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杰
- 作品数:58 被引量:33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清肝降脂方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清肝降脂方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病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肝降脂方。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病人血压、血脂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收缩压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肝降脂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在辅助西药降血压、降血脂的同时,可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比单纯服用西药临床疗效更佳。
- 董巧稚蔡玲玲范宗静匡武崔杰李冬张婧倩李岩逯金金万洁林谦
-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压中医证候
- 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系统评价
- 2024年
- [目的]系统评价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8月31日,全面筛选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总病例数858例,治疗组426例,对照组4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能降低总胆固醇(MD=-0.54,95%CI:-0.61~-0.46,P<0.00001)、甘油三酯(MD=-0.28,95%CI:-0.37~-0.20,P<0.0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35,95%CI:-0.42~-0.29,P<0.00001)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D=0.27,95%CI:0.05~0.50,P=0.02)水平,降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MD=-0.35,95%CI:-0.48~-0.22,P<0.00001)和斑块Crouse积分(MD=-1.33,95%CI:-2.11~-0.55,P=0.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项研究报道了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80,95%CI:0.80~4.08,P=0.16)。[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能改善血脂水平并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刘伟李星星林泉范宗静崔杰吴旸
-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瑞舒伐他汀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 缺血再灌注损伤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基因Bcl-2、Bax的表达及黄芪多糖干预研究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研究Bcl-2、Bax基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凋亡通路中的作用,及黄芪多糖的干预作用。方法:培养原代HCMEC,通过缺氧再复氧刺激细胞损伤,并用黄芪多糖进行干预。采用Western blot、PCR等方法检测Bcl-2、Bax。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损伤组Bax表达增强,Bcl-2表达减弱,Bcl-2/Bax降低(P<0.05)。与损伤组比较,中、高浓度组Bcl-2表达上调(P<0.05),Bcl-2/Bax值升高(P<0.05),各浓度组Bax均降低(P<0.05)。结论:Bcl-2、Bax在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HCMEC凋亡通路中起重要作用,黄芪多糖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升高以及提高Bcl-2/Bax的比值,对缺血再灌注损伤HCMEC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范宗静吴旸唐杰崔杰刘洋谢连娣
- 关键词:黄芪多糖缺血再灌注损伤BCL-2BAX
- 益气活血利水方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35
- 2019年
-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利水方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50例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予益气活血利水方,每日1剂;对照组予盐酸曲美他嗪片,每次10 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中医证候积分,并评价心功能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延长(P <0. 05),其中治疗组(339. 40±52. 68) m、对照组(294. 04±56. 81)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气虚症状积分(气短、乏力、气喘)改善明显(P <0. 05);在血瘀症状(心悸、胸闷、脉络瘀血)和水停症状(面肢浮肿、腹胀)积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为(9. 44±4. 81)分、对照组为(12. 96±5. 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气活血利水方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延长6分钟步行距离。
- 李星星吴旸林泉崔杰范宗静刘洋李彬李冬李岩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益气活血利水方心功能
-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中医证候要素的演变规律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中医证候要素的演变规律。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9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证候要素。结果证候要素分布:射频消融术前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痰浊、血虚、气滞、阳虚、火热,术后1周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痰浊、血虚、气滞、火热、阳虚,术后1个月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阳虚、血虚、气滞、痰浊、火热。证候要素演变:术后1周血瘀证、火热证显著增多,术后1个月血瘀证、痰浊证、火热证较术后1周显著减少,痰浊证较术前显著减少。证候要素组合:术前及术后1个月以两证组合为主,其次为单证、三证组合;术后1周以两证组合为主,其次为三证组合、单证。聚类分析结果:术前及术后1个月中医证候要素组合均聚为阳虚-痰浊-气虚、气滞-血瘀、阴虚-火热-血虚三类,术后1周聚为血瘀-痰浊-阳虚-气虚、气滞、阴虚-火热-血虚三类。结论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具有明显的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气虚、阴虚贯穿始终,术后1周时血瘀、火热加重,术后1个月时痰浊明显改善;血瘀的病机变化最显著,术后1周瘀血易合并阳气亏虚、痰浊内生,术前及术后1个月气滞血瘀是其主要病机。
- 刘伟李星星林泉范宗静崔杰胡继强吴旸
- 关键词:射频消融心房颤动证候要素
- 应激性心肌病1例
- 2024年
- 患者女,65岁。因“胸骨后疼痛伴憋气1天”就诊。患者1天前与家人发生争执后出现胸骨后疼痛伴憋气,无汗出,无肩背放射痛,持续时间不详。既往患高血压病20年、高脂血症5年、房颤20年,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体格检查:T36.5℃,P90次/分,R20次/分,BP109/59 mmHg,胸廓对称,呼吸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崔杰吴旸邓建华张晨骆睿翔
- 关键词:应激性心肌病心脏超声检查心肌梗死误诊
-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TCMID和BATMAN-TCM数据库获取芪苈强心胶囊的化学成分及相应的蛋白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基因名称,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有效成分-靶点”作用网络;借助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CHF的靶点;取交集后得到芪苈强心胶囊和CHF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等软件对芪苈强心胶囊的有效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芪苈强心胶囊的有效成分158种,对应靶点236个,CHF的靶点1296个,两者共同靶点108个。主要成分有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毛蕊异黄酮、β-谷甾醇、人参皂苷Rh2、植物甾醇、黄芩素、β-胡萝卜素、木犀草素、丹参酮ⅡA、柚皮素等;关键靶点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肿瘤坏死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胱天蛋白酶3等。GO富集分析结果:共富集507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BP)294条,分子功能(MF)111条,细胞组成(CC)102条,包括对无机物的反应、积极调控细胞迁移、对有毒物质的反应、对细胞外刺激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血液循环等生物过程;细胞因子受体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质均二聚活性、磷酸酶结合等分子功能;膜筏、囊泡腔、质膜蛋白复合物等细胞组成。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富集112条信号通路,主要通路包括癌症通路、流体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卡波西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丙型肝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有效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初步证实了�
- 骆睿翔张晨吴旸崔杰范宗静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胶囊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焦虑、抑郁及证候要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后焦虑、抑郁状态的演变及证候要素的特点,为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0例心房颤动且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时相关指标,并采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1)焦虑和抑郁:术后1周,焦虑患者数量(36例)略高于术前(3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焦虑患者数量(19例)明显低于术前(32例)及术后1周(3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抑郁患者数量(37例)高于术前(21例);术后1个月,抑郁患者数量(14例)低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抑郁患者数量(14例)略低于术前(2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焦虑和抑郁证素分布及演变:术前,焦虑患者中气虚证(62.5%)、阴虚证(53.1%)较多,其次为气滞证(25.0%),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瘀证比例(44.4%、47.4%)高于气滞证(27.8%、26.3%);术前,抑郁患者中气虚证(47.6%)、气滞证(42.9%)、血瘀证(42.9%)较多,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瘀证比例(70.3%、71.4%)高于气虚证(51.4%、42.9%)、气滞证(40.5%、42.9%)。结论:(1)射频消融术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具有一定影响。焦虑状态术后1周时加重不明显,术后1个月时明显减轻;抑郁状态术后1周时明显加重,术后1个月时恢复到术前水平。(2)焦虑患者术前的中医证素主要是气虚、阴虚、气滞,抑郁患者则为气虚、气滞、血瘀,二者术后血瘀证均明显增加。
- 刘伟李星星林泉范宗静崔杰胡继强吴旸
-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心房颤动证候要素
- 黄芪多糖对缺氧/复氧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缺氧/复氧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cardiac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CMEC)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HCMEC,通过缺氧/复氧刺激HCMEC,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建立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HCMEC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APS低浓度组(25μg/ml)、APS中浓度组(50μg/ml)和APS高浓度组(100μg/ml)。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测定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PS低、中、高浓度组(均P<0.01)。模型组S期细胞显著增加,细胞在S期被阻滞并促进了细胞凋亡,但APS逆转了这一现象。模型组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PS低、中、高浓度组(均P<0.05)。结论APS可保护HCMEC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分布、调节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有关。
- 范宗静李星星崔杰吴旸刘金民
- 关键词:黄芪多糖细胞周期
- 基于转录组学测序探讨西洋参、丹参配伍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运用转录组学测序探讨西洋参、丹参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的作用靶点。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组,等量蒸馏水)、西洋参+丹参低剂量组[XD-L组,西洋参1.5 g/(kg·d)+丹参4.5 g/(kg·d)]、西洋参+丹参高剂量组[XD-H组,西洋参3 g/(kg·d)+丹参9 g/(kg·d)]、ACEI组[培哚普利0.84 mg/(kg·d)];并以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组(CON组,等量蒸馏水),每组6只,连续灌胃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大鼠心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转录组学测序筛选西洋参、丹参治疗心肌梗死后缺血区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西洋参、丹参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转录组学测序结果表明,与CON组比较,MOD组大鼠12个基因上调,13个基因下调。西洋参、丹参回调了MOD组的6个基因。DEGs主要富集在三羧酸(TCA)循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与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血管新生等有关。结论:西洋参、丹参可能通过上调Wnt4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功能。
- 李星星刘荣鹏刘伟刘欣范宗静崔杰吴旸殷惠军林泉
- 关键词:心肌梗死西洋参丹参心肌缺血