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纾宜
- 作品数:94 被引量:331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病理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应用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腔鼻窦炎影像学表现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腔鼻窦炎(CIFR)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CIFR的临床和影像资料,16例均行CT检查(10例平扫,6例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3例加扩散加权成像)。结果:(1)部位:发生于上颌窦者7例,蝶窦5例,筛窦3例,上鼻道1例。(2)CT表现:窦腔内软组织影,CT平扫中等或稍低密度,6例病灶内有钙化,增强扫描后呈不均匀强化;骨质增生硬化或伴吸收破坏各7例,单纯骨质吸收破坏2例。(3)MRI表现:T1WI等信号,T2WI等或低信号,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扩散受限,平均表观扩散系数值(ADC)为0.516±0.128(×10-3mm2/s)。(4)邻近结构侵犯:侵犯眼眶6例,其中眶尖区5例,眶底1例;眶下裂区5例;海绵窦及翼腭窝各4例;颞下窝及鼻咽顶各3例;上颌神经3例;视神经2例;脑膜和颞叶各1例。结论:CT可显示病灶内钙化及周围骨质受累情况,常规MRI联合DWI对明确本病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 钟玉凤唐作华强金伟王纾宜钱雯肖泽彬王容
- 关键词:真菌侵袭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1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方法 收集 13例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 ,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13例中男性 9例 ,女性 4例 ,平均年龄4 3 5岁 ,临床经过呈侵袭性。其中不典型类癌 1例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5例 ,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7例。肿瘤细胞CK、EMA、CEA、CgA、Syn、NSE、Sero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耳鼻喉神经内分泌癌为一种极少见的肿瘤 ,根据其组织学改变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可与其他头颈部肿瘤鉴别。
- 朱莉王纾宜郑斯馨
-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头颈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头面部黏液纤维肉瘤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头面部黏液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采用光镜观察结合临床资料,对8例头面部黏液纤维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其中6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8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2-58岁,平均34岁。5例发生于鼻腔和鼻窦,2例发生于耳部,1例位于眼眶。临床上,患者多因鼻塞、鼻衄、头痛、眼球突出或耳部肿块就诊。CT或MRI检查显示软组织占位性病变,肿瘤多向邻近组织呈浸润性生长伴相应骨吸收破坏。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和星形细胞构成,部分病例内可见多泡状细胞和核深染的多形性细胞,基质呈显著黏液样。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6例中的瘤细胞主要表达vimentin,1例灶性表达α-SMA。7例随访1个月~6年(平均1年),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1月及2月复发并死于肿瘤。结论头面部黏液纤维肉瘤为一侵袭性较强的软组织肉瘤,易发生局部复发,宜采取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 林岚王纾宜王坚
- 关键词:纤维肉瘤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 喉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和PTEN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抑癌基因PTEN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71例LSCC标本中Survivin、PTEN蛋白的表达,并以10例声带息肉组织为对照。结果:Survivin蛋白在声带息肉中不表达;在71例LSCC中,53例(74.6%)表达阳性;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LSC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均P>0.05),均与肿瘤发生部位、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预后有关(均P<0.05)。PTEN蛋白在声带息肉中强表达(100%);在71例LSCC中,33例(46.5%)表达阳性;PTEN阳性表达率与LSCC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发生部位均无相关性(均P>0.05),均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预后有关(均P<0.05)。在LSCC组织中Survivin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urvivin、PTEN基因的异常表达与LS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价LSCC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二者在LSCC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 朱莉王纾宜
- 关键词:喉肿瘤生存素PTEN蛋白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喉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与c-myc的相关性
- 2006年
-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喉鳞状细胞癌中和病理分级、临床参数的关系以及和c-myc的相关性。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中hTERT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蛋白。结果喉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中hTERT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0%(0/10)、10%(1/10)、80%(32/40),喉鳞癌中hTERT m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和不典型增生(P<0.05),hTERT mRNA水平与c-myc的表达呈显著相关(r=0.5422,P<0.01)。喉鳞癌中hTERT mRNA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不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不相关(P>0.05)。结论喉鳞癌中hTERT m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不典型增生,有助于喉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c-myc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喉鳞癌端粒酶活性升高的一个重要机制。
- 顾栋桦王纾宜唐峰朱腾芳郑莉陈琦朱虹光
- 关键词:喉肿瘤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 MMP-2与TIMP-2的比值与喉癌转移的关系被引量:7
- 2000年
- 肖宽林王薇王纾宜高志宏
- 关键词:喉癌
- 基因重排检测在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mmunoglobulinheavychain,IgH)和T细胞受体(T-cellreceptor,TCR)基因重排在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诊断和分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两对引物进行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sechainreaction,PCR)检测11例B细胞淋巴瘤组织DNA的单克隆性IgH基因重排;采用两对引物进行一步法PCR检测23例NK/T细胞淋巴瘤和20例T细胞淋巴瘤组织DNA的单克隆性TCR基因重排。以10例鼻息肉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结果11例B细胞淋巴瘤中IgH基因单克隆性重排10例阳性(90·9%),20例T细胞淋巴瘤中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17例阳性(85·0%),23例NK/T细胞淋巴瘤中TCR基因单克隆性重排10例阳性(43·5%)。10例鼻息肉标本采用相应引物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在鼻腔NHL中,基因重排检测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诊断和分型方法,采用两对引物进行PCR可提高基因重排检测的阳性率。
- 陈东王纾宜李诗敏吴海涛周梁朱虹光
- 关键词:基因重排
- HPV在小儿喉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01年
- 目的 探讨HPV与小儿喉乳头状瘤发病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46例小儿喉乳头状瘤 96次手术的肿瘤组织及其HPV表达 ,另取 8例正常小儿及成人的喉黏膜 ,10例成人喉乳头状瘤作对照。结果 小和和成人的正常喉黏膜无HPV表达 ,成人喉乳头状瘤 2例有HPV表达 ,46例 96人次小儿喉乳头状瘤 ,其中 33例 6 1人次肿瘤组织中有HPV表达 ,且与肿瘤的复发频率呈正相关。
- 王纾宜李诗敏朱莉郑斯馨吴韵芳
- 关键词:喉肿瘤乳头状瘤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 咽部照射致机体免疫功能损伤的菌群因素研究
- 2009年
- 目的观察微生物学等级不同的两种大鼠SPF级(specific pathogen free)和普通级大鼠(CV级,converttional raised)在中耳鼻咽部照射后外周血T细胞及亚群的改变,探讨菌群因素对于电离辐射致机体免疫状态改变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SPF级和CV级SD大鼠各8只放射前做口咽菌群培养、鉴定,同时比较脾脏脏器系数。随后每组5只,分别6MX直线加速器以0、10Gy、20Gy、30Gy照射大鼠鼻咽区域,并与放射后24-36h,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放射前后两种大鼠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及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①CV级大鼠口咽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并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SPF级大鼠口咽部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5%,且检出菌为常驻菌奇异变形杆菌;②脾脏系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SPF级大鼠脾脏系数相对较小。③未照射的两种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和CD^8+淋巴细胞无差异,CD4^+/CD8^+比值基本相同;经过照射的CV级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和CD4^+淋巴细胞均明显减少,CD8^+淋巴细胞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并与辐射剂量有一定的效应关系,同时CD4^+/CD8^+比值呈明显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F级大鼠照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CD4^+和CD8^+淋巴细胞亚群在电离辐射后无明显下降,CD4^+/CD8^+比值变化统计学组间分析无明显差异。结论微生物学等级不同的动物其鼻咽放射后机体免疫紊乱的程度是有差异的,SPF级动物损伤的程度较低,提示菌群因素在机体放射性损伤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 丁浩王胜资王纾宜陆神斌郭明田洁
- 关键词:菌群外周血T淋巴细胞电离辐射
- 下鼻甲骨血管瘤一例
- 2014年
- 患者女,72岁,因发现左鼻腔肿物半年于2011年6月9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发现左鼻腔肿物,最初约黄豆大小,有鼻塞,无出血、发热、流脓血涕,未诊治,半年来患者自觉肿物逐渐增大,鼻塞加重.先于外院就诊,后转至我院.入院体检示:鼻黏膜充血,鼻中隔右偏,左侧鼻腔见一暗红色肿物,质中,触之不易出血,基底位于左侧下鼻甲.鼻窦CT示:左侧下鼻甲区显著增大肿块,边界清楚,内有骨小梁样结构、斑片状骨样增生,可为造影剂明显增强(图1).完善各项临床检查后,于入院后第2天在全麻内镜下行鼻腔肿物切除术,术中左侧下鼻甲处见一个灰红色肿物,质稍硬,完整切除肿物.术后送检物为破碎组织,质地脆,呈沙粒样,5%硝酸去钙后石蜡包埋切片,镜下见肿瘤内含薄片状、网格状骨小梁,骨小梁间有大量充满血液的腔隙,腔壁内衬血管内皮细胞与支撑基质相连(图2).其中内皮细胞免疫组化FⅧ及CD34呈阳性,病理诊断为骨血管瘤.1年后随访患者,情况良好,术前症状消失,鼻腔检查未见异常.
- 朱嘉兴王纾宜王德辉
- 关键词:骨血管瘤下鼻甲血管内皮细胞鼻腔肿物石蜡包埋切片入院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