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鼻咽
  • 5篇晚期
  • 5篇化疗
  • 5篇鼻咽癌
  • 4篇诱导化疗
  • 4篇晚期鼻咽癌
  • 3篇咽肿瘤
  • 3篇肿瘤
  • 3篇局部晚期
  • 3篇鼻咽肿瘤
  • 3篇TPF方案
  • 2篇调强
  • 2篇局部晚期鼻咽...
  • 2篇放疗
  • 1篇调强放疗
  • 1篇毒性
  • 1篇毒性反应
  • 1篇多帕菲
  • 1篇咽后
  • 1篇咽后淋巴结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作者

  • 6篇张钦华
  • 4篇余湛
  • 4篇周琦超
  • 4篇罗伟
  • 3篇刘孟忠
  • 2篇马骏
  • 2篇康德华
  • 1篇邓小武
  • 1篇陈国健
  • 1篇伍国号
  • 1篇李坊铭
  • 1篇黄绍敏
  • 1篇卢泰祥

传媒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癌症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诱导化疗后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肿瘤靶区勾画方式改变对剂量分布和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8
2009年
背景与目的: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明显缩小。本研究探讨按化疗后肿瘤改变GTV勾画方式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2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初治患者,采用TPF诱导化疗加同期调强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调强放疗原发灶GTV分为诱导化疗后可见的肿瘤和诱导化疗后肿瘤消退区域两部分。选取10例患者,比较按诱导化疗前后肿瘤勾画GTV所做计划的剂量分布,同时观察全组患者毒副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诱导化疗后和前原发灶GTV平均体积分别为25.5cm3和51.1cm3(P=0.001);颈淋巴结GTV9.1cm3和31.4cm3(P=0.035);原发灶+颈淋巴结GTV33.2cm3和82.6cm3(P=0.004),诱导化疗使肿瘤总体积减少了61%,64.6Gy等剂量线所包括的体积分别为422.9cm3和457.9cm3(P=0.003);68Gy等剂量线所包括的体积274.2cm3和334.5cm3(P=0.041)。诱导化疗后鼻咽病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达38%。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鼻咽病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达100%。该模式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与单纯调强同期放化疗相似。经中位期9个月的随访,全组患者局部区域控制率为100%。仅1例患者在15个月出现多处远处转移。结论:鼻咽癌TPF方案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按化疗后肿瘤勾画GTV的调强放疗能使高剂量区体积减少,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未见加重,并且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余湛罗伟周琦超张钦华康德华刘孟忠
关键词:诱导化疗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临床疗效毒性反应
TPF方案诱导化疗结合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Ⅰ/Ⅱ期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
目的:Ⅰ期临床试验究探讨Docetaxel、Cisplatin(DDP)与5-Fluorouracil(5-Fu)诱导化疗结合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有效剂量。Ⅱ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该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及...
罗伟余湛张钦华周琦超康德华黄绍敏卢泰祥邓小武马骏刘孟忠
文献传递
TPF方案诱导化疗加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TPF方案诱导化疗结合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有效剂量及近期疗效。方法:Docetaxel与DDP剂量60mg/m2,静脉滴入;5-FU初始剂量450mg/(m2.d),持续120h静脉灌注,按50mg/(m2.d)剂量递增,根据剂量递增法则确定其最大耐受剂量(MTD),观察终点为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每位患者行3个周期诱导化疗,每个周期化疗间隔3周,第3个周期化疗后3周给予调强放疗(IM-RT)加上同期DDP80mg/m2化疗。结果:12例患者共完成了450~550mg/(m2.d)3个剂量水平共34个周期诱导化疗。在550mg/(m2.d)剂量水平,1例患者出现3度黏膜反应及4度腹泻的DLT,按既定方案再以此剂量依次治疗3例患者,未再发生DLT,该剂量水平即为MTD。除1例DLT患者停止诱导化疗外,余11例患者均行3个周期诱导化疗,3个周期诱导化疗后总反应率(OR)100%,完全缓解率(CR)64%(7/11)。12例患者均完成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未加重同期放化疗的毒副反应。结论:TPF方案在Do-cetaxel60mg/m2、DDP60mg/m2剂量前提下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5-FU的MTD为550mg/(m2.d),该方案具有较高近期反应率。
张钦华罗伟周琦超余湛马骏刘孟忠
TPF方案诱导化疗加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初步探讨
背景:鼻咽癌是我国华南地区的常见肿瘤,放射治疗是其治疗主要手段,早期(Ⅰ,Ⅱ期)治疗效果好,常规放疗5年生存率可达80%—90%,而Ⅲ,Ⅳ期常规放疗5年生存率只有30%~60%,其治疗失败模式中局部区域失败率20%~40...
张钦华
关键词:鼻咽癌化学治疗
文献传递
不同方案化疗结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结合调强放射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相关毒副反应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与调强放疗结合的不同方式分为单纯放疗组61例、DDP同期放化疗组54例、DDP+5-FU(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DDP同期放化疗组66例、紫杉醇+Carboplatin(TC)方案诱导化疗联合DDP同期放化疗组32例。调强放射治疗采用同期整合加量技术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肿瘤控制情况和治疗毒副反应。结果:各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4%、78.9%、84.0%、77.2%(P=0.950),无瘤生存率75.0%、74.6%、82.3%、74.0%(P=0.891),无局部复发率90.2%、96.2%、98.4%、90.4%(P=0.226),无远处转移率83.2%、77.8%、83.9%、83.7%(P=0.798)。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放射性黏膜炎,前两者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生存率仅与N分期相关。结论:与单纯调强放射治疗相比,PF和TC诱导化疗、DDP单药同期化疗或者两者序贯联合均未能提高肿瘤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生存率,胃肠道和骨髓毒副反应有所增加。
周琦超罗伟余湛张钦华伍国号
鼻咽癌伴咽后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2012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伴咽后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6例鼻咽非角化性或未分化性癌,分期为T1~4N1~3M0。采用常规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综合治疗后,观察患者3年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本组3年复发率15.15%,3年远处转移率33.33%,3年总生存率77.27%。单侧咽后淋巴结转移、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5.29%、33.33%,3年生存率分别为73.53%、81.25%;N1期、N2~3期患者的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6.67%、42.86%(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91.67%、69.05%(P<0.05);单纯放疗、放化综合治疗患者的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46.67%、22.22%(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63.33%、88.89%(P<0.05)。结论鼻咽癌伴咽后淋巴结转移、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放化综合治疗有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作用。
李坊铭陈国健张钦华
关键词:鼻咽肿瘤淋巴转移肿瘤转移肿瘤复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