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 作品数:133 被引量:5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人疱疹病毒8型小衣壳蛋白(ORF65)的原核表达及应用
- 目的构建人疱疹病毒8型(HHV8)小衣壳蛋白 ORF65编码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提取 BCBL-1细胞(HHV8阳性而EBV阴性)DNA,PCR技术扩增 HHV8 ORF65基因,目的基因与原核表达载...
- 于维林李慧王笑峰
- 关键词:人疱疹病毒8型原核表达
- 文献传递
- 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检测淄博和青岛地区107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存在情况。方法用ATB系统鉴定Pa;PCR法检测分离菌株exoU、exoS、pcrV、exoT以及exoY 5种毒力基因。结果 exoU和exoS 2种基因在分离菌株中相互排斥;黏液型与非黏液型Pa菌株5种毒力基因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淄博地区Pa毒力基因exoU阳性率高于青岛地区(P<0.01),exoS阳性率低于青岛地区(P<0.05)。结论 exoU和exoS 2种基因可能占据相同的染色体位点,两者不能共存;Pa黏液型与非黏液型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相似;Pa毒力基因携带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别。
- 类承斌晁艳孙相红李慧何宏曲彦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 EBV阳性SLE患者抗Sm抗体与EBNA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探讨EBV阳性SLE患者病毒核抗原2 (EBNA2)表达与抗Sm抗体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PCR- 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SLE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特异性DNA片段,EBV阳性患者进行RT-PC...
- 李慧李延年于维林纪静罗兵
- 文献传递
- 婴幼儿外斜视临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斜视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1996.1~2003.1在我院就诊的外斜视病人,选择4月龄~1周岁前被小儿眼科医生确诊的、无眼部器质性病变的外斜视。询问孕产期异常,有无家族史、外伤或神经系统疾病。检查斜视角、眼球运动以及立体视功能。手术者记录手术年龄、随访期限及立体视功能。结果共23人符合本研究标准。其中间歇性5人(21.7%)、恒定性18人(78.3%)。外斜度≤25△者2人(8.7%),>25△者21人(91.3%),平均斜度为49.7△(25~70△)。5/23人(22.7%)具有立体视功能,这5人中4人为间歇性,1人为小角度恒定性外斜视。阳性家族史者3人(13%),孕产期及全身其它异常8人(34.8%)。伴其它非器质性眼部异常者6人(26.1%)。行手术治疗的15人,术后眼位恢复良好(-16~+10△之间),但只5人具有立体视功能,术前表现为间歇性的3人术后均有一定的立体视。结论婴幼儿外斜视与早产、神经系统和一些其它非器质性眼部异常有关。患儿的双眼视功能低下,临床医生应努力进行早期矫正眼位以恢复一定的双眼视功能,尤其对于间歇性者。
- 刘桂香胡聪李慧
- 关键词:婴幼儿外斜视致病因素视功能散瞳检查
- 激光老视逆转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观察兔眼激光老视逆转术后巩膜的病理变化,为该手术的临床推广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2只,用PR-270激光老视治疗仪在兔眼上行激光老视逆转术,并在每只兔的对侧眼行相同术式的刀片切口做对照,分别在术后3d、1周、2周、2个月随机处死3只大白兔。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对照观察激光和刀片切口术后巩膜的病理变化。结果激光组巩膜炎性细胞及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低于刀片对照组,激光切口槽由较疏松的结膜下组织填充。结论激光老视逆转术的激光切口具有愈合延迟、纤维肉芽组织增生少,巩膜纤维排列较为有序的现象,这正是该手术回退率低的原因。
- 王青王传富李妍暇李慧康菊
- 关键词:激光手术老视巩膜
- 纤维蛋白原激活剂抑制剂1基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基因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GTR1)A1166C多态性与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肺心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40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酶切技术,检测2组人群PAI-1基因的4G/5G型多态性和AGTR1基因的多态基因型。结果(1)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检测到PAI-1基因的4G/4G、5G/5G及4G/5G3种基因型,肺心病组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15、0.28和0.57,正常对照组为0.13、0.15和0.7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χ=2.91,P>0.05);4G、5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4G型与非4G型构成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2)肺心病患者中,女性和男性组PAI-1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4G/5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4G/4G型与非4G/4G型基因型构成差异无显著性(P>0.05);(3)肺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AGTR1 A1166C基因型构成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和AGTR1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肺心病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田玉峰李慧于维林曲彦冯艺
- 关键词:肺源性心脏病
- 维生素B1和B6对低血糖导致的视网膜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评价维生素B1和B6对低血糖导致的视网膜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新生大鼠视网膜单细胞悬液接种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24h后,低血糖处理6h,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B1和B6,并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生长。继续培养至第4d,用MTT微量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情况,评价低血糖引起的细胞损伤。结果低血糖处理组与未处理组相比,视网膜神经元活力显著下降(P〈0.01);维生素B1浓度为100~300μmol/L,维生素B6浓度为100μmol/L时,视网膜神经元活力明显高于未加药组(P〈0.05,P〈0.01);维生素B1和B6在100μmol/L时显著抑制低血糖损伤引起的LDH释放。低血糖处理结束后开始应用维生素则无明显神经保护作用。结论维生素B1和B6在一定药物浓度时对低血糖引起的视网膜神经元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低血糖损伤后延迟给药则未发现神经保护作用。
- 白海青王竫华王大博王云霄李慧
- 关键词:维生素B1维生素B6视网膜神经细胞低血糖
- 结膜天疱疮一例被引量:1
- 2007年
- 白海青魏志敏史同新王竫华李慧
- 关键词:天疱疮结膜口腔黏膜口腔科住院治疗烧灼感
- 切口分泌物中分离出无枝菌酸棒杆菌1例
- 2004年
- 李海霞丁钰李慧刘蓬蓬
- 关键词:分泌物病例报告
- IL-18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IL-18基因-137G/C、-607C/A位点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提取受试者白细胞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2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人和52例健康对照者IL-18基因-607C/A、-137G/C位点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18含量。结果两组IL-18基因-137G/C、-607C/A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4.06,P<0.001)。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组不同基因型间血清IL-1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IL-18水平表达降低可能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促发因素。
- 李恩泽辛苗苗胡彬闫丽萍李慧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基因型基因频率原发性干燥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