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淼
- 作品数:24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非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骨科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1年
-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因具有独特的异位骨诱导活性而被发现并被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与胚胎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及组织的修复均密切相关,是诱导骨发生的主要活性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7是骨形态发生蛋白家族中的一员,主要在骨、肾组织中表达,与胚胎组织的发育、功能维持及组织的修复均密切相关。目的:全面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7在骨发育和骨折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电子检索和计算机Medline数据库1990/2010收录的骨形态发生蛋白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分析生物学作用及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随着研究的深入,骨形态发生蛋白7可望在骨折愈合、退行性骨关节炎、相关骨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生物学活性使其对骨折、骨缺损、延迟愈合,骨不连、骨质疏松等多种骨科疾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已有证据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局部应用或骨形态发生蛋白涂层有利于假体-骨界面的骨整合,包括假体周围骨缺损的治疗。
- 沈奕李晓淼王伟力
-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7骨科
-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骨的疗效评价被引量:8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肢体骨肿瘤保肢手术治疗不仅要彻底切除病灶,而且要保留肢体功能,临床上已有用于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异体骨保存方法。有:新解冷冻骨、冷冻干燥骨和脱钙骨等。深低温及深低温脱水后保存的异体骨有抗原性弱,易与宿主骨结合,新骨形成等优点现对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骨半关节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的保肢手术及其愈后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大段同种异体骨修复股骨远端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6例,术后用X线片与核素^99Tc^m-MDP(亚甲基二磷酸)骨骼显像比较评定骨愈合,并评估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3~6个月在X线片显示牢固的生物固定(坚强的外骨痂或已骨性连接),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在骨移植后1个月就显示骨结合部代谢活跃,术后4月局部骨代谢趋于稳定,2年后逐渐恢复正常一本组优2例,良2例,中1例,差1例。结论:深低温保存同种异体骨的半关节移植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术后移植骨与自体骨愈合良好,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显示移植骨早期骨存活较X线片敏感,关节功能重建方面到达良好表现。
- 于沈敏冷云飞张鹏翼高克加李敏蔡兵李晓淼费民立慕小瑜
- 关键词:同种异体骨保肢手术
- 涤纶复合毡型人工韧带的研制
- 慕小瑜饶天健李敏蒋树娟金耀辉于沈敏费民立蔡兵林文王伟敦桂璟傅隼冷云飞李晓淼张鹏翼
- 人工韧带的研究是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里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研究的目的是研发一种修复喙锁韧带、环状韧带及跟腱韧带断裂等;既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又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新型人工韧带。涤纶复合毡...
- 关键词:
- 关键词:人工韧带生物力学生物相容性
- 瘦素在椎体骺软骨细胞软骨内骨化过程中的部位特异性作用研究
- 目的我们拟在细胞水平观察瘦素对椎体和长骨骺板增生和分化不同影响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效应。瘦素在椎体骺板生长代谢中有其不同于长骨的特异性作用,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拟在细胞水平研究STAT和ERK信号通路在瘦素对椎体骺板增...
- 李晓淼
- 关键词:瘦素骺板椎体软骨内骨化信号通路
- 股骨近端Stro-1^+细胞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受体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的融合率与假体周围的骨重建密切相关,这个过程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募集、向成骨细胞分化的途径受骨形态发生蛋白调控。目的:分析股骨近端Stro-1+细胞与骨形态发生蛋白7、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的相关性。方法:32例患者初次进行髋关节置换,取术中股骨矩开槽时骨块,体外细胞培养14d后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Stro-1+标记干细胞的总量,骨形态发生蛋白7、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的表达。结果与结论:Stro-1+、骨形态发生蛋白7、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组有轻微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不同性别组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股骨近端Stro-1+细胞数量(即代表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功能的细胞)与骨形态发生蛋白7表达呈负相关关系,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其可以影响髋关节假体的骨融合与生存率。
- 沈奕李晓淼傅晓东王伟力
- 关键词:骨重建骨形态发生蛋白假体
- 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
- 2015年
-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或内固定治疗,一般效果不佳。目的:观察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2例,采取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与结论:62例患者有55例获得有效随访,其中髋关节功能优32例,较好14例,良5例,差4例,优良率93%。提示双极股骨头置换手术操作时间短,卧床时间少、早期可负重活动,减少因卧床引起的术后并发症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有效的方法。
- 沈奕李晓淼丁裕润王伟力
- 关键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假体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梨状肌保留的临床探讨
- 目的:标准的骨科教程要求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使用后外侧入路时必须切断梨状肌从而暴露髋臼上缘及股骨髓腔。然而目前有大量临床证据表明修补关节囊及短外旋肌群可提高髋关节术后稳定性。我们采用后外侧手术入路,保留梨状肌并在术中对后外侧...
- 李晓淼沈奕王伟力傅晓东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梨状肌MRI
- 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中锁骨上神经的游离保护被引量:10
- 2015年
- 背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已经成为锁骨骨折主要的修复治疗方法,而这种方法常造成术后局部皮肤麻木及感觉下降。内固定过程中如何进行锁骨上神经游离的保护,其效果目前有争议。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中锁骨上神经游离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锁骨中段三分之一骨折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及神经保护组(n=23),均进行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中神经保护组在内固定过程中进行锁骨上神经游离保护。术后1年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内固定后局部麻木发生率、麻木严重程度、面积大小、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及麻木程度改善情况、疼痛等。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均有17例获得随访。在症状最严重时对照组所有患者100%出现了局部麻木情况,而神经保护组有16例(94%)发生麻木。到随访时对照组有7例(41%),神经保护组有3例(18%)残留轻度麻木症状,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麻木的严重程度、对生活的影像程度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改善。提示锁骨骨折内固定后局部皮肤感觉麻木是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术中游离锁骨上神经保护对于远期麻木症状改善可能有一定效果但不如预期。
- 徐瑞达李晓淼程光齐韩晓峰
- 关键词:锁骨手术后并发症
- 关节镜辅助空心钉固定胫骨平台髁间棘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观察关节镜辅助空心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髁间棘骨折的疗效。将本院收治的95例胫骨平台髁间棘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8),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手术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关节镜辅助空心钉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髁间骨折效果显著好于传统切开复位术,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李浩李晓淼沈奕王伟力
- 关键词:关节镜空心钉固定胫骨骨折
- 全髋关节置换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成骨细胞相关因子的基因表达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的使用寿命与假体周围有效的骨生成密切相关,这包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募集。碱性磷酸酶、Runx2、MSX2、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b的基因表达可反映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潜能。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关成骨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选取12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中取患者股骨近端的骨髓组织于体外在α-MEM与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培养基中扩增至子一代(Passage1),取出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学或RNA检测,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用检测成骨相关信号因子SOST、碱性磷酸酶、Runx2,MSX2、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b的RNA表达水平。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骨形态发生蛋白1a,b的关系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成骨相关因子与SOST的关联性应用Pearson分析。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相关信号因子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无明显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但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无相关性。SOST与碱性磷酸酶、MSX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a有相关性(P<0.05)。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后假体的稳定性可能与患者的成骨能力相关。尽管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等与成骨潜能无明显联系,但这些因素仍然可能影响假体的稳定性。
- 沈奕王伟力李晓淼张炜傅晓东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