于未缓解率(P<0.05),配对t检验分析显示同一AML患者其初诊阶段SARI mRNA表达明显低于缓解阶段(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ARI mRNA高表达组AML患者总生存时间长于低表达组(P<0.05)。初诊和复发组中PI3K、AKT、mTOR、4EBP1 mRNA表达均高于缓解组(P<0.05);除p-AKT外,初诊和复发组中上述分子及对应的磷酸化分子p-PI3K、p-mTOR、p-4EBP1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缓解组(P<0.05),且均与SARI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ARI在AML骨髓中异常低表达,与患者疗效、预后密切相关,其机制涉及PI3K/AKT通路的激活。SARI可作为AML诊断、疗效与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吴玮林雅珍郑志远林艳凤林东红林东红
关键词:PI3K/AKT急性髓系白血病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教学模式反思与探索被引量:6
2021年
基于目前的课程教学模式和培养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多渠道强化实践能力和增设多元化考核指标等举措,从而提高医学生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及其相关技术的理论功底、实践技能,积极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医学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
林艳凤林东红林梨平吴娟薛龑林旎
关键词:教学改革
“智慧+教育”时代探索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金课”的打造被引量:6
2019年
强化“以本为本”,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创建“智慧+教育”教学模式,开展线上、线下新型混合式教学,探索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金课”的打造,以培养创新性、应用型、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
薛龑陶林芬林艳凤郑晓倩林东红徐建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