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免疫
  • 2篇疱疹
  • 2篇细胞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带状疱疹后
  • 1篇带状疱疹后神...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毒性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死亡
  • 1篇星状神经节
  • 1篇星状神经节阻...
  • 1篇性传播
  • 1篇性传播疾病
  • 1篇性疾病
  • 1篇修护
  • 1篇颜面
  • 1篇颜面再发性皮...
  • 1篇痒疹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李芃
  • 6篇高英
  • 5篇姚鹏
  • 4篇梁小芳
  • 3篇姜小丽
  • 1篇章宏峰
  • 1篇蔡毅
  • 1篇杨名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IL-35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新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和器官产生了免疫应答.进而造成组织和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银屑病(Psoriasis)、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等。
梁小芳杨名和义敏袁婧姚鹏李芃高英
关键词:IL-35自身免疫性疾病
女性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及预后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探讨HPV基因型与CA预后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女性CA初发患者(CA组)230例,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进行HPVDNA及基因分型检测。HPV-DNA阳性患者根据HPV基因型分为高危型、低危型和混合型3组,另选健康女性作为对照,分析HPV-DNA阳性C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观察不同HPV基因型CA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CA患者HPV-DNA阳性率为95.22%(219/230)。HPV-DNA阳性标本中共检出21种HPV基因型,其中HPV16(7.83%)和HPV6(29.57%)分别在高危型和低危型HPV中阳性率高。治疗前不同HPV基因型CA患者的CD_3^+、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_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不同HPV基因型CA患者的CD_3^+、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_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前后各HPV基因型组间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患者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2.17%和15.65%,与低危型组的4.78%、6.52%和混合型组的5.56%、8.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CA患者HPV感染以HPV6、HPV11及HPV16 3种基因型为主,高危型和低危型HPV可单一感染也可混合感染。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失调与HPV基因分型无关,但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更高。
姜小丽高英和义敏李芃梁小芳
关键词: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细胞免疫预后
梅毒性葡萄膜炎1例
2017年
患者女,59岁,因双眼视力下降于眼科就诊,眼底荧光造影提示双眼葡萄膜炎,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为1∶32(+),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诊断: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拒行脑脊液检查,予双侧球旁甲强龙20mg注射及苄星青霉素240万U两臀肌注,1次/周,共4次治疗。治疗结束后患者双眼视力明显好转,3个月后复查血TRUST 1∶16,半年后为1∶8,1年后TRUST转阴。
姜小丽高英李芃梁小芳和义敏
关键词:梅毒葡萄膜炎
洛芬待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44例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洛芬待因与普瑞巴林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PHN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洛芬待因组(治疗组)和普瑞巴林组(对照组)。治疗组44例口服洛芬待因片,初始剂量2片,每次1片,每天4次;对照组44例口服普瑞巴林囊,每次1粒,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定疼痛缓解率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VAS、PSQI、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QOL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PSQI、SAS评分同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QOL评分治疗14 d、治疗28 d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组头晕及口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洛芬待因片治疗PHN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优于普瑞巴林。
李芃高英姚鹏
关键词:普瑞巴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顽固性结节性痒疹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结节性痒疹为疣状结节性损害,以小腿伸侧多见,伴剧烈瘙痒,其病因尚不清楚。2012年2月-2015年9月我科与疼痛科共收治顽固性结节性痒疹33例,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口服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李芃蔡毅姚鹏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沙利度胺结节性
Smad7在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及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检测Smad7在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以及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对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及基底细胞癌标本(各30例)和30例正常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3例脂溢性角化病标本、23例日光性角化病标本和28例基底细胞癌标本中Smad7染色阳性,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1.0±23.0)%,(32.7±26.3)%和(62.6±32.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的(6.7±5.0%)。结论:Samd7可能与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以及基底细胞癌的发病有关。
和义敏章宏峰李芃梁小芳姜小丽高英
关键词:脂溢性角化病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SMAD7免疫组化
HSVⅡ-DNA在生殖器疱疹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生殖器疱疹(GH)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可通过胎盘及产道感染新生儿,导致流产及新生儿死亡,与宫颈癌的发生也相关。单纯疱疹病毒(HSV)分Ⅰ型(HSVⅠ)和Ⅱ型(HSVⅡ)。HSVⅡ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体,90%的生殖器疱疹病例都是有HSVⅡ引起的。
姚鹏李芃
关键词: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新生儿死亡性传播疾病
喜美恩舒缓修护浓缩原液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8年
为探讨喜美恩舒缓修护浓缩原液联合0.03%他克莫司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选取63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给予喜美恩舒缓修护浓缩原液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照1组给予他克莫司乳膏治疗,对照2组给予喜美恩舒缓修护浓缩原液治疗。用药2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显示,患者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有效率(90.48%)与对照1组的有效率(76.1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2组有效率(47.62%)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1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有红斑加重、瘙痒等副反应。本研究表明喜美恩舒缓修护浓缩原液联合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李芃高英姚鹏
关键词:颜面再发性皮炎他克莫司软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