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宗秋

作品数:38 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晚期
  • 15篇化疗
  • 9篇嘧啶
  • 9篇细胞
  • 9篇肺癌
  • 8篇叶酸
  • 8篇晚期非小细胞
  • 8篇晚期非小细胞...
  • 8篇细胞肺癌
  • 8篇小细胞
  • 8篇小细胞肺癌
  • 8篇非小细胞
  • 8篇非小细胞肺癌
  • 7篇肿瘤
  • 6篇顺铂
  • 6篇活检
  • 6篇草酸铂
  • 6篇穿刺
  • 6篇穿刺活检
  • 5篇联合化疗

机构

  • 26篇广东药学院附...
  • 10篇广州铁路中心...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医学院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广州铁路(集...

作者

  • 38篇温宗秋
  • 25篇刘魁凤
  • 11篇舒阳春
  • 8篇陆崇
  • 8篇莫贤毅
  • 6篇王波
  • 6篇王新宁
  • 6篇丁颖
  • 5篇王希成
  • 5篇温雅敏
  • 4篇盛展新
  • 4篇李玉齐
  • 4篇叶升
  • 4篇林忠
  • 4篇李红
  • 3篇张丽萍
  • 3篇杨帆
  • 2篇刘钧澄
  • 2篇秦鑫添
  • 2篇张帆

传媒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影像诊断与介...
  • 2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疗、化疗及放化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004年
目的 探讨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 ,为探索更好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确诊初治PS≤ 1的 87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及放疗 +化疗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放疗、化疗及放化联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10 5 9个月 ,8 6 1个月和 16个月 ;1,2 ,5年生存率放疗组为 13% ,10 %和 0 ;化疗组为 12 % ,6 %和 0 ;放化联合组为 33% ,2 1%和 4 %。化疗患者主要发生消化道和造血系统的毒性反应 ;Ⅲ度以上的放射性食管炎在单纯放疗组和放化联合组分别为2 5 %和 4 5 %。全组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采用放疗 +化疗的综合治疗 ,能延长生存期 ,毒副反应能耐受。
温宗秋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单纯放疗
BioPince^(TM)活检针CT引导下胸部肿块穿刺活检96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BioPinceTM活检针在CT引导下经皮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胸部肿块病人(92例为肺部,4例为纵隔肿块)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分析病理结果,敏感度、特异度,不同大小肿块取材满意率以及穿刺并发症。[结果]胸部病变穿刺诊断的准确率(能作出准确定性诊断的例数/总例数)为94.8%(91/96)。最后确诊的恶性病变共87例中,1例穿刺诊断为慢性炎,最后确诊为鳞癌,3例为“不能定性”最后诊断腺癌。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5.4%(83/87),特异度为100%。病理示“不能定性”者4例。大病灶(直径>2cm)首次穿刺取材满意率较小病灶者高,分别为81.8%(63/77)和63.1%(12/19)(P=0.14)。气胸发生率10.4%(10/96)。[结论]BioPinceTM活检针活检取材良好,对胸部肿块的诊断准确性相对较高,但因结构原因,使用时有局限性,可作为其他类型活检针的有益补充。
王波温宗秋盛展新温雅敏张丽萍
关键词:体层摄像术穿刺术胸部肿瘤活检针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比较健择联合卡铂(GC方案)与健择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1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GC方案组(40例)和GP方案组(41例)。每例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GC和G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7.5%和41.5%(P>0.05)。中位疾病进展期为4.8个月和5.1个月(P>0.05),中位生存期为8.8个月和9.0个月(P>0.05),1年生存率为40.0%和41.5%(P>0.05)。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和皮疹。Ⅲ+Ⅳ度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心、呕吐在GP组较GC组表现更为显著(P<0.05)。结论GC方案与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近,GC方案有更好的耐受性,可能对老年,体力状况差患者更为适用。
舒阳春刘魁凤莫贤毅温宗秋陆崇
关键词:吉西他滨顺铂卡铂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氟尿嘧啶为主方案同期放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耐受性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比较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醛氢叶酸(leucovolin,CF) +顺铂(cisplatin,DDP)组成的PLF或DDP+5-Fu的PF方案化疗+同期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耐受性及毒副作用。方法将62例在本院住院的病理证实的初治(Ⅲ期和Ⅳa期)鼻咽癌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化疗+同期放疗组(32例)和单纯放疗组(30例)。治疗方法:同期放化疗组:PF 3周或PLF双周方案化疗3个疗程,放疗于化疗第1~14天开始。两组放疗条件相同,剂量相似。主要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副作用及耐受性,其次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无病进展时间。结果同期放化疗组全部按计划完成化疗疗程者37.5%,另外31.25%的患者第2疗程后仅行DDP化疗,有31.25%的患者仅行1个疗程的化疗。放疗过程中因毒副作用而中断放疗4~7天者以放化疗组多见(P<0.005)。同期放化疗组发生Ⅲ~Ⅳ度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皮肤反应、口腔粘膜炎明显增高(P<0.05)。放疗结束时及放疗结束后3月,两组鼻咽和颈部肿瘤消退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期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和23个月(P>0.05)。结论顺铂和5 -氟尿嘧啶为主联合方案化疗与放疗同期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毒副作用可能有叠加,患者耐受性下降,治疗依从性低,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应谨慎使用。
温宗秋王新宁刘魁凤王希成
关键词:鼻咽癌局部晚期顺铂5-氟尿嘧啶同期放化疗
放疗、化疗或放化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对照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分析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的疗效,为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至1998年12月确诊的初治PS≤1的LANSCLC 87例,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结果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59、8.61和16个月;放疗组1,2,5年生存率分别为13.3%、10.0%、0,化疗组为12.1%、6.1%、0,综合治疗组为33.3%、20.8%、4.2%。化疗组患者主要发生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单纯放疗组和综合治疗组Ⅲ度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25.0%和45.0%。全组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能延长生存期,毒副反应可耐受。
温宗秋
可分解与不可分解活检针肺穿刺活检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对比可分解与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在CT导引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对50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BioPinceTM活检针;B组(25例)使用可分解针体的PRECISA和VITESSE活检针。对比两组:穿刺活检组织量,首次穿刺成功率,病理诊断结果,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较B组可明显获取更多的条状组织,分别为(24/25)和(11/25)(P<0.05),同时病理示“严重挤压变形细胞,未能定性”而影响诊断者仅见于B组。但是A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较B组低,分别为52%(13/25)和80(20/25)(P<0.05),出血和气胸发生率以A组稍高,分别为84%和72%,16%和4%(P>0.05)。结论不可分解针体的BioPinceTM穿刺活检针取材相对良好,但因结构原因,会影响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增加操作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相反,可分解针体的Precisa和Vitesse取材稍逊,但是操作灵活,尤其对于特殊患者,如肿块小、胸壁薄、体质差者有独到优势。提示我们有必要结合使用两种不同类型活检针,以提高肺部肿块CT导引下穿刺活检水平。
王波温宗秋盛展新温雅敏张丽萍
关键词:活检针穿刺活检
紫杉醇/草酸铂/5-氟脲嘧啶/醛氢叶酸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紫杉醇/草酸铂/5-氟脲嘧啶(5-FU)/醛氢叶酸(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晚期或复发转移性胃癌患者30例,接受紫杉醇/草酸铂/(5-FU)+CF方案化疗。紫杉醇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草酸铂8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CF 2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5-FU400 mg/m^2于CF后静脉推注,第1天;5-FU2.0 g/m^2,于5-FU推注后持续静滴48 h,第1~2天。2周重复,4周1个疗程,至少治疗2个疗程。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1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53.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5.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1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外周神经毒性,Ⅲ+Ⅳ度白细胞下降33.3%,其余多为Ⅰ~Ⅱ度毒性反应。结论紫杉醇/草酸铂/5-FU+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性可以耐受。
舒阳春刘魁凤温宗秋莫贤毅陆崇丁颖
关键词:紫杉醇草酸铂5-氟脲嘧啶醛氢叶酸胃癌化疗
简易棉纱固定装置在CT导向肺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2009年
目的研制简易棉纱固定装置并探讨其在CT导向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BioPinceTM活检针行穿刺活检;B组(32例)使用该活检针穿刺定位过程中,加用简易棉纱固定装置固定针体。对比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针尖移位次数,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病理诊断结果。结果A、B两组在CT扫描核实时发现针尖下移分别是8例次和0例次(x^2=9.14,P=0.0025),针尖偏移原定靶点7例次和2例次(x^2=3.23,P=0.072),B组使用棉纱固定装置后,明显较少针体和针尖的移位,因此减少调整的次数,因而提高了首次穿刺成功率(x^2=8.57,P=0.0034),进而减少了气胸、穿刺针道出血等的并发症,统计学比较,P值均<0.05。最重要的是,棉纱固定装置固定了穿刺针,防止了针尖自行下滑误穿纵隔大血管的可能。两组最后均取得足量组织,病理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8%和96.9%(P>0.05)。结论简易棉纱固定装置,在穿刺定位过程中对因结构原因不可分解针体的从而会影响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增加操作的风险BioPinceTM等穿刺活检针,可以固定针体和针尖,减少移位,提高了肺部肿块CT导向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
王波温宗秋温雅敏杨清华张丽萍刘洪芳
关键词:体层摄像术X线计算机穿刺活检
紫杉醇/草酸铂/5─氟脲嘧啶/醛氢叶酸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紫杉醇/草酸铂/5-FU+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可以耐受,为有效的方案。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紫杉醇/草酸铂/l5-氟脲嘧啶(5-FU)/醛氢叶酸(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舒阳春莫贤毅刘魁凤陆崇丁颖温宗秋
关键词:紫杉醇草酸铂5-氟脲嘧啶醛氢叶酸晚期胃癌
大剂量亚叶酸钙、氟脲嘧啶、草酸铂方案治疗晚期头颈癌27例疗效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亚叶酸钙、氟脲嘧啶、草酸铂方案治疗头颈癌的近期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对晚期头颈癌27例采用大剂量亚叶酸钙、氟脲嘧啶、草酸铂方案治疗,并观察化疗前后血尿、肝、肾功能及EB病毒的变化及相关检查的结果。结果观察组取得CR3例,PR11例,SD6例,PD7例,总有效率(CR+PR)51.8%。毒副反应主要有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手足末梢神经炎等,相对比较轻微,多为I-II度,通过对症治疗多能耐受化疗。结论草酸铂联合大剂量亚叶酸钙、氟脲嘧啶持续48 h治疗晚期头颈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病人多能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杨帆刘魁凤温宗秋
关键词:晚期头颈癌亚叶酸钙草酸铂氟脲嘧啶输注静脉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