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东红

作品数:82 被引量:247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28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2篇细胞
  • 26篇教学
  • 20篇白血
  • 20篇白血病
  • 11篇凋亡
  • 11篇课程
  • 10篇白血病细胞
  • 8篇血液
  • 8篇免疫
  • 7篇临床血液
  • 7篇临床血液学
  • 7篇教学模式
  • 7篇骨髓
  • 7篇SU1124...
  • 6篇教育
  • 6篇教学改革
  • 5篇血液学
  • 5篇增殖
  • 5篇子机
  • 5篇烤瓷

机构

  • 82篇福建医科大学
  • 9篇福建省妇幼保...
  • 4篇福建省肿瘤医...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州市第二医...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82篇林东红
  • 25篇徐建萍
  • 14篇陈敏
  • 12篇林梨平
  • 10篇陈清泉
  • 10篇林旎
  • 9篇黄慧芳
  • 9篇宋文芳
  • 8篇罗玲清
  • 8篇胡建达
  • 7篇薛龑
  • 6篇高瑶
  • 6篇林孟戈
  • 6篇陈惠瑜
  • 6篇林艳凤
  • 5篇刘庭波
  • 5篇杨秀霖
  • 5篇程辉
  • 5篇李祥辉
  • 4篇张长源

传媒

  • 14篇福建医科大学...
  • 13篇中国高等医学...
  • 11篇中国免疫学杂...
  • 7篇中国实验血液...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对自动化临床生化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6
2011年
结合我校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实际,通过模拟自动分析仪模块化教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开放实验室平台以及临床跟班见习等教学改革,促进实验教学与临床实验室自动化相衔接,为学生能更快适应临床实验室自动化打下良好基础。
陈清泉林孟戈林东红
关键词:自动化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实验教学
γδT细胞调控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作用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γδT细胞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分离法获取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体外刺激诱导获取γδT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纯度。收集γδT细胞与骨髓瘤细胞RPMI-8226或U-266按照不同效靶比于transwell小室中分别共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通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BMNC在体外刺激诱导下,可获得大量扩增的γδT细胞。γδT细胞具有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同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并促进细胞的凋亡,且作用具有效靶比依赖性。此外,γδT细胞可增强骨髓瘤细胞的自噬能力,抑制骨髓瘤细胞PI3K、P-AKT和P-mTOR的表达,上调AMPK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论:γδT细胞在体外具有抑制骨髓瘤细胞RPMI-8226或U-266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和增强自噬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和/或激活AMPK/Beclin-1信号通路。
陶林芬杨炳钦曾志勇徐建萍林东红陈秋纯陈君敏
关键词:ΓΔT细胞骨髓瘤细胞自噬
慕课(MOOC)--教学新理念的兴起及思考
慕课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迅猛发展,本文以慕课的教学模式、教学特点、发展现状等方面为切入点,研究借鉴慕课发展理念,并探索慕课理念下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之路.总之,慕课是新崛起的在线教学,通过互联网实现教...
郑晓倩林东红徐建萍高瑶宋文芳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资源共享
文献传递
宫颈癌cyclin G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 G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石蜡包埋标本及其相关临床病理资料107例,其中正常宫颈上皮(正常对照)组18例、CIN组43例和宫颈癌组46例,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cyclin G1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其cyclin G1蛋白的表达。结果:CIN组与宫颈癌组的cyclin G1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和60.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1%,P<0.05);正常对照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cyclin G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1.2%和71.7%,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正常对照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和宫颈癌组中,cyclin G1 mRNA和蛋白的阳性表达强度与宫颈病变级别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78和0.487,P<0.05);cyclin G1蛋白与cyclin G1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30,P=0.000);宫颈癌组cyclin G1 mRNA的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但cyclin G1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yclin G1 mRNA和蛋白在宫颈癌中均有高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cyclinG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是其mRNA转录水平增高所致,并且可能与宫颈癌恶性侵袭有关。
翁玉英林东红吴荔香林德馨成玲薛晓光陈光荣廖翏
关键词:宫颈癌CYCLING1免疫组化原位杂交
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3
2003年
通过分析我校实验诊断学教学的现状 ,根据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 2 1世纪医学专业人才的目标要求和实验诊断学课程的目的要求 ,参考其它院校的教改经验 。
林东红刘素华陈建胜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考试内容选修课
“抗疫精神”对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抗疫精神”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1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抗疫精神”对各专业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均存在正面影响,但影响程度因专业和个体而异。结论:通过对医学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拓宽知识面以及讲好“抗疫故事”等方法,达到增强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吴琳陈辉强陈阳林东红庄端
关键词:医学生
反复熔铸镍铬烤瓷合金的溶血试验被引量:3
2010年
程辉林东红张长源郑明王希李秀容
关键词:金属烤瓷合金牙科铸造技术溶血生物相容性材料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课程全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通过创建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课程全线上教学模式,探索该课程全程线上教学的方法、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和考核体系及线上教学质量保障。分析该课程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提升教学质量的思路。
吴娟林东红林旎林梨平杨秀霖陈敏
关键词:临床免疫学检验在线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以强化科研素养为成果导向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模式构建
2022年
培养具备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是21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承载的责任与使命。反思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现状,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提出“强化科研素养教育,培养卓越型医学人才”学习成果目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解决学生科研素养与未来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满足当代医学对临床实验室医学检验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林旎林艳凤林东红
cyclin G2的研究现状
2006年
cyclin G2是一个崭新的细胞周期蛋白,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5E3.3F区域,其cDNA长约8.60 kb,相对分子质量为40×103。其功能主要是抑制细胞周期的进展甚至使细胞进入凋亡过程,与cyclin G1的主要功能相比,cyclin G2主要表现一些辅助功能。有关cyclin G2的研究报道很少,本文对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陈惠瑜林东红
关键词:CYCLING2白血病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