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寅滢

作品数:10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教育
  • 3篇社会
  • 3篇社会学
  • 2篇德育
  • 2篇德育方法
  • 2篇西方德育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德教育方法
  • 1篇道德教育理论
  • 1篇道德教育思想
  • 1篇德教
  • 1篇选拔
  • 1篇遗忘
  • 1篇三好
  • 1篇三好学生
  • 1篇社会学家
  • 1篇社会学思考
  • 1篇生死
  • 1篇生死观

机构

  • 7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李寅滢
  • 2篇张磊

传媒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文教资料
  • 1篇成人高等教育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高校后勤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再认识被引量:2
2008年
人类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代哲学变革的主题。回归生活世界,是要把教育世界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与失落中唤醒,也是基于对自身存在合法性危机的反思,也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和最为根本性的任务。教育研究必须究问诸如教育回到什么样的生活世界、教育脱离生活世界带来了什么后果,教育和生活是否等同等根本性问题。
李寅滢
关键词:教育世界
一样的蓝天,不一样的童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2008年
有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李寅滢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西方德育方法论研究
2008年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道德教育方法古希腊、古罗马时期,道德教育相对繁荣,受城邦政治制度、希腊哲学的影响很大,产生了许多光辉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
李寅滢
关键词:道德教育理论德育方法道德教育方法道德教育思想宗教教育
西方德育方法论研究
2008年
作为一个社会人,道德在他的一生中都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一个人道德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从他的整个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因此,道德教育是整个社会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正确的德育方法是取得德育工作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本文宏观地对西方的德育方法进行了回顾,从中剖析其主要特征,并提出对我国德育方法的启示。
李寅滢
“三好学生”:一项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评“三好学生”以来,“三好学生”就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学习榜样,也成为在校学生追求的目标和荣誉。八九十年代之后,“三好学生”的称号似乎受到了质疑,逐渐被一些学校淡化,虽“三好学生”依然存于学校的学生...
李寅滢
关键词:三好学生教育社会学人才选拔教学实践
文献传递
班级管理的“麦当劳化”被引量:1
2008年
“麦当劳化”不是一个专业术语,是人们对一种现象形象的比喻和解释。美国社会学家乔治·里茨尔在《社会的麦当劳化对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生活特征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麦当劳化”这一概念。“麦当劳化”所具有的核心特征为:效率,用最理想的方式来完成某项作业;可计算性,客观的项目(如销售量)必须能够被量化为非主观的项目(如味道);可预测性,标准化和均一化的服务;可控制性,标准化和均一化的员工。这种生产管理的原理,
李寅滢张磊
关键词:麦当劳化班级管理社会学家可计算性可预测性
被遗忘的角落——精神追求——苏格拉底的生死观启示被引量:2
2007年
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篇对苏格拉底临死前和朋友们在监狱中从容谈论哲学的场景的描述,向我们传达了苏格拉底对死亡的坦然态度,对真理的坚定信仰,透视出苏格拉底之死的价值意蕴,在物质条件日益满足而精神世界匮乏的今天,对我们现在追求精神世界的道路上有着一定积极的意义。
张磊李寅滢
关键词:生死观苏格拉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