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 作品数:52 被引量:603 H指数:15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鼻咽癌放疗中个体化口腔支架对味觉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口腔支架(简称口腔支架)在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对味觉的保护作用。方法剂量学上,选取10对合适的患者,分为佩戴和不佩戴口腔支架组,分别分析其舌尖、舌体、舌根受照射的剂量。临床上,将61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试验组患者在放疗过程中佩戴个体化口腔支架,而对照组不佩戴。放疗前、放疗中每周检查两组患者基本味觉情况,放疗后随访6个月。结果佩戴与不佩戴口腔支架患者舌尖、舌体、舌根所受平均照射剂量的平均值分别是(394.43±24.01)cGy、(986.35±77.15)cGy、(4 401.16±179.01)cGy和(677.03±110.05)cGy、(2 418.19±414.18)cGy、(4 878.67±387.45)cGy。患者佩戴口腔支架后舌尖和舌体的受照射剂量均较不佩戴者下降(P=0.031,P=0.007),两组舌根受照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4)。临床上,放疗结束时试验组有9例(31.03 %)患者出现味觉减退,对照组患者有25例(78.13 %)出现味觉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个体化的口腔支架对于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的味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秦文娟 陈龙华 叶玲 罗伟 徐辉 侯如蓉关键词:鼻咽肿瘤 番红硨磲形态结构、生态习性和个体发生的研究 本文报道了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 Lamarck)的形态结构、生态习性和个体发生的研究结果。成体营完全隐匿生活,靠腐蚀珊瑚钙质作壳体生长源,食料为藻类,并与动物黄藻共生。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的运动轨迹主要... 罗伟关键词:生态习性 文献传递 1093例初治鼻咽癌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报道21世纪初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治鼻咽癌的放疗现状及比较不同放疗技术对预后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根治性放疗的1093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2002年UICC分期标准,I、Ⅱ、Ⅲ、IVa+IVb期分别为63、439、358、233例。812例采用x线透视模拟定位常规设野放疗(CR),155例采用CT模拟定位常规设野放疗(CT-sim CR),69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57例采用调强放疗(IMRT)。放疗鼻咽部中位剂量为70Gy。结果全组5年局部控制率、区域控制率和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6.8%、95.3%和83.2%,5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6.9%和77.9%。CR、CT-sim CR、3DCRT、IMRT组5年总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9%、83.5%、87.2%、86.6%(P=0.014)和84.5%、96.4%、91.0%、91.7%(P=0.006)。3DCRT、IMRT组口干和张口困难发生率和程度较CR、CT-sim CR组明显减低(P=0.000和0.023)。结论采用CT模拟定位、3DCRT及IMRT技术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3DCRT和IMRT技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刘晓清 罗伟 刘孟忠 叶玲 孙颖 夏云飞诱导化疗后局部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肿瘤靶区勾画方式改变对剂量分布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8 2009年 背景与目的: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明显缩小。本研究探讨按化疗后肿瘤改变GTV勾画方式对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收治2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初治患者,采用TPF诱导化疗加同期调强放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调强放疗原发灶GTV分为诱导化疗后可见的肿瘤和诱导化疗后肿瘤消退区域两部分。选取10例患者,比较按诱导化疗前后肿瘤勾画GTV所做计划的剂量分布,同时观察全组患者毒副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诱导化疗后和前原发灶GTV平均体积分别为25.5cm3和51.1cm3(P=0.001);颈淋巴结GTV9.1cm3和31.4cm3(P=0.035);原发灶+颈淋巴结GTV33.2cm3和82.6cm3(P=0.004),诱导化疗使肿瘤总体积减少了61%,64.6Gy等剂量线所包括的体积分别为422.9cm3和457.9cm3(P=0.003);68Gy等剂量线所包括的体积274.2cm3和334.5cm3(P=0.041)。诱导化疗后鼻咽病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达38%。同期放化疗结束后3个月鼻咽病灶和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达100%。该模式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与单纯调强同期放化疗相似。经中位期9个月的随访,全组患者局部区域控制率为100%。仅1例患者在15个月出现多处远处转移。结论:鼻咽癌TPF方案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按化疗后肿瘤勾画GTV的调强放疗能使高剂量区体积减少,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未见加重,并且具有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 余湛 罗伟 周琦超 张钦华 康德华 刘孟忠关键词:诱导化疗 调强放疗 靶区勾画 临床疗效 毒性反应 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4 2001年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情况,探讨影响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的有关因素。方法:选择352例常规分割放疗结束后≥6个月的鼻咽癌病例,所有病例颞颌关节受照总剂量为51.90~78.89 Gy,总疗程35~141天。以门齿距为观察张口困难的指标,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张口困难发生率与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关系采用二元曲线拟合,多变量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全组张口困难发生率58.5%,重度张口困难发生率7.1%;颞颌关节受照剂量为51. 90-60. 00 Gy、> 60. 00~70. 00 Gy、> 70. 00~78. 89 Gy的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分别为 46.4%、 53 5%和 62. 3%(P=0. 050);放疗后坚持张口锻炼和未锻炼者发生率分别为51. 6%和 61. 7%(P=0.028);年龄≤42岁组和>42岁组发生率分别为54.1%和62.75(P=0.040);颌关节受照剂量、张口锻炼与否和年龄大小是放射性颞颌关节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鼻咽癌病人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发生率较高,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张口锻炼和病人年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鼻咽靶区全部剂量都从两颞侧给予的照射方式应设法予以改进。 陈明 曾祥发 赵充 吴少雄 黄晓延 韩非 罗伟 卢泰祥 崔念基关键词: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颞颌关节 个体化口腔支架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对口腔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2007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鼻咽癌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鼻咽癌治疗后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生存时间的延长使鼻咽癌患者对放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放射治疗所导致的各种急性、晚期放射性损伤如放射性粘膜炎和放射性味觉损伤等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探讨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使用个体化的口腔支架(简称口腔支架),将舌和一部分口腔粘膜推离照射野范围,以期达到保护舌、味觉和部分口腔粘膜的作用。方法:首先选取1例合适的鼻咽癌患者,作佩戴口腔支架前后舌受照射剂量和体积的分析;然后将按入组条件收治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上共收治鼻咽癌患者43例,其中试验组19例,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T模拟常规设野的放射治疗技术,在放疗过程中,试验组患者佩戴口腔支架,对照组不佩戴。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需要采用诱导、同期或辅助化疗,并酌情使用放射增敏剂,在放疗结束时根据颅底骨质破坏情况及肿瘤消退情况决定是否补量或加量。放疗前和放疗中每周检查两组患者基本味觉、体重、口腔各部分粘膜和舌粘膜反应程度。结果:剂量学分析表明患者佩戴口腔支架后舌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均较佩戴前明显下降。试验组与对照组1~2度和3~4度粘膜反应发生的比例分别为73.68%和62.50%,26.32%和37.50%(P=0.470),但3度以上粘膜反应发生的例数试验组较对照组有减少的趋势(5/19和9/24)。味觉检查,至放疗结束时试验组有4例(21.05%)患者出现轻度的味觉减退,对照组患者有19例(79.17%)出现味觉减退,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个体化的口腔支架对于行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的口腔粘膜特别是舌的味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秦文娟 罗伟 林仕荣 孙颖 李坊铭 刘晓清 马骏 卢泰祥鼻咽癌放射治疗分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根据放射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情况,提出鼻咽癌临床放射治疗分型,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随机抽取20世纪90年代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单纯根治性放疗鼻咽癌住院病人842例,根据5年的随访结果,无原发部位和区域淋巴结复发及无远处转移设定为辐射敏感不易转移型(Ⅰ型)、有原发部位或区域淋巴结复发及无远处转移定为辐射抗拒不易转移型(Ⅱ型)、无原发部位和区域淋巴结复发及有远处转移定为辐射敏感易转移型(Ⅲ型)、有原发部位或区域淋巴结复发及有远处转移定为辐射抗拒易转移型(Ⅳ型),分析4种临床放射治疗分型的分布规律以及4种分型与谢志光分型之间的联系。结果(1)4种分型的比例为辐射敏感不易转移型50·6%(426例),辐射抗拒不易转移型23·2%(195例),辐射敏感易转移型20·7%(174例)和辐射抗拒易转移型5·6%(47例)。(2)842例患者中有264例可按谢氏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其中上行型24·6%(65例),下行型23·1%(61例),混合型52·3%(138例);上行型中:Ⅰ型58·5%,Ⅱ型29·2%,Ⅲ型10·8%,Ⅳ型1·5%;下行型中:Ⅰ型47·5%,Ⅱ型9·8%,Ⅲ型36·1%,Ⅳ型6·6%;混合型中:Ⅰ型34·8%,Ⅱ型26·8,Ⅲ型33·3%,Ⅳ型5·1%。(3)92临床分期早期(Ⅰ、Ⅱ期)有307例,Ⅰ型62·2%(191例),Ⅱ型21·2%(65例),Ⅲ型12·4%(38例),Ⅳ型4·2%(13例);晚期(Ⅲ、Ⅳ期)有535例,Ⅰ型43·9%(235例),Ⅱ型24·3%(130例),Ⅲ型25·4%(136例),Ⅳ型6·4%(34例)。结论在鼻咽癌中存在上述4种放射治疗分型,其构成比为:放射敏感不易转移型(Ⅰ型)>放射抗拒不易转移型(Ⅱ型)>放射敏感易转移型(Ⅲ型)>放射抗拒易转移型(Ⅳ型),在谢氏的下行型和混合型中及92福州临床分期晚期(Ⅲ、Ⅳ期)中,放射敏感易转移型(Ⅲ型)的比例大于放射抗拒不易转移型(Ⅱ型),放射治疗分型是对鼻咽癌临床分型及分期的补充。 李志强 夏云飞 柳青 刘秀芳 韩非 易炜 罗伟 卢泰祥关键词: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Dosimetric Evalu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Plans of Early Untreated Carcinoma of Nasopharynx 被引量:1 2005年 Objective: Conventional external beam irradiation techniques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have limitations, and improving external beam irradiation techniques is needed to enhance the curative rat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cvaluate the difference in dose distribu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 CRT)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plan in early untrea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using a three dimensional 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 Methods: Twenty-two patients with early untreat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ere selected. Conventional and 3D CRT plans were made for each of them and compared with respect to target volume coverage (V95),normal tissue sparing (D50, D33 and D5, etc),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 (NTCP). Results: The average volumetric dose comparison indicated that the V95 of PTVnx70 were 98.22% and 99.99% (P=0.06), and PTVnd60, 98.41% and 99.63% (P=1.00), PTV,x60, 98.44% and 99.98% (P=0.03), PTVnx50, 98.85% and 99.63% (P=0.02) in conventional and 3DCRT treatment plans respectively. With respect to normal tissue sparing, the average D50 of unilateral parotid glands were 51.91 Gy and 64.30 Gy (P=0.00) respectively, and the unilateral 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49.98 Gy and 64.47 Gy (P=0.00), the Dlcc of spinal cords, 44.98 Gy and 48.09 Gy (P=0.00) in 3D CRT and conventional plans. Conclusion: Though only a little bit better dose coverage of target volume in subclinical lesion region was reached in 3D CRT plans, it spared more normal tissues e.g. parotid glands and 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etc and decreased their NTCP while it got the similar dose distribution in target volumes as conventional plans did for these earl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ases. 罗伟 邓小武 卢泰祥关键词:DOSIMETRY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局部复发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2006年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常规二维放射治疗的效果不尽人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得到比二维放射治疗更优的剂量分布。本研究探讨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效果和意义,并探索影响局部复发的剂量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并对7例局部区域复发病例进行剂量学分析。结果:全组共有5例原发灶和2例颈部淋巴结复发,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90.2%,T1、T2、T3和T4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5.0%、97.0%、80.1%和100%(P=0.340)。剂量学分析显示大多数患者(5/7)为野外或野边缘复发。无进展生存超过12个月的62例患者3~4级晚期反应的发生率为9.7%。87例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8.2%和80.3%,Q92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a期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84.7%和47.5%(P<0.001)。结论:初治鼻咽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靶区勾画范围不足,是导致局部复发的原因之一。 汤轶强 罗伟 何智纯 孙颖 卢泰祥关键词:鼻咽肿瘤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疗效 局部复发 剂量学分析 广东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研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体系,是广东当前最紧迫的战略需求。广东省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广东的目标。建设创新型广东必须健全自主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创新型广东建设的决定性因素。高... 罗伟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