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爱春

作品数:47 被引量:283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海淀区科技项目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理学

主题

  • 23篇病理
  • 17篇宫颈
  • 15篇临床病理
  • 14篇细胞
  • 13篇宫颈癌
  • 12篇卵巢
  • 10篇上皮
  • 8篇胎儿
  • 8篇肿瘤
  • 8篇病理分析
  • 7篇乳头
  • 7篇临床病理分析
  • 6篇免疫
  • 6篇病变
  • 5篇上皮内
  • 5篇上皮内瘤
  • 5篇上皮内瘤变
  • 5篇尸体解剖
  • 5篇皮内
  • 5篇瘤变

机构

  • 38篇北京海淀妇幼...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解放军309...

作者

  • 47篇王爱春
  • 38篇顾依群
  • 23篇汪颖南
  • 17篇张晓波
  • 16篇谢俊玲
  • 16篇卢利娟
  • 12篇钟萍萍
  • 10篇孙笑非
  • 10篇王军
  • 8篇刘爱军
  • 7篇孙云飞
  • 7篇王荔
  • 6篇周秋立
  • 6篇王昀
  • 4篇张慧
  • 2篇郭超
  • 2篇何湘萍
  • 2篇马亚琪
  • 2篇李金航
  • 2篇张彦

传媒

  • 12篇中华病理学杂...
  • 9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RAF基因突变表达与人类恶性黑色素瘤易感病理亚型的Meta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人类恶性黑色素瘤病理亚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全面检索万方、维普、cnki中文数据库及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Elsevier Science Direct和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同时辅以文献追溯法,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Rev Man5.3.3分析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合并。结果:总计运用Meta分析文献13篇,(其中,中文文献3篇,英文文献10篇),累计总病例数为5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肢端性恶性黑素瘤的合并BRAF突变率=21%(95%CI17%~25%);非肢端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合并BRAF突变率=50.22%(95%CI42.22%~59.82%);黏膜性恶性黑素瘤的合并BRAF突变率=17.52%(95%CI13.15%~23.39%);结节性恶性黑素瘤的合并BRAF突变率=49.35%(95%CI40.57%~57.33%);浅表扩散性恶性黑素瘤的合并BRAF突变率=49.13%(95%CI41.09%~56.94%)。结论:BRAF突变在非肢端、结节性、浅表扩散性恶性黑色素瘤中常见;显示BRAF突变可能是非肢端、结节性、浅表扩散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遗传学因素。BRAF基因的突变率在黏膜性、肢端性恶性黑色素瘤中较不常见,说明BRAF突变可能是黏膜性及肢端性恶性黑色素瘤中发病的次要遗传学因素。
李莹王为光王爱春李迎雪杨扬
关键词:BRAF基因突变META分析
细胞块p16/Ki-67双染对子宫颈炎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细胞块技术p16/Ki-67双染对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以上(≥CIN2)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2例子宫颈炎患者,均接受阴道镜活检、DNA倍体分析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细胞学结果均为ASC-US/LSIL病例,对患者剩余的液基细胞学(LBC)标本进行基于细胞块技术的p16/Ki-67双染,绘制受试者操作者特征(ROC)曲线比较细胞块p16/Ki-67双染与DNA倍体分析和HR-HPV对≥CIN2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胞块p16/Ki-67双染Kappa值为0.835,与活检病理诊断结果高度一致。细胞块p16/Ki-67双染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94.16%和85.45%),HR-HPV检测AUC为0.557(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13.17%和98.18%),DNA倍体分析AUC为0.583(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32.93%和83.64%);细胞块p16/Ki-67双染AUC显著高于HR-HPV检测(Z=11.387、P<0.001)和DNA倍体分析(Z=7.47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HR-HPV检测和DNA倍体分析相比,细胞块p16/Ki-67双染NRI值分别为1.470(95%CI:1.246~1.470、P<0.001)和1.278(95%CI:1.049~1.278、P<0.001);IDI值分别为0.609(95%CI:0.525~0.692、P<0.001)和0.633%(95%CI:0.554~0.713,P<0.001)。结论基于细胞块p16/Ki-67双染对于≥CIN2患者的正确分类有更好的预测,是ASC-US/LSIL患者分流的良好方法,可有效避免过度诊断和治疗。
孙笑非顾依群王爱春王荔孟凡凡王军卢利娟
关键词:细胞块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中不同高危型HPV感染与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例中不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时p53的表达情况。方法 60例CIN病例(HC2检测高危型HPV为阳性,宫颈活检组织学证实为CIN)的石蜡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16/18、HPV31/33,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p53蛋白的表达。以2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为阳性对照,20例正常宫颈为阴性对照。结果 CIN病例中HPV16/18感染组、HPV31/33感染组及其他高危型HPV感染组(HPV35、39、45、51、52、56、58、59、68)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56%、13.75%、17.14%,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亚型高危型HPV感染的CIN病例,p53表达率相近,推测不同亚型高危型HPV对宿主p53影响可能相同,与宿主p53结合的量可能相同;CIN与不同高危型HPV的相关程度和p53的突变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钟萍萍顾依群王爱春汪颖南卢利娟王荔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HPVP53
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7年
目的分析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s,PT)的临床病理特征、超声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7年11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纤维上皮性肿瘤1325例,对其中的37例P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PT占纤维上皮性肿瘤的2.8%(37/1325)。37例PT患者中有26例为良性,7例交界性,4例恶性。PT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3.9岁,良性PT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1.8岁,交界性PT为36.3岁,恶性PT为43.8岁。1例恶性PT内可见导管原位癌,11例PT伴有纤维腺瘤,1例良性PT患者在3年前有导管原位癌手术史。20例随访病例中,有2例PT肿物切除后复发,其中1例为良性PT,1例为交界性PT,复发后组织病理学与之前相似,扩大切除后未复发。结论恶性PT的发病年龄较良性及交界性PT大;PT内出现癌提示为一种碰撞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对PT的诊断价值较低;PT以手术切除为主,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对于预防PT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钟萍萍何湘萍金玉兰谢俊玲王爱春顾依群
关键词:乳腺肿瘤叶状肿瘤
CD44、CD24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王爱春王昀卢利娟孙云飞郭超陈薇顾依群刘爱军
胎儿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35例尸体解剖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胎儿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CAVSD)的病理解剖特征、分型、合并畸形及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35例中晚期引产的CAVSD胎儿,回顾其尸体解剖资料、临床病史及染色体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5例孕18—38周CAVSD的胎儿中,26例为CAVSDA型(74.3%,26/35),1例CAVSDB型(2.8%,1/35),8例CAVSDC型(22.8%,8/35)。4例为单纯CAVSD畸形(11.4%,4/35),31例CAVSD并发其他畸形(88.6%,31/35),累及系统主要为循环、呼吸、运动系统。15例行染色体检查的胎儿中,13例有染色体异常(13/15),其中11例为21-三体(11/15)。结论CAVSD是一种罕见且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以CAVSDA型最常见。CAVSD常合并其他畸形,多伴发染色体异常。
钟萍萍顾依群王爱春孙笑非汪颖南张晓波谢俊玲
关键词:心内膜垫缺损胎儿尸体解剖
宫颈癌筛查中DNA定量分析与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比较DNA定量分析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7 470例妇女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及DNA定量分析,结果异常者用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TCT在ASC及以上病变为阳性,DNA指数≥2.5为阳性.结果 7470例患者,用DNA定量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13.0%,TCT检查阳性率为13.7%,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813,P=0.178);≥3个细胞2.5≤DNA指数<4.5者及DNA指数≥4.5者的TCT阳性率明显高于<3个细胞2.5≤DNA指数<4.5者;不同级别TCT异常,均可发现有DNA指数异常细胞,TCT病变级别越高,DNA倍体异常细胞和异倍体细胞峰出现频率越大;不同程度的DNA异常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48,P=0.000).结论 DNA定量分析联合TCT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可行性,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指导临床进行宫颈活检,对高危型HPV感染起提示作用.
钟萍萍顾依群王军周秋立王爱春
关键词:DNA指数DNA定量分析宫颈肿瘤
卵巢囊性颗粒细胞瘤一例报道
汪颖南顾依群王爱春张晓波谢俊玲卢利娟
文献传递
先天性白血病1例胎盘及胎儿尸解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王爱春李金航孙云飞谢俊玲张慧刘爱军顾依群
胎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的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治疗等。方法对18例胎儿CPAM的尸体解剖资料、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临床病史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照Stocker组织病理学分型,18例CPAM中I型2例,Ⅱ型12例,Ⅲ型4例。证实5例为双侧病变,余13例均为单侧病变和累及单叶。12例为单发畸形,6例合并其他器官和/或系统畸形,合并其他畸形为心脏畸形,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伴胸、腹腔积液,1例合并双侧多囊肾、胃肠道闭锁。结论CPAM是一种少见的肺部病变,病因不明,并非真正的肿瘤。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该病的有效手段,确诊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其预后取决于是否伴发畸形、存在胎儿水肿、肺发育不全。
汪颖南顾依群张晓波王爱春谢俊玲卢利娟孙云飞
关键词:胎儿尸体解剖免疫组织化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