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 作品数:20 被引量:63 H指数:5 供职机构: 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 国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染色体易位畸变对人大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被引量:2 2006年 邢春根 李国强 周丽英 戴宏 薛永权 陆雪官 吴亚芳 吕孝东 田野关键词:人大肠癌细胞 原位杂交检测 荧光 FISH技术 细胞存活率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甘油三酯性急性胰腺炎2例并文献复习 2023年 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DKA合并高甘油三酯性急性胰腺炎(AP)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高甘油三酯性AP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展。患儿入院后辅助检查提示DKA合并高甘油三酯性AP诊断明确,给予禁食、静脉补液、调整胰岛素用量、奥曲肽等治疗,并同时积极进行对症治疗。经上述入院治疗后,患儿病情稳定或好转后出院。儿童DKA合并高甘油三酯性AP较成人少见,考虑到胰腺炎通常不典型和非特异性的表现可能会导致误诊和漏诊。因此,在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的儿科患者群体中,临床医生要提高认识,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 韩静 李国强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儿童 人脐血来源CD34^+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集落形成特性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离、培养及鉴定人脐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对内皮克隆形成细胞(Endothelial colony-forming cells,ECFCs)与内皮细胞集落形成单元(Endothelial cell colony-forming units,CFU-ECs)进行鉴别和界定。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RT-PCR、免疫荧光、Dil-Ac-LDL摄取、集落形成和成血管实验等多种方法对两类细胞进行鉴别及界定。结果:ECFCs和CFU-ECs表达相同内皮细胞表面抗原,如VEGFR-2、CD31、CD144、CD105和CD146。而CD45和CD14在两者的表达存在差异,CFU-ECs表面强表达,ECFCs表面几乎检测不到。另外两者在集落形态、细胞增殖能力、Dil-Ac-LDL摄取和体外成血管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CFU-ECs可能是造血干细胞源性的细胞集落,并非真正的EPCs。而ECFCs为真正意义上的EPCs,在组织工程和临床等方面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李国强 刘珍珍 孙晟轩 安广宇 周海斌关键词:内皮祖细胞 细胞分离 脐血 细胞鉴定 DC-CIK细胞治疗联合TACE及RFA治疗小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DC-CIK细胞治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小肝癌(small hepatic carcinoma,SHCC)的临床效果及免疫状态变化.方法:2008-03/2012-03本院收治SHCC患者85例,纳入对象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先行TACE联合RFA治疗.其中研究组41例,术后7 d均完成6次DC-CIK细胞治疗,每次回输细胞>1×1010,检测患者在DC-CIK治疗前后外周血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T细胞及NK细胞水平变化;对照组44例,未行DC-CIK过继性免疫治疗.结果:对照组A组治疗前vs治疗后AFP均值为494.5 mg/L±51.3 mg/L vs 226.5 mg/L±39.4 mg/L,P<0.05;研究组B组治疗前vs治疗后AFP均值为486.4 mg/L±54.8 mg/L vs 168.7mg/L±49.5 mg/L,P<0.01.B组ALT、AST治疗前vs治疗后为66 U/L±6.3 U/L、68 U/L±7.7 U/L vs 31 U/L±5.9 U/L、45 U/L±3.7 U/L,P<0.05;对照组为67 U/L±7.4 U/L、63 U/L±4.5 U/L vs 65 U/L±6.2 U/L、61 U/L±5.2 U/L,P>0.05.治疗后6 mo影像学检查B组vs A组有效率分别为87.80%vs 79.54%,P<0.05.B组vs 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1%,71.6%,68.3%vs 90.9%,65.9%,59.1%,P<0.05.B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16+CD56+和CD4+/CD8+细胞比值均上升(P<0.05),CD8+效应细胞比例下降(P<0.05).结论:DC-CIK细胞治疗序贯TACE联合RFA治疗可改善SHCC患者术后肝功能,提高患者免疫水平,降低肿瘤复发,延长SHCC患者生存期. 张泉成 潘国政 李国强 袁庆忠 徐教邦 孔阳 王立明关键词:小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口服利福平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乳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口服利福平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7月至2015年11月102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为观察组(利福平联合手术治疗55例)和对照组(手术治疗4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时治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6、9、1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9、12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所有治愈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利福平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李国强 由法平 张令海 袁庆忠关键词:利福平 外科手术 浆细胞乳腺炎 CN0微小乳头状甲状腺癌小切口腔镜辅助术可行性评价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腔镜辅助术式治疗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7-2015-02利油田中心医院80例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小切口腔镜辅助术式组(n=40)和传统术式组(n=40),对比评价两组间相关临床效果指标。结果两组间肿瘤最大直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长、术后1月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腔镜辅助术式治疗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虽手术时间稍长,但临床效果好,是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王明鑫 李国强 袁庆忠 赵希学 卜庆敖 潘国政关键词:CN0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刀 CD44和CD54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中CD44和CD54含量与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发展的关系,寻找一个稳定的早期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物学指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ELISA)检测38例结直肠癌和2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以及40例健康成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D44和CD54含量,并比较血清中CD44和CD54含量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结直肠癌肝转移组和结直肠癌组血清中CD44和CD5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结直肠癌肝转移组较结直肠癌组含量也明显增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组和结直肠癌组治疗后的血清CD44和CD54含量比治疗前下降。结论CD44和CD54可以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物学指标,同时也可以作为监测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预后的客观指标。 马陈 邢春根 毛大本 叶钢 李国强关键词:CD44 CD54 结直肠癌 肝转移 酶联免疫吸附法 乙肝相关性肝癌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围手术期乙肝病毒DNA的变化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肿瘤直径≤5cm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围手术期HBVDNA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339例肿瘤≤5cm肝癌患者的资料,患者分为手术组(193例)和射频组(146例),对影响HBV激活的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分层,检验分别分析抗病毒与未抗病毒治疗在手术组与射频组HBV的激活率变化,并对比分析随访患者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比例。结果(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Child—Pugh分级、肿瘤多发及治疗方式(射频/手术)是HBV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抗病毒治疗患者HBV激活率低于未抗病毒治疗患者(16/181比25/158,X2=3.869,P=0.049),未抗病毒治疗患者中手术组HBV激活率高于射频组(20/92比5/66,X2=5.788,P=0.016),而抗病毒治疗患者中手术与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01比6/80,疋。=0.319,P=0.572);(3)手术组与射频组术后7d患者CD3+、CD4+、CD4+/CD8+及NK细胞比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未抗病毒治疗患者射频组术后7d CD3+、CD4+、CD4+/CD8+及NK细胞比例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直径≤5cm的小肝癌患者行射频治疗比手术切除术后的免疫细胞比例较低,术前行抗病毒治疗可部分缓解免疫抑制状态,降低术后HBV激活率。 徐教邦 李国强 李鹏 赵飞 袁庆忠 张建关键词:肝切除术 射频消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预测人大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2006年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 ISH)技术预测人大肠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可行性。培养2种不同放射敏感性的人大肠癌细胞系Lovo和SW 480,利用集落形成实验测得0、2、4、6 G y X线照射后的细胞存活率,同时采用F ISH技术和2号染色体涂染探针检测0、2、4、6 G y X线照射后24 h细胞2号染色体的诱导易位畸变量,分析染色体诱导易位畸变量与细胞存活率的相关性。两种细胞的2号染色体诱导易位畸变量与细胞存活率显著相关(r=-0.89,P<0.05)。F ISH技术能快捷、可靠地预测人大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李国强 邢春根 周丽英 马陈关键词:荧光 原位杂交 大肠癌 放射疗法 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8 2004年 报告 5例闭孔疝 ,均为老年女性 ,瘦弱体型 ,以不完全肠梗阻为首发症状。腹部平片均提示肠梗阻 ,B超检查未能提示梗阻原因 ,2例腹部CT检查示闭孔内幽闭的肠管从而确诊 ,余均经剖腹探查后确诊。术后并发症较多 ,治愈 4例 ,死亡 1例。认为闭孔疝术前诊断率极低 ,病死率较高 ,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腹部CT检查是闭孔疝重要的诊断手段 ,对老年患者不明原因肠梗阻 ,常规行急诊CT检查 ,将显著提高闭孔疝的术前诊断率 ,有效降低病死率。 李国强 邢春根 纪建松关键词:闭孔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