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绍飞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灌注
  • 2篇CT诊断
  • 2篇磁共振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灌注
  • 1篇对眼
  • 1篇多层CT诊断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性病
  • 1篇眼眶
  • 1篇眼眶骨
  • 1篇眼眶骨折
  • 1篇腰椎
  • 1篇药物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检查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动脉
  • 1篇支气管动脉内

机构

  • 8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戚绍飞
  • 2篇李卫星
  • 1篇盛俊卿
  • 1篇李锋
  • 1篇李卫青
  • 1篇张志军
  • 1篇寇志平
  • 1篇吴强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儿童Dandy-Walker综合征的核磁共振临床诊断
2011年
目的分析并探讨核磁共振对儿童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临床诊断过程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应用MRI诊断的7例Dandy-Walke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与诊断结果。结果本组7例患儿通过MRI检查,同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结果显示7例患者中,6例为典型者,1例为变异型。患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上蚓部异常者6例,下蚓部异常者5例,整体缺损者1例。第四脑室呈现出囊状扩大为扇形者4例,扩大为三角形者2例,朝后上方扩大并表现出较小的、无规则形状的囊肿1例,这些均同后颅窝联通。结论核磁共振用于诊断儿童Dandy-Walker综合征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戚绍飞
关键词:核磁共振MRIDANDY-WALKER综合征
多层螺旋CT对眼眶骨折的诊断价值
2011年
70例眼眶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统计分析。结果CT直接征象为眼眶骨质不连续、凹陷、移位。眶内肌肿胀,相邻鼻窦积液等间接征象。多层螺旋CT扫描能准确显示眼眶骨折的征象,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戚绍飞李锋盛俊卿
关键词:眼眶骨折多层CT诊断后处理重建
28例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影像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通过手术和病理确诊的2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材料和I期临床资料。结果显示肿瘤位于胃部14例,十二指肠6例,空肠4例,回肠1例,胃肠道外2例。28例中恶性17例,交界性6例,良性5例。CT影像资料显示为腔内外有大量肿块,直径范围约1.5~22cm,<5cm患者7例,≥5cm者21例,肿块呈类圆球形和不规则形状,密度为均匀及不均匀分布,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程度由中度到明显。3例患者瘤内出现点状钙化灶。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影像呈现一定特点,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
戚绍飞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诊断
颈椎病的影像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00例颈椎病X线,CT,MR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中,颈椎病主要影像学改变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椎体和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管狭窄和颈部韧带骨化.结论: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是由于椎间盘变性后周围骨质、小关节及软组织等产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压迫或刺激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
戚绍飞李卫星吴强
关键词:颈椎影像学检查
CT灌注和钼靶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效果比较
2011年
目的评估CT灌注和X线摄影在对乳腺疾病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对47例病例分别采用X线摄影和CT灌注检查后,对照病理结果。结果二者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6.60%和87.23%,综合X线摄影和CT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5.70%,(P<0.05)。结论在病变范围、乳腺癌坏死灶的判别方面CT灌注优于X线摄影,但在对钙化灶的定性方面,X线摄影优于CT灌注。X线摄影和CT灌注具有互补性,在实际诊断中,可以联合采用,以达到更加准确的结果。
戚绍飞
关键词:乳腺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灌注
晚期肺癌插管化疗效果分析
2004年
寇志平张志军戚绍飞
关键词:晚期肺癌插管化疗支气管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
腰椎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的磁共振成像分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分级系统对腰椎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进行分级的可靠性。方法设计腰椎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的MRI分级系统,采用正中矢状位T1和T2加权像对100个腰椎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进行MRI分级,并对该分级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结果 100个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的整体MRI分级:A级为43.0%~51.0%,B级为38.0%~46.0%,C级为3.0%~6.0%,D级为5.0%~9.0%。在所有阅片者中,观察者内一致性极好,kappa值为0.865~0.931;而观察者间一致性较低,kappa值为0.727~0.823。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A、B级之间的差异高于B、C级和C、D级之间的差异,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A、C级之间的分歧比例高于B、D级之间的分歧比例。结论该棘间韧带退行性病变MRI分级系统简单、可靠,重复性尚可。
戚绍飞
关键词:腰椎磁共振成像
液体流注效应在CT诊断感染性病变中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液体流注效应在CT诊断腹膜腔及体腔壁感染性病变的作用,分析液体流注效应对CT诊断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1月腹膜腔及体腔壁感染性病变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对患者先行常规腹腔至上而下扫描,层厚和层间距均为10mm,局部细节层厚为5mm,速率为1.5~2.0ml/s,然后在造影剂注入后的45s在进行扫描调整准直器宽度在5~10mm,观察使用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在造影剂注入后检查结果显示,在腹膜腔、盆腔、体腔壁感染的CT影像学上表现均较明确,主要体现为梭状的线形影。结论运用液体流注效应能提高CT诊断腹膜腔及体腔壁感染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李卫星李卫青戚绍飞
关键词:CT诊断腹膜腔感染性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