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艳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检测淄博和青岛地区107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存在情况。方法用ATB系统鉴定Pa;PCR法检测分离菌株exoU、exoS、pcrV、exoT以及exoY 5种毒力基因。结果 exoU和exoS 2种基因在分离菌株中相互排斥;黏液型与非黏液型Pa菌株5种毒力基因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淄博地区Pa毒力基因exoU阳性率高于青岛地区(P<0.01),exoS阳性率低于青岛地区(P<0.05)。结论 exoU和exoS 2种基因可能占据相同的染色体位点,两者不能共存;Pa黏液型与非黏液型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相似;Pa毒力基因携带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别。
- 类承斌晁艳孙相红李慧何宏曲彦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测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医院内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菌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存在情况以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临床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ac(3)-Ⅰ,aac(3)-Ⅱ,aac(6′)-Ⅰ,aac(6′)-Ⅱ四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基因.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36株鲍曼不动杆菌,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耐药性最低为多粘菌素,未检测到耐药菌株;其次为亚胺培南,耐药率为55%;其余抗生素耐药率均在86%以上.耐药基因检测显示aac(3)-Ⅰ阳性11株,占30.6 %,aac(3)-Ⅱ阳性 12 株,占33.3 %,aac(6′)-Ⅰ阳性15株,占41.7 %,aac(6′)-Ⅱ未检测出.常见的基因组合为aac(3)-Ⅰ与aac(6′)-Ⅰ同时阳性,占36.4%.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现象严重,aac(3)-Ⅰ,aac(3)-Ⅱ与aac(6′)-Ⅰ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
- 马书丽李慧何宏晁艳曲彦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氨基糖苷基因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周血EB病毒标志物检测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figren's syndrome,pSS)患者外周血EB病毒(Epstein Barr virus,EBV)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9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和44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EBV D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EBV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A)特异性IgM、IgG抗体以及EBV早期抗原(early antigen,EA)IgG抗体。结果:pSS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EBV DNA拷贝数分别为26.76±36.00copies/μgDNA和7.41±12.02copies/μgDNA,统计学分析表明pSS患者组EBV拷贝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3.603,P<0.01)。患者组血清VCA-IgM和EA-IgG阳性率分别为20.69%(6/29)和62.07%(18/29),正常对照组则均为2.27(1/44),两两比较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患者组血清VCA-IgM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EA-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组(P<0.01)。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存在EBV的激活感染,EBV激活感染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潜伏EBV的激活与干燥综合征的发病有关。
- 高才华辛苗苗刘霞晁艳罗兵
- 关键词:EB病毒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实时荧光定量PCR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氟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氟喹诺酮类相关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方法 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parC、gyrA两种氟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70株铜绿假单胞菌呈现多重耐药,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1.4%、50.0%,其余11种的耐药率在10.0%~100.0%.在7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39(55.7%)株分离菌检出parC基因,18(25.7%)株分离菌检出gyrA基因.结论 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严重,携带parC和gyrA基因是本组试验菌株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
- 扈新花门庆娟宁光农李慧何宏晁艳曲彦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
- 医院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分布特点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分析山东省两所三级甲等医院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性以及耐药基因分布特点。方法采用ATB系统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三类耐药基因分布情况。结果 A医院菌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性较高,B医院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耐药性较高。两所医院铜绿假单胞菌aac(3)-Ⅱa、ac(6′)-Ⅰa、ac(6′)-Ⅱ和parC耐药基因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χ2=7.57~10.27,P〈0.05);oprD2耐药基因缺失率均较高,差异无显著性(P〉0.05)。黏液型和非黏液型菌株耐药基因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医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株均表现出多重耐药,但其耐药基因分布以及耐药情况有所不同。
- 李岩岩晁艳李慧何宏曲彦
- 关键词:假单胞菌感染微生物敏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