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作品数:17 被引量:184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海淀区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细胞块p16/Ki-67双染对子宫颈炎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细胞块技术p16/Ki-67双染对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以上(≥CIN2)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2例子宫颈炎患者,均接受阴道镜活检、DNA倍体分析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细胞学结果均为ASC-US/LSIL病例,对患者剩余的液基细胞学(LBC)标本进行基于细胞块技术的p16/Ki-67双染,绘制受试者操作者特征(ROC)曲线比较细胞块p16/Ki-67双染与DNA倍体分析和HR-HPV对≥CIN2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胞块p16/Ki-67双染Kappa值为0.835,与活检病理诊断结果高度一致。细胞块p16/Ki-67双染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94.16%和85.45%),HR-HPV检测AUC为0.557(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13.17%和98.18%),DNA倍体分析AUC为0.583(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32.93%和83.64%);细胞块p16/Ki-67双染AUC显著高于HR-HPV检测(Z=11.387、P<0.001)和DNA倍体分析(Z=7.47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HR-HPV检测和DNA倍体分析相比,细胞块p16/Ki-67双染NRI值分别为1.470(95%CI:1.246~1.470、P<0.001)和1.278(95%CI:1.049~1.278、P<0.001);IDI值分别为0.609(95%CI:0.525~0.692、P<0.001)和0.633%(95%CI:0.554~0.713,P<0.001)。结论基于细胞块p16/Ki-67双染对于≥CIN2患者的正确分类有更好的预测,是ASC-US/LSIL患者分流的良好方法,可有效避免过度诊断和治疗。 孙笑非 顾依群 王爱春 王荔 孟凡凡 王军 卢利娟关键词:细胞块 宫颈上皮内瘤变 液基细胞学结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评估 宫颈癌严重危害着女性健康,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2008年,世界范围内,近53万新发宫颈癌病例以及27.5万的死亡病例中发展中国家的所占比例大约为85%。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妇女的宫颈癌筛查工作明显加快了步伐,但是每年... 孙笑非 顾依群 王军 汪颖南 张晓波 王荔关键词:宫颈癌筛查 液基细胞学 HPV 价值评估 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及癌的筛查 2004年 目的:探讨临床实践中下生殖道上皮内瘤变及癌的筛查方法、注意事项,总结出发病趋势和现象。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2年5月阴道镜门诊的718例病历。结果及结论:①阴道镜可放大并照亮表层上皮及下面相连的基底组织,能从视觉上和组织学上确定几乎所有宫颈和下生殖道的健康状况;②通过比较传统巴氏宫颈抹片、CCT与阴道镜病理符合率,并考虑到卫生经济方面的原因认为传统巴氏宫颈抹片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应进一步提高阅片水平、推广TBS汇报系统、强调正确的取材方法、改进现在的取样器;③宫颈器趋于年轻化,应进一步加强妇女防癌三级预防,阻断癌前病变的发展;④不典型腺上皮及不满意阴道所见应规范处理,实施子宫颈管内膜刮除术、分段诊刮和宫腔镜检查。⑤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重视HPV阳性的宫颈单纯增生患者的追踪治疗问题。 梁学爱 高平 杨艳艳 王军关键词:阴道镜 分段诊刮 2225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病例与HC2HPV—DNA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24 2011年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ybridcaptureⅡ,HC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日前应用较广、行之有效的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我们收集了2225例TCT诊断异常且有完整HC2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病例,比较分析TCT、HC2检测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为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水平提供参考。 王爱春 顾依群 王军 周秋立 王荔 卢利娟 张慧关键词: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诊断 DNA检测 病例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早期筛查方法 126例ASC-H与HR-HPV检测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高危型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为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中的意义。方法:应用二代杂交捕获(HC-II)方法对126例细胞学诊断为ASC-H的病例行HR-HPV DNA检测,比较分析HR-HPV DNA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结果:126例ASC-H病例中HR-HPV阳性89例,包括浸润性癌4例、CIN2-3级36例、湿疣/CIN1级22例以及宫颈慢性炎27例。即HR-HPV阳性病例中CIN2级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率为44.9%(40/89);HR-HPV阴性37例,浸润性癌及CIN2-3级0例,即HR-HPV阴性的患者中CIN2级及以上病变的检出率为0(0/37);计算HR-HPV检测对126例ASC-H病例中CIN2级及以上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43.0%、0、60.0%、45.0%、100.0%。结论:ASC-H高度提示宫颈病变的存在,ASC-H患者建议做HR-HPV检测,若HR-HPV结果阳性,则需进一步阴道镜下取宫颈活检。HR-HPV结果阴性是宫颈CIN2级及以上病变阴性的一个预测指标。 孙笑非 顾依群 王军 王爱春 周秋立 张慧关键词:薄层液基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结合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70 2013年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cytologictest,TCT)检测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探讨二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6月间就诊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TCT阳性诊断的患者,根据知情同意及自愿的原则,筛选其中HR—HPV检测结果完整,并同时于阴道镜下行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的患者共3197例,比较分析HR.HPV检测、TCT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入选的3197例病例中,组织病理学结果为慢性炎症占58.6%;湿疣或CINI级占26.1%;CINII—III级占14.1%;浸润性癌1.2%;TCT诊断阳性病例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符合率分别为:ASC-US21.2%,ASC—H28.6%,LSIL39.6%,HSIL56.2%,宫颈癌72.4%;TCT诊断阳性的病例中,HR-HPV检测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HR—HPV感染率随病理诊断级别的升高而显著升高(x^2趋势=292.354,P=0.000〈0.05);随着TCT诊断级别的升高,HR-HPV阳性率显著上升(x^2趋势=144.113,P=0.000〈0.05)。结论TCT能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但由于低度宫颈病变的灵敏度较低,会造成一部分漏诊情况的发生。HR-HPV检测与TCT联合能够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孙笑非 顾依群 王爱春 王军 谢俊玲关键词:组织细胞 组织病理学 液基细胞学结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评估 孙笑非 顾依群 王军 汪颖南 张晓波 王荔文献传递 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2020年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由外周静脉插入一根静脉导管,至上腔静脉的一种穿刺技术。因其操作危险性小,对患者创伤小,使用时间长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针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及临床护理进行简要阐述。 郭妍 边建华 贺桥桥 王军 王盈关键词:乳腺癌 PICC置管 并发症 临床护理 宫颈癌筛查中DNA定量分析与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比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比较DNA定量分析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7 470例妇女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及DNA定量分析,结果异常者用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TCT在ASC及以上病变为阳性,DNA指数≥2.5为阳性.结果 7470例患者,用DNA定量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13.0%,TCT检查阳性率为13.7%,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813,P=0.178);≥3个细胞2.5≤DNA指数<4.5者及DNA指数≥4.5者的TCT阳性率明显高于<3个细胞2.5≤DNA指数<4.5者;不同级别TCT异常,均可发现有DNA指数异常细胞,TCT病变级别越高,DNA倍体异常细胞和异倍体细胞峰出现频率越大;不同程度的DNA异常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48,P=0.000).结论 DNA定量分析联合TCT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可行性,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指导临床进行宫颈活检,对高危型HPV感染起提示作用. 钟萍萍 顾依群 王军 周秋立 王爱春关键词:DNA指数 DNA定量分析 宫颈肿瘤 TCT及HC2-HPV-DNA检测对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评估 被引量:28 2011年 目的:评价TCT、HC2-HPV-DNA单一及联合检测在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155例TCT检测提示异常的绝经后妇女,进一步行HC2-HPV-DNA检测和病理学活检。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TCT、HC2-HPV-DNA及两者联合检测筛查宫颈C IN1/湿疣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指标,评价其诊断价值。结果:HC2-HPA-DNA对绝经后妇女C IN1/湿疣以上病变的筛查敏感性高于TCT检测(分别为84.0%及76.0%),但其特异度明显低于后者(分别为52.4%及74.3%),两种检测均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25.7%及47.6%),两者联合检测可明显降低假阳性率(19.0%),并且明显提高诊断的特异度(81.0%)及诊断符合率(78.1%),两种检测方法单一或联合检测的阴性预测值无差异显著性。结论:TCT、HC2-HPA-DNA联合检测可降低筛查假阳性率,提高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在绝经后妇女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王爱春 顾依群 王军 汪颖南 孙笑非 周秋立关键词:TCT 绝经后妇女 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