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庆芳
- 作品数:23 被引量:89H指数:6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疗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诊治7例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体会被引量:8
- 1999年
- :提高临床对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认识及治疗效果。方法:7例患者按Kadish分期,B期2例,C期5例。单纯放疗3例,术前放疗4例。放射剂量为5000~7000cGy。均随访至1997年12月。结果:存活5例,存活时间分别为20,22,23,29及76个月;死亡2例,存活时间分别为6个月和48个月。结论:放疗对该肿瘤有效;放疗与化疗结合的方法值得探讨;该瘤病理上可能存在不同的亚型。
- 邹丽芬程庆芳
- 关键词:嗅神经母细胞瘤放射疗法鼻腔肿瘤
- 31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残留肿瘤的观察被引量:2
- 1993年
- 本院1991年1月~6月共收治鼻咽癌患者140人,其中首次接受放疗并完成治疗者132人,放疗结束时肿瘤未全消退者31例,占23.5%(31/132),其中原发残留14人,颈部残留10人,原发及颈部同时残留7人。其中原发残留者T_2、T_3、T_4病例分别为9例、6例、6例。颈部残留者N_212例、N_35例(见表)。
- 程庆芳
-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残留肿瘤
- 微机辅助制定放疗计划
- 1989年
- 我们医院从1975年末开始研制计算机辅助制定放疗计划的课题,经多年探索和临床实践,研制成功了体内体外放疗计划系统,1978年通过上海市卫生局局级鉴定。最近我们还和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医院放疗科协作制订头颈部肿瘤的放疗计划,经临床实践应用获满意的效果。
- 陈根余郑学侃秦孟家程庆芳
- 关键词:放疗计划体外放疗放疗科放射治疗计划
- 外耳道新生物为首发表现鼻咽癌9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目的]探讨鼻咽癌累及外耳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鼻咽癌罕见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对23年间6例放疗后复发及3例初治以外耳道新生物为首发表现的鼻咽癌病例的临床症状、检查情况、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因耳部症状而就诊,复发6例中5例鼻咽腔黏膜光滑,1例鼻咽部显示饱满;初治3例鼻咽部及单侧外耳道均有新生物。再程放疗6例中,3例治疗后3年内死亡,2例治疗后己分别存活20个月和33个月,1例失访。初治3例2例治疗后分别存活32个月和1个月,1例失访。[结论]鼻咽腔光滑不能排除深在的肿瘤复发,随访中应常规进行耳部检查,并定期进行CT等影像学诊断。鼻咽癌复发累及耳部者预后差。
- 王胜资袁伟程庆芳
- 关键词:鼻咽肿瘤放射疗法外耳道新生物
- CadPlan/Helios系统中散射半径参数变化对调强计划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研究在使用CadPlan/Helios系统进行调强计划的逆向优化过程中散射半径参数的变化对计划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均质水等效矩形体模,在不同散射半径条件下观察靶区和正常组织界面上的剂量梯度随散射半径的变化。另取一鼻咽癌病例的CT资料,采用七野照射技术,比较在不同散射半径条件下靶区、脑干等器官经逆向优化后的剂量数据。结果用大散射半径优化可提高靶区与正常组织界面上的剂量梯度,采用动态MLC照射的剂量梯度甚至可以高于主光栏的剂量梯度。在用不同散射半径优化同一病例计划时,使用短散射半径将使优化界面上的实时DVH与最终三维剂量计算的DVH结果相差较大,说明采用大散射半径得到的优化结果能使靶区剂量更接近处方剂量和更好地保护靶区外组织。结论在逆向调强优化中应采用尽可能大的散射半径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 邹丽芬傅小龙程庆芳王胜资王丽娟
- 关键词:调强放疗
- 鼻腔癌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00年
- 评价鼻腔癌的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82例经病理证实鼻腔癌患者 ,30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 (6 2~ 73Gy ,31~ 40次 ,6~ 8周 ) ,5 2例接受术前放射治疗加手术的综合治疗 (6 0~ 71Gy ,30~ 40次 ,6~ 8周 )。对原发灶累及鼻咽部且病理类型分化差的患者加颈部预防性照射。结果 总 5年生存率为 6 2 .2 % ,放射治疗 +手术的为 76 .0 % ,明显高于单纯放射治疗组(38.3 % ) (P <0 .0 5 )。颈部总淋巴结转移率为 11.0 % (9 82 ) ,放射治疗能较好控制颈部转移灶。 <30岁者 5例 (未分化癌 ) ,无 1例生存 5年 ,其中 3例生存不足 1年。结论 综合治疗疗效较单纯放射治疗好。临床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无需颈部预防性照射。肿瘤在放射治疗结束时的退缩程度不能用以判断预后。组织学类型与临床分期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袁伟程庆芳何少琴付朝伟
- 关键词:鼻腔肿瘤放射疗法综合疗法外科手术
-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早期放射性中耳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在放射性中耳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60 Coγ射线 3Gy/次 ,5次 /周 ,以 15、30、4 5Gy不同总剂量照射豚鼠右耳 ,造成放射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 ,以SP免疫组织化学法行中耳黏膜中细胞黏附分子检测 ,同时观察放射剂量和白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 正常豚鼠中耳黏膜ICAM 1未见表达 ,射线照射后ICAM 1可表达在中耳黏膜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 ,并且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ICAM 1的表达与白细胞的浸润呈正相关。结论 细胞间黏附分子参与放射线导致的中耳黏膜炎症反应 ,这可能对解释放射性中耳炎的机制有一定作用。
- 王胜资刘建平王纾宜程庆芳陆神斌
-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放射性中耳炎ICAM-1免疫组织化学中耳黏膜
- 电离辐射对中耳黏膜早期损害的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应用动物模型,观察中耳黏膜在不同剂量放射治疗下组织变化及其与放射剂量的关系。方法 35只豚鼠作为实验对象,γ射线照射右耳,300cGy/f,5次/周,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黏膜病理结构改变。结果当剂量很小时光镜下未见明显变化;随着剂量的增加,实验组中耳出现渗液,黏膜增厚,白细胞浸润,中耳渗液中也出现白细胞。结论放射后中耳黏膜的改变随着剂量和时间变化而变化,在放射早期、剂量较小时黏膜可能正常,随剂量增加中耳黏膜变化更为明显。
- 刘建平王胜资王纾宜程庆芳陆神斌
- 关键词:电离辐射中耳黏膜病理
- 头颈部肿瘤的术中放疗被引量:1
- 2003年
- 术中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身体深部的肿瘤通过采用术中放疗,使治疗射线针对暴露的肿瘤或肿瘤床,同时牵拉开周围可动的软组织,从而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兔受照射。国内未见头颈部肿瘤术中放疗的报道,本文就近10年来头颈部肿瘤术中放疗的情况作一综述。
- 王胜资杨钢程庆芳王正敏
-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外科手术放射疗法
- 鼻咽癌个体化治疗的随机性量化研究
- 目的:评价与分析中晚期鼻咽癌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方法:221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晚期鼻咽癌病例,男女之比为2.35:1;中位年龄51岁;低分化鳞癌204例,低分化癌11例.全部采用常规外照射放射治疗,放射...
- 袁伟王伟芳杨刚郭明王胜资程庆芳
- 关键词:鼻咽肿瘤个体化治疗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